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经鼻气管插管,B组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经口腔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后,A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为(67.8±13.7)s,复苏成功率11例,占36.7%,一次性插管成功20例,占66.7%。 B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为(11.2±8.0)s,复苏成功率20例,占66.7%,一次性插管成功29例,占96.7%。 B组在插管所需时间、复苏成功、一次性插管成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气管插管在急诊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有效的缩短插管时间,增加插管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益精 《医疗装备》2022,(18):89-91
目的 对比院前急救中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莆田市急救中心救治的8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2例在院前急救中采取喉罩置管者设为喉罩置管组,将43例在院前急救中采取气管插管者设为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插管操作时间、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结果 喉罩置管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均高于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管组插管操作时间、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采取喉罩置管可显著提升首次插管成功率,确保心肺复苏效果,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自主心跳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李鸣明 《现代保健》2011,(35):142-143
目的 比较院前心肺脑复苏时两种不同的通气方式(气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对其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急诊院前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将实际统计235例采取两种不同通气方式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气管插管通气组和气囊面罩通气组.结果 气管插管通气组复苏成功29例,复苏成功率24.37%,复苏后脑死亡率55.17%;气囊面罩通气组复苏成功12例,复苏成功率10.34%,复苏后脑死亡率为66.67%.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脑死亡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应尽可能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行气管插管,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即时(院外)插管与延时(院内)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心肺复苏效果与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行心肺复苏术患者74例,其中院外行即时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者39例,院内行延时气管插管者35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及2周存活率,评价不同插管时机的心肺复苏效果。结果①延时插管成功率(100%)高于即时插管成功率(89.7%);②即时插管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与2周存活率均高于延时插管组(77.1%VS.54.3%、65.7%VS.42.9%),其中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即时插管患者心肺复苏情况与临床预后要优于延时插管患者;急诊医护人员的即时插管技能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术在心肺复苏时的应用经验,以期提高整体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急诊气管插管抢救心肺复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急诊气管插管中,125例为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0.6%,插管时间1~5min,平均时间55s,中位时间50s。结论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氧代谢、颅内压及脑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235例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延迟组。102例在5 min内插管成功者纳入早期组,133例超过5 min插管成功纳入延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脑氧代谢、血清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复苏情况、昏迷程度以及脑复苏转归。结果早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27.5%)显著高于延迟组(6.8%),P0.05。早期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jvO_2)、脑氧摄取率(ERO_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β)、颅内压分别为(70.53±6.42)ml/L、(25.96±2.05)%、(53.89±11.76)μg/L、(6.34±0.79)μg/L、(28.97±4.52)mm Hg,均显著低于延迟组的(65.26±5.18)ml/L、(24.58±1.83)%、(62.46±14.92)μg/L、(6.92±0.71)μg/L、(32.36±6.15)mm Hg(P0.05)。结论心脏骤停发生后应尽快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以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在心肺复苏(CPR)中,气管内插管术和球囊面罩正压通气对复苏效果的影响,以指导改进复苏方法。方法接受气管内插管下心肺复苏的134为插管组,190例行球面罩血压通气的为面罩组,观察气管内插管和球囊面罩两种呼吸支持方法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9.55%,高于球囊面罩正压通气组17.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时,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这样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各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常规组。常规组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击除颤、静脉用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等基础心肺复苏术及高级生命支持。纳洛酮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同时给予盐酸纳洛酮2.0mg静脉注射,对比观察两组心肺脑复苏情况。结果纳洛酮组心肺复苏与脑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能提高院前急救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球囊面罩辅助通气对急诊心肺复苏(CP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接诊的82例心肺复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组和参照组各41例,病例组接受球囊面罩辅助通气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气管插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PR成功率、动脉血气指标以及通气治疗效果。结果:病例组患者CPR成功率(97.56%)高于参照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气前动脉血气指标PO2、PCO2、pH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病例组患者通气后动脉血气指标PO2高于参照组,动脉血气指标PCO2、pH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开放气道时间、呼吸复常时间、心搏复常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辅助通气可有效提高CPR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纠正动脉血气紊乱,促进呼吸、心搏等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气管插管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院前心脏骤停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进入ICU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ICU72例经过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按心脏骤停的地点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基础疾病、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复苏成功时肾上腺素累积量、胺碘酮累积量、乳酸、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开始时间、除颤开始时间、入ICU时乳酸水平、存活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院内组存活率(16.67%)与院前组存活率(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年龄、CPR持续时间、胺碘酮累积量、肾上腺素累积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很低,而院前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院内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与第一现场目击者未及时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有关,加强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早期心肺复苏、早期气管插管、早期除颤,尽快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是提高复苏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天津市急救中心治疗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气管插管的方发进行抢救,观察组使用球囊面罩人工心肺复苏方式,分析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坏恢复、存活24 h及康复出院方面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方法,结合使用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心肺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各项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梵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0):42-42
