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口义齿开口与闭口式印模不同印模材料与取模方式对印模三维形态的影响。方法:无牙颌患者7例,分别取红膏藻酸盐印模、个别托盘印模与闭口式印模并灌制模型。光学扫描仓获得三组石膏模型数据转换为STL.导入Geomagic Control 2014配准后统计分析,评价模型配准是否与临床相符。结果:配准正确值主要分布上颌硬区、主承托区与副承托区,上颌翼缘封闭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下颌舌侧翼缘区存在差异(P<0.05)。结论:开口与闭口式印模三维形态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上颌颊侧翼缘区与下颌舌侧翼缘区,红膏藻酸盐印模边缘更易伸展,是否有咬合压力并未对主承托区、副承托区三维形态带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颌全口义齿铸造腭托后堤区的网状设计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上颌全口义齿铸造金属腭侧基托后堤区网状设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刮除石膏的方法形成后堤区,在上颌基托硬腭区采用金属板设计,牙槽嵴及基托后缘10mm(后堤区)范围采用金属网加强塑料基托设计。在戴牙后1个月对上颌义齿固位效果进行评价。对由于后堤区封闭不佳造成的固位不良者,进行后堤区重衬后再次评价。结果:158例患者中,139例固位佳,15例固位一般,4例固位差。单纯由后堤区边缘封闭不良造成的固位一般11例,固位差3例,经后堤区重衬后对此14例再次评价,固位佳9例,固位一般5例。结论:上颌全口义齿铸造金属腭侧基托后堤区的网状设计,既保持了常规设计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能重衬的缺点,减少了全口义齿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腭穹隆形态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位移的影响。方法:模拟5种咬合状态,对尖、平、凹3种腭穹隆形态的上颌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结果:3种腭穹隆形态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在5种加载方式下,凹型腭穹隆形态基托的上腭前部及后缘区向黏膜组织的下压位移最大,基托边缘封闭区背离黏膜组织的位移最小。基托的位移方式因加载方式不同而不同。结论: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位移方式及大小与加载方式有关;腭穹隆形态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位移方式无明显影响,对位移值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疑难无牙颌患者使用改良颌位记录基托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用光固化树脂基托材料制作记录基托,在基托组织面内衬硅橡胶印模材料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固位力的改良记录基托,以确保取得精确的上下颌关系及良好后堤封闭的闭口终印模。结果采用改良颌位记录基托制作疑难全口义齿20例,其中18例患者感义齿稳固,咀嚼功能好,无压痛。2例患者感黏膜稍有疼痛,通过调改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改良颌位记录基托可以获得精确稳定的颌位关系及具有良好后堤封闭的闭口终印模,最终拥有一副理想的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5.
后堤区作为上颌义齿的最后边缘,可借助组织的可让性对组织稍加压力,以形成完整的边缘封闭。一般边缘封闭良好的义齿,在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作用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固位和稳定。然而,从后堤区开始分离、脱落的现象在临床也屡见不鲜,这种脱位趋势提示上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后堤封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颌全口义齿加强前后及不同的加强设计,对基托下黏膜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无加强(BS),铸造结构加强BA,BD和BDr等4种上颌全口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P1,M1,PMc和PMe等4种垂直加载条件,加载力合计98N。对全口义齿基托下黏膜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在相同加载条件下,黏膜应力峰值表示为按BS,BA,BD,BDr的顺序依次减小。BDr基托下黏膜应力峰值最小,应力分布更均匀和广泛。结论:使用覆盖牙槽嵴顶及后堤区的铸造加强结构的上颌全口义齿能够使基托下黏膜应力分布更均匀和广泛,有利于保护基托下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功能状态下上颌半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区及中线区不同位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及其与牙尖斜度、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别对牙尖斜度为0°、20°、30°的尖、平、凹型腭穹隆形态的上颌半口义齿进行加载,得出义齿基托磨光面各节点的三维变形方向及数值.