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机制/内在机制.方法:使用简明版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筛选出15名高社交焦虑、16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被试.采用2(被试类型:高、低社交焦虑)x5(情绪面孔对类型:高兴—平静、愤怒—平静、厌恶—平静、愤怒—高兴、厌恶—高兴)x2(探测刺激呈现位置:一致、不一致)混合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通过数字减法任务诱发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任务,分别将情绪词置于线索和靶子位置,比较状态焦虑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对靶刺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正常组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实验前和实验后差异不显著;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实验后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t=-5.595,P0.05)。点探测任务中,词语类型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4.103,P0.05),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词条件下靶刺激的反应时比中性词条件下的更短,而正常大学生在两类词语条件下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线索-靶子任务中,线索类型、词语类型、被试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F=47.478,P0.05),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负性无效条件下的反应时,正常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负性无效条件。结论: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存在注意偏向,表现为其注意一旦被负性信息捕获,就难以从中解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时正念训练对大学生负性情绪唤醒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大学生60人,将其随机分配至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比较基线和10 min干预后两组在多伦多正念量表(TMS)、主观唤醒度及图片唤醒度评分上的差异。在图片唤醒度评定任务中,采用掩蔽技术考察短时正念训练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负性情绪唤醒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对掩蔽低唤醒图片的唤醒度评分低于基线(P<0.05)。正念训练组干预后的TMS评分高于基线(P<0.01),主观唤醒度评分(P<0.01)及非掩蔽条件下的图片唤醒度评分均低于基线(P<0.05)。结论:短时正念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正念状态、降低有意识的情绪加工,提示短时正念训练可能通过认知重评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4.
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在社交障碍中起核心作用,是加剧和维持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注意偏向训练可有效降低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进而缓解社交焦虑的症状。本文对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干预形式、效果评估及干预机制进行了综述,为社交焦虑的有效干预寻找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2(线索效度:有效、无效)×2(组别:低考试焦虑组、高考试焦虑组)的混合实验设计,运用点探测范式研究45名不同考试焦虑水平大学生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对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高考试焦虑个体对有效靶刺激的反应时(x=397.13)小于对无效靶刺激的反应时(x=425.85),且差异显著(F(1,43)=7.37,P0.05,η~2=0.28),而同样的结果则没有出现在低考试焦虑个体当中。结论:高考试焦虑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在注意解除困难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考试焦虑程度的大学生个体对情绪词语的注意偏向。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402名某高校本科在读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并对其进行集体施测,选取高考试焦虑被试和低考试焦虑被试各35名。采用经典点探测任务、实验任务来探讨高低考试焦虑个体对情绪词语的注意偏向。结果:1当词语类型为负性情绪词语,高、低考试焦虑被试对探测刺激与情绪词语位置一致时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对探测刺激与情绪词语位置不一致时的反应时(t=-3.13,P<0.01);2当词语类型为正性情绪词语,低考试焦虑组被试对探测刺激与情绪词语位置一致时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对探测刺激与情绪词语位置不一致时的反应时(t=5.57,P<0.01);高考试焦虑组被试对探测刺激与情绪词语位置一致时的反应时和对位置不一致时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F=2.07,P>0.05);3高考试焦虑被试对不同词语类型的注意偏向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5.56,P<0.05);低考试焦虑被试对不同词语类型的注意偏向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28.38,P<0.01)。结论:1高、低考试焦虑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均存在注意偏向;2高考试焦虑者对正性情绪信息不存在注意偏向,低考试焦虑者表现出对正性情绪信息的注意解除;3高考试焦虑被试对不同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差异,低考试焦虑被试对不同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招募在校大学生63名,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贝克抑郁量表(BDI)。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5分,或LSAS的社交焦虑得分≥60分者分入焦虑组(n=38);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5分以下者,或STAI量表的特质焦虑得分≤46分且LSAS得分<45分者分入正常组(n=25)。采用2(组别:焦虑组,正常组)×2(目标位置:负性位置,中心位置)的混合设计,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均采用目标探测范式,分别用情绪面孔和情绪词语作为线索刺激。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目标位置判断目标身份的按键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时、注意偏向值(中性刺激材料的反应时与负性刺激材料的反应时的差值)的标准分数的差异。结果:焦虑组在面孔材料条件下[(669.6±72.1)ms vs.(659.4±67.4)ms,P<0.01]和在词语材料条件下[(617.5±80.0)ms vs.(606.7±71.3)ms,P<0.01]的中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负性位置的反应时。结论:焦虑个体对负性面孔和词语的刺激材料均可能产生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8.