目的总结院前心肺复苏经验。方法选择21例猝死病例,参照2005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前进行CPR、除颤、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现场心肺复苏死亡17例;成功4例。结论早呼救、早CPR、早除颤、早ACLS是提高猝死病人存活率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25例心脏停搏患者进抢救室后遵医嘱应用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实施心脏胸外按压,代替人工手动按压,进行复苏抢救.同比2010年5月~2011年4月急诊抢救心脏停傅患者22例,采用传统徒手心肺复苏,做为对照组.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深度范围为38mm-50mm.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按心肺复苏原则操作.统计复苏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心脏停搏时间及病因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经过机械心肺复苏,成功7例(28%),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成功率明显提高传统徒手心肺复苏.在MCC组没有一例肋骨骨折.结论:跟徒手心肺复苏相比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是安全的,有效的,它提供了一个新的CPR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不同气道开放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青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62-1964
[目的]为在紧急心肺复苏(CPR)中找到一条更易切实可行而又能方便推广普及的气道开放方法,以提高CPR的成功率.[方法]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急需心肺复苏的患者98例,随机分别被实施喉罩-气管插管气道开放实施组和常规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方法在CPR中的时效性、胸外按压的协调性、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实施组和常规组比较,其在气道开放时间上明显缩短,置入过程可以和胸外按压配合协调,可较快改善患者脑缺氧,自主循环恢复率提高,上述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气管插管序贯性气道开放能更有效而及时、可靠地早期开放气道,更能合理地与胸外按压协调配合,提高CPR患者的成活率和减少致残率,应该在CPR中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预测的价值.方法 34例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以心肺复苏成功后2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为轻度脑损伤(Ⅰ组),男6例,女8例;9≤GCS≤11为中度脑损伤(Ⅱ组),男4例,女6例;3≤GCS≤8为重度脑损伤(Ⅲ组),男5例,女5例.另外选取14例健康者(女8例,男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8、12、24及48 h分别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钠肽.结果 心肺复苏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停搏至复苏开始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8、12、24及48 h血清脑钠肽水平对比中,Ⅰ、Ⅱ及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中,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Ⅱ组又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 血清脑钠肽水平能反映心肺复苏后早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对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阚秀峰  赵涛 《现代养生》2024,(3):177-179
目的分析球囊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后通气在心搏骤停患者入院前心肺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院前心肺复苏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采用球囊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建立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心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结果抢救后,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两组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E值)/舒张晚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A值)比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氧体积分数(FiO2)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LVEF、E/A比值、PaO2、PaCO2、Pa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方法 查阅并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内进行的115例心肺复苏.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患者抢救方式为2000AHA心肺复苏指南,此期间病例定为对照组;2011年患者抢救方式按照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此期间病例定为观察组.对两组过程中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77例,成功16例,成功率为21%;观察组38例,成功15例,成功率为39%.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新的指南中提出的除颤后立即按压、快速心脏按压、应用纳洛酮及缩短判断时间等,都能够有利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气管内滴注肾上腺素抢救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效果,探讨提高抢救小儿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32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随机分为气管内滴注肾上腺素组(实验组)和常规抢救组(对照组).实验组气管插管并气管内滴注肾上腺素0.1mg/kg,对照组静推肾上腺素0.01~0.02mg/kg,观察两组儿童复苏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复苏成功率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两组儿童复苏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4.57,P=0.033<0.05.结论 抢救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时经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林梵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42-42
目的总结院前心肺复苏经验。方法选择21例猝死病例,参照2005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前进行CPR、除颤、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现场心肺复苏死亡17例;成功4例。结论早呼救、早CPR、早除颤、早ACLS是提高猝死病人存活率的关键;院前急救专业人员ACLS水平、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复苏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普及市民CPR工作。  相似文献   

20.
胡俊生  刘榕强  张红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47-2047
我院成功地抢救了1例因服大剂量脑清片而致心跳骤停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5岁,因与家人生气,一次服下脑清片100片,立即被发现,约30 min送至我院,准备插管洗胃时,患者突发抽搐,随后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球辅助呼吸,后改机械通气,约 5 min后心跳恢复,因患者昏迷,只有在监护下,利用喉镜给患者插管彻底洗胃,洗胃后转入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