结果:双侧后牙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载荷下腭穹隆形态及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模拟5种咬合状态,对涉及牙尖斜度的尖、平、凹3种腭穹隆形态上颌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结果:在不同载荷条件下,3种腭穹隆形态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切牙乳突区、后牙列区及唇系带切迹区部分或全部为应力集中区,且当牙尖斜度为2°时,中线区应力峰值较小,当牙尖斜度为0°或3°时,中线应力峰值明显增大,在所有载荷条件下,不同腭穹隆形态基托的切牙乳突区及后牙列区应力值大小为:尖型>平型>凹型.结论:腭穹隆形态及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无明显影响,对各应力区应力值大小有影响,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的分布及大小与加载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功能性印模技术与解剖式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总义齿在主承托区与内、外斜嵴区基托组织面的形态差异。方法:15名无牙颌志愿者,分别使用功能印模和解剖印模2种技术为同一志愿者制作2副实验用下颌总义齿,应用3D激光扫描仪对义齿进行三维建模,进而对2种印模方法制取的下颌总义齿在主承托区与内、外斜嵴区基托组织面的形态差异进行测量,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种印模方法的下颌总义齿基托组织面在双侧内、外斜嵴处有显著差异(P<0.01),而在义齿主承托区组织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印模方法制作的下颌总义齿在使用时更少发生压痛,测得的形态差异数据提示在功能印模时,对内、外斜嵴区域应预留足够的缓冲间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偿曲线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预防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补偿曲线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前牙加载时,Ⅳ号模型切牙乳突区压应力最大;单侧后牙加载时,Ⅲ号模型腭顶、腭皱襞区压应力最大;双侧后牙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切牙乳突区压应力最大;全牙列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区压应力最大。结论:在牙合力作用下,正常补偿曲线较异常补偿曲线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水平较低。提示补偿曲线正常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更加合理,义齿修复前应对下颌天然牙进行调牙合、重建正常的牙合曲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颌全口义齿及承托区组织受力情况。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对上颌全口义齿中切牙不同排列位置的六种工况,进行了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在中切牙切缘施载的情况下,各种工况牙槽嵴顶区的压应力均由中线向远中越来越小,随着人工牙位置的唇侧移位,牙槽嵴唇侧压应力值渐趋增大;此时,牙槽嵴舌侧基托有离开组织面向下翘曲的较大的位移发生,这也是牙槽峭舌侧吸收小于唇侧的原因之一。结论承托区组织的受力情况主要与加力点有关,而与人工牙的倾斜角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义齿基托边缘实际位置和形态以及与上下颌解剖标志的关系。方法:按照规范化标准制取功能性印模,为10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在义齿试戴前后及义齿使用合适后,测量基托边缘厚度,记录基托边缘调改量,观察基托边缘和上下颌解剖标志的关系。结果: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翼上颌切迹区、颊棚区、远中颊角区、舌骨嵴区的调改量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颌义齿颊侧基托边缘在颊棚区与外斜嵴平齐,在远中颊角区避让咬肌附丽。舌侧基托边缘在下颌隆突区与下颌隆突平齐。结论: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翼上颌切迹区、颊棚区、远中颊角区、及舌骨嵴区易过度伸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常牙合面形态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形态、舌尖磨耗及颊尖磨耗三类不同牙合面形态的上颌全口义齿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全牙列加载下分析基托内应力分布状况。结果:Ⅰ类模型(正常牙合面形态),基托呈现前牙区和后牙区应力均衡分布趋势;Ⅱ类模型(舌尖磨耗)整个中线区均为高应力值区,随牙尖斜度增大,中线区集中趋势愈加明显;Ⅲ类模型(颊尖磨耗),始终呈现基托前部应力集中。结论:异常的牙合面形态可能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应力分布状况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提示临床行上颌单颌全口义齿修复时,应考虑患者对颌天然牙列的牙合面磨耗形态,必要时先进行下颌牙列异常牙合面形态的调整后再行上颌总义齿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计及牙尖斜度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 ,为预防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全口义齿修复时人工牙牙尖斜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牙尖斜度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 :随着牙尖斜度的增加 ,基托的应力集中状况明显加剧 ,牙尖斜度为 10°时 ,基托应力集中状况相对较缓 ,2 0°时次之 ;拉应力集中区由基托前腭部、前牙腭侧移动到唇系带切迹区 ;综合应力集中区由基托前腭部、前牙腭侧移动至后牙牙列的部位。