注意的选择性普遍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脱分别是个体对空间呈现刺激和时间序列呈现刺激的选择性注意。注意偏向是个体对某些特定的信息具有较高敏感度而出现的选择性注意;注意瞬脱是指在相隔很短时间内(200ms-500ms)序列呈现目标刺激(T1,T2),个体对第二个目标(T2)的正确识别率显著下降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焦虑、抑郁和PTSD人群在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情绪障碍患者在这两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对情绪刺激的选择性注意;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交焦虑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探索元情绪评价指导对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参加研究,以"准备演讲"为实验任务,并在任务前对高社交焦虑实验组进行元情绪评价指导;任务结束后要求被试报告在实验任务进行中的元情绪评价和情绪调节方式.结果:在准备演讲过程中,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自身情绪的清晰度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者,且主要采用重视调节;元情绪评价指导能降低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重视调节.结论: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元情绪评价指导可以帮助高社交焦虑大学生改善其情绪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差的有关研究进行回顾 ,介绍了此类研究主要运用的两种实验范式 :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和点探测任务 ,总结了前人在社交焦虑注意偏差研究领域提出的两种理论假说 :过度警觉假说和回避假说 ,并从多个角度对相互矛盾的实验结果进行探讨。最后讨论了此类研究的临床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差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考查威胁和非威胁两种实验情景下高低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差.方法:根据在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从264名大一学生中筛选出16名高分组成员和16名低分组成员,并将被试随机分入威胁性和非威胁性两种实验情景,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实验情景的主效应显著[F(1,31)=4.353,p=0.046],与非威胁性情景相比,被试在威胁性情景下倾向于对威胁性词语警觉;社交焦虑的主效应不显著[F(1,31)=0.676,p=0.418];实验情景和社交焦虑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31)=4.045,p=0.054].结论:只有在非威胁性情景下,高社交焦虑个体才表现出对威胁性词语的回避;特质焦虑对注意偏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者在Early-N2pc(180ms—250ms)、Late-N2pc(250ms—300ms)和SPCN(350ms—500ms)三个阶段对面孔表情加工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3(表情:愤怒、恐惧、快乐)*3(成分:Early-N2pc、LateN2pc、SPCN)*2(组别:社交焦虑组、健康组)的实验设计,测量被试的N2pc幅值。结果:(1)社交焦虑组和健康组均在Late-N2pc阶段达到幅值峰值,但是社交焦虑组的幅值峰值持续至SPCN阶段,而健康组的幅值峰值在SPCN阶段显著下降,这种N2pc在晚期阶段的时间进程变化特点不受表情类型影响。(2)在较早阶段(Early-N2pc),仅恐惧表情诱发个体产生了较大的N2pc幅值,表明人脑对威胁性信息的快速加工可能具有表情特异性。结论:社交焦虑个体可能通过调节对环境刺激加工后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来影响注意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在执行线索提示任务时的行为学特点,探索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认知特点。方法:筛选出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ICD-10)的抑郁症患者20例(抑郁组),选取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与抑郁组相匹配的对照组20例。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系统作为刺激材料,选择线索-靶子任务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线索条件下反应时及正确率的差异。结果:抑郁组的总体平均反应时比对照组总体平均反应时长(t=-5.579,P0.01),对照组无效任务与有效任务反应时差值为正,抑郁组为负。对照组、抑郁组均表现出有效任务正确率高于无效任务(t=8.353,2.994,P0.01),中性图片正确率高于负性图片(t=7.363,4.499;P0.01)。