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单纯性肥胖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质量正常的68例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3、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收集受试儿童的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居住地(市区、乡镇)及出生方式(顺产、剖宫产)。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儿童出生体质量(3.51±0.42)kg、居住地在市区的比例70.59%、空腹血糖(5.12±0.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9±0.34)%、总胆固醇(4.82±0.51)mmol/L、三酰甘油(1.49±0.42)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3.13±0.4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性肥胖组儿童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的补充时机。【方法】 选择9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3组:A组30例(胎龄≤33周),B组34例(33周<胎龄<37周),C组31例(37周≤胎龄<42周),于生后第1天、第14天及第30天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生后第1天A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35.03±9.72) nmol/L]低于B组和C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41.31±11.35) nmol/L和(42.05±15.93) nmol/L](P<0.05)。生后第1 、14天及第30天各有76.8%、53.7% 和75.8%的新生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25-(OH)D3<50 nmol/L]。【结论】 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生后应尽早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收治的RRI患儿100例为RRI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5-(OH)D水平。依据就诊时间将RRI组患儿分为复发组和初发组,比较不同就诊时间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依据年龄将RRI患儿分为0~<2岁、2~<6岁及6~<12岁,比较不同年龄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25-(OH)D水平与IgG、IgM及IgA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和初发组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复发组(39.89±9.22)nmol/L、(6.88±1.25)g/L、(1.35±0.22)g/L及(1.17±0.13)g/L,初发组(56.71±12.33)nmol/L、(9.40±2.50)g/L、(1.50±0.26)g/L及(1.61±0.23)g/L]均低于对照组[(71.66±17.54)n...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炎的患儿25-羟维生素D3[25-(OH)D3]、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研究血清25-(OH)D3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75例CAP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87),轻症肺炎组(n=88)。同期采用随机数字法收集在本院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同时检测所有肺炎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血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体液免疫(IgA、IgG、IgM),细胞免疫(CD4、CD8、CD19、CD16/56)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炎性细胞及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95,P<0.05),轻、重症肺炎组间白细胞计数、CRP、PCT、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r=-0.3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3和IgG水平是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 血清25-(OH)D3与IgG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重症肺炎患儿血清25-(OH)D3与IgG水平明显低于轻症肺炎组,检测患儿的血清25-(OH)D3和IgG水平对于疾病的早期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肥胖儿童血清硫化氢(H2S)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集204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异常肥胖儿童的资料,根据OGTT结果将其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糖尿病(DM)组。选择同期46例OGTT正常的肥胖儿童为单纯肥胖组,分别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2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25-(OH)D3水平。结果 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IFG合并IGT组血清H2S及25-(OH)D3均低于IFG组、IGT组(P<0.05);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IFG组、IGT组及IFG合并IGT组(P<0.05);IFG组血清H2S低于IGT组(P<0.05)。DM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IFG合并IGT组血清H2S及25-(OH)D3水平均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相关性分析中,单纯肥胖组、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及25-(OH)D3与0 h PG、2 h PG、HBALC水平均呈显著性负相关(all P<0.05);单纯肥胖组、IFG组、IGT组、IFG合并IGT组以及DM组血清H2S与25-(OH)D3水平与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 血清H2S及25-(OH)D3水平与肥胖儿童糖耐量情况密切相关,其水平的明显下降可能是肥胖儿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欣  周阳 《中国妇幼保健》2024,(8):1359-1362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维生素D(400 IU/d)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维生素D(800 IU/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呼吸道感染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5.48±1.46)次/年和(2.87±0.51)次/年,25-(OH)D3水平分别为(23.89±5.74)nmol/L和(43.69±8.85)n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变化, 分析其与哮喘有关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含量、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2例哮喘组、4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TIgE含量, 以及肺功能指标, 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下降(P<0.01), 而血清TIgE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P<0.01), 与小气道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与25-(OH)D3对TIgE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VitD)是否与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58例,早产儿42例),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浓度,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血清25(OH)D3、25(OH)D、空腹血浆INS、CP、空腹GLU浓度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15,0.324,0.523,0.335,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489,-0.514,P均<0.01)。早产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09,0.367,0.598,0.432,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539,-0.587,P均<0.01)。结论 新生儿期血清Vit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血清IgE之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发现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调查2015-2016年潍坊市妇幼保健院50名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和50名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和IgE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急性发作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分析两组儿童血清25(OH)D含量差异,及哮喘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为(19.54±7.8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8±3.4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9,P<0.05)。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儿童的FVC、FEV1及FEV1/FVC%之间呈正相关(r=0.375、0.339、0.384),与IgE之间呈负相关(r=-0.534)。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2月采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个月~15岁儿童资料,选取171例RRTI儿童为RRTI组,15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3水平。比较RRTI组和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D3、E水平的差异。结果 RRTI组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0±0.06)mg/L,维生素D3水平为(72.41±25.59)nmol/L,维生素E水平为(8.90±2.32)mg/L,均低于正常组的(0.39±0.07)mg/L、(84.84±29.96)nmol/L和(9.72±2.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D3缺乏率和不足率、维生素E的不足率在RRT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维生素A水平低(<0.3 mg/L)(OR=19.225,95%CI:9.136~40.453)和维生素D3缺乏(<50 nmol/L)(OR=2.891,95%CI:1.186~7.044)使得儿童患RRTI的风险增高。