结论 :牙尖斜度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应力集中状况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临床行全口义齿修复时 ,宜选用牙尖斜度为 10°或 2 0°的人工牙 ,以便达到减缓基托应力集中之目的。提示如何使基托内集中的应力重新分布或减缓应力集中应是解决基托折裂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碘伏对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碘伏对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技工室制作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上颌)10件。在金属基托、金属-树脂基托、树脂基托、树脂基托-人工牙、人工牙划定区域,消毒前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与检测。结果: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各测定区消毒前后细菌检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戴入前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表面存在污染;碘伏可用于金属基板式全口义齿表面进行有效消毒。  相似文献   

16.
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和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位移状况的影响。结果颊侧基托边缘区垂直向位移均为压向粘膜方向,使基托下沉的移位;后牙从牙槽嵴顶向颊侧移动,前牙唇向偏离牙槽嵴时,唇、颊侧基托边缘区位移增大;牙尖斜度为0°和10°时,基托后缘区垂直向位移、唇侧基托的垂直向和纵向位移均为背离粘膜方向,牙尖斜度大于等于20°时,基托后缘区和唇侧基托边缘区的垂直向位移变为压向粘膜方向。腭穹隆低平和腭穹隆高者位移较腭穹隆适中者大。结论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选用牙尖斜度为22°~24°的人工牙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偿曲线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下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预防上颌骨组织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补偿曲线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下支持组织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前牙加载时,Ⅳ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区压应力最大;单侧后牙加载时,Ⅲ号模型腭顶区压应力最大;双侧后牙加载时,Ⅲ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切牙乳突、腭顶、后牙嵴顶区压应力最大;全牙列加载时,Ⅳ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区压应力最大。结论:在牙合力作用下,正常补偿曲线深度较异常补偿曲线深度的全口义齿模型,义齿基托下骨组织压应力值较小。义齿修复前应对下颌天然牙进行调牙合、重建正常的牙合曲线以利于全口义齿基托下骨组织的保健。  相似文献   

18.
<正> 六、全口义齿的完成和戴牙 (一)完成基托蜡型:全口义齿主要依靠基托与口腔粘膜广泛紧密的接触,利用大气压力和吸附力而获得固位,并通过基托传导(牙合)力于基托下组织。合理的基托磨光面外形,还可利用唇、颊、舌等肌肉的扶持作用,以增强义齿的固位。 1.基托的范围:在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基托的边缘应尽可能伸展。基托伸展范围:基托后缘,上颌包过上颌结节,从两侧翼颌切迹至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研究戴用义齿后义齿基托对口腔粘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上颌可摘局部义齿配戴者基托承托区与非承托区腭粘膜菌丛进行了培养分析。结果 :链球菌为上述部位粘膜优势菌 ;基托承托区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基托非承托区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基托承托区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占兼性厌氧可培养总菌百分比值较基托非承托区粘膜显著上升 ,奈瑟氏菌占需氧可培养总菌百分比值较基托非承托区粘膜显著下降。结论 :义齿基托对口腔粘膜微生态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PMMA是目前制作义齿基托最常用的材料,加热聚合的过程会发生收缩,从而引起义齿基托组织面与口腔黏膜面适合性降低。本文旨在研究常规水浴、低温 12h和低温 24h水浴聚合法对树脂义齿精度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及仪器402U标准上颌无牙颌原模及标准上颌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