结论:1抑郁症患者在执行线索提示任务时的反应速度较正常人慢,符合抑郁症患者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的症状特点;2正常人对情绪面孔图片表现出线索效应,抑郁症患者则表现出返回抑制,抑郁症患者未表现出显著的负性信息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考研学生的面孔注意偏向特点。方法 选取88名在校本科生完成“积极—中性”或“中性—消极”面孔加工的点探测任务,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考试焦虑量表(TAS)的测验作对比,被试分为大四年级考研学生、大四年级不考研学生、大二年级学生3组。结果 在“积极—中性”任务中,大四年级考研学生表现出了对积极图片的注意偏向[(468±172)与(504±233),P<0.05];在“中性—消极”任务中,大四考研学生表现出了对中性图片的注意偏向[(466±192)与(488±212),P<0.05];在2个任务中不同被试组别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I和TAS测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考研学生存在对积极刺激的注意易化和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回避,实验法比问卷法更容易侦测考研学生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在消极情绪背景下内隐情绪调节对注意瞬脱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大学生,随机等分为启动情绪控制调节目标的调节组和未启动的非调节组,采用情绪性操作诱发被试的消极情绪,通过词语搭配任务启动情绪控制调节目标,比较两组被试对注意瞬脱任务两个靶刺激(T1和T2位置上的数字)的反应正确率。结果:在完成内隐情绪调节目标启动后,调节组被试的内隐消极情绪得分低于非调节组[(1.98±0.56) vs.(2.05±0.40),P=0.044]。当T2在T1呈现后的200~500 ms内呈现时,两组被试对T2的正确报告率均显著下降,调节组对T2的反正正确率低于非调节组被试,表现出更明显的注意瞬脱效应[Lag4:(86.12%vs.92.92%),P<0.05;Lag5:(93.56%vs.98.48%),P<0.05]。结论:消极情绪背景下大学生启动情绪控制目标能降低内隐消极情绪体验,同时表现出更强的注意瞬脱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广泛焦虑障碍患者的情绪冲突效应及时间因素的影响。方法以17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为被试,采用情绪启动范式,以积极词、一般消极词和焦虑相关词为启动刺激,积极和消极人脸为目标刺激,变换3种不同的SOA(100ms、0ms、-100ms),考察了不包含焦虑相关词的"一般情绪冲突效应"(即情绪一致性效应),以及包含焦虑相关词的"特殊情绪冲突效应"。结果在目标刺激为积极人脸的情况下,SOA为100ms和-100ms时,均发现了显著的"一般"和"特殊"情绪冲突效应;在目标刺激为消极人脸的情况下,"一般情绪冲突效应"在3种SOA条件下均没有出现,但"特殊情绪冲突效应"均出现了。结论广泛焦虑障碍患者的情绪冲突效应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在他们身上发现的"特殊情绪冲突效应"模式,可能反映了广泛焦虑障碍患者对焦虑相关刺激的敏感性和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7.
焦虑障碍患者的注意偏向和自我注意特点(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焦虑障碍的认知模式的研究近年来颇为引人瞩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临床实践工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注意偏向(aaentional bias)和自我注意(selGfocused attention)方面的研究,评析相应研究成果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实验研究与临床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期受虐对成人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使用儿童虐待史问卷筛选出有童年期受虐经历的被试29名和无童年期受虐经历的被试30名,以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为实验材料进行点探测任务的行为学实验.结果:组别、面孔性质、一致性三因素在反应时指标上,各自的主效应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组别和面孔性质在注意偏向各项指标上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儿童期受虐经历的成年人不存在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9.
20.
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者开始关注关于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纵观研究的发展.相关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将不同刺激(比如词语或图片等)运用于大量的认知实验任务中。Erdelyi(1974)与Dixon(1981)总结出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即个体的认知系统通常抑制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近二十年来,情绪状态成为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