结论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亚临床水平缺乏可能与儿童RRTI相关,及时给予补充有助于儿童RRTI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为抑郁症组,并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3、VDBP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32)、重度组(n=27);比较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不同抑郁程度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3、VDBP水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3、VDBP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首发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10.625,P<0.05),VDBP水平升高(t=13.158,P<0.05);轻、中、重度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25-(O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学龄期肥胖与体重正常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按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标准,从学龄期儿童中筛选出超重和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并设置同年龄、体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SIA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 肥胖儿童59人(男童45人,女童14人),平均年龄(9.58±2.39)岁,BMI 为25.14±4.02;对照组35人(男童23人,女童12人),平均年龄(8.92±1.56)岁,BMI为15.56±1.51。肥胖组儿童血清25(OH)D(45.40±11.86)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59.56±16.08)n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骨密度低于正常组儿童(P<0.001);血清25(OH)D浓度与BMI SDS、腰围、腰臀比及血甘油三脂呈显著负相关(P<0.05);25(OH)D低于50 nmol的肥胖儿童的甘油三脂水平[(2.08±0.26) mmol/L]明显高于25(OH)D大于50 nmol的肥胖儿童[(1.41±0.14) mmol/L]。 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25(OH)D浓度明显低于体重正常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与儿童BMI SDS、腰围、甘油三脂呈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儿童中心性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人血浆抗菌肽LL-37、25羟维生素D3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2-8月选取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4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4例同期健康儿童。两组对象均空腹采血,检测血浆LL-37、25羟维生素D3含量,同时记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既往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18.37±5.50) ng/ml与血浆抗菌肽LL-37水平(3.45±0.98) 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9.24±9.04) ng/ml、(8.93±2.23) ng/ml(P<0.05)。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LL-37水平均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呈负相关(r=-0.645、-0.560,P<0.05);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与血浆LL-37水平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有关,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且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能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4~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支气管哮喘患儿162例和同一年龄段健康儿童167名(对照组)。检测内容包括血清维生素D浓度和血清总IgE浓度。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血清维生素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总体维生素D水平偏低(中位数分别是9.4 ng/ml和12.6 ng/ml)。在儿童哮喘患儿中,在低维生素D组,观察到高IgE阳性率。结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3水平较低,但具体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0~6月龄母乳喂养儿的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相关指标BAP、PTH的关系,为今后的婴儿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健康新生儿,生后予规律补充维生素D400 IU/d至6月龄,在0、4、6月龄分别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及BAP、PTH的水平,评估北京地区母乳喂养儿维生素D的现状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0月龄组婴儿维生素D正常与良好的人数仅占28.8%, 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4月龄组此比值为82.8%,6月龄组为83%。0月龄组25-(OH)D3水平与4月龄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1,P<0.01),4月龄组BAP及PTH均与血25-(OH)D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85和-0.216,P<0.05)。结论 北京地区新生儿血维生素D水平较低,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大部分婴儿可达正常水平,婴儿出生时25-(OH)D3储备可能对婴儿早期25-(OH)D3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分化抗原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3)、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5),比较三组外周血25-(OH)D3、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随访6个月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3、CD4+/CD8+、免疫球蛋白与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外周血IgA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25-(OH)D3、CD4+/CD8+、IgG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介于9.127~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Vit D)营养状况,分析儿童超重肥胖与Vit D营养状况的关系,为儿童Vit D的合理补充、预防Vit D缺乏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儿童的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共收集7 578名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8.57±39.96)nmol/L,其中男童为(98.58±39.64)nmol/L,女童为(98.56±40.38)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8名儿童Vit D缺乏 (8.68%)、1 602名儿童Vit D不足 (21.14%),不同性别儿童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不同年龄儿童Vit 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275.266,P<0.05)。超重、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BMI呈负相关(P<0.001)。结论 广州地区学龄儿童和超重肥胖儿童Vit D营养状况均较差,应重视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儿童Vit D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相关性,为早产儿RDS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1例RDS早产儿为实验组,29例非RDS早产儿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分娩方式、母孕情况及Apgar 评分等)及血清25-(OH)D3结果,分析25-(OH)D3 水平与RDS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RDS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5),且CPAP时间、吸氧时间、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9、2.380、2.571、1.999,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 D 缺乏是早产儿发生RDS 的危险因素(OR=0.050,95%CI:0.013~0.186,P<0.05)。结论 早产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早产儿RDS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维生素D缺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芜湖市儿童25-羟维生素D3(25-(OH) D3)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在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进行25-(OH) D3检测的儿童共6373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湿疹儿童的25-(OH) D3水平.结果 芜湖市6373名儿童血清25-(OH) D3平均浓度为(34.53 ±8.25) ng/ml,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1.60%.以秋季儿童血清水平最高(39.39±7.44) ng/ml,不同季节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F=178.720,P<0.001)及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x2=294.13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湿疹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更低(F血清25-(OH)D3=7.441,P<0.001),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更高(x2=5.519,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芜湖市儿童血清25-(OH) D3水平、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与季节相关,湿疹患儿血清25-(OH) D3浓度低,维生素D营养不良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20.
王为民  王燕萍 《中国校医》2022,36(11):877-880
目的 了解东海县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评估农村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278名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方法。结果278名农村中小学生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4.50±0.50)ng/mL,男生为(14.86±0.39)ng/mL,女生为(14.15±0.6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P>0.05);4个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7,P<0.001),其中6~8岁组最高,为(18.19±0.38)ng/mL,12~14岁组最低,为(10.59±0.36)ng/mL。25-(OH)D营养状况正常率仅为13.31%,不足率为24.82%,缺乏率为60.79%,严重缺乏率为1.08%;男女生血清25-(OH)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0,P<0.05),农村中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