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巨野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n=28):PFBN组男12例, 女16例;年龄(70.4±7.8)岁;骨折AO分型:31-A1型4例, 31-A2型16例, 31-A3型8例;采用PFBN固定治疗。PFNA组男10例, 女18例;年龄(73.0±8.9)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例, 31-A2型16例, 31-A3型10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PFBN组与PFNA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7.3±0.9)、(7.4±1.1)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关节创伤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两组:ERAS组53例, 男27例, 女26例;年龄为(72.7±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7例, 31-A2型16例, 31-A3型10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5.8±3.9)h。常规治疗组51例, 男31例, 女20例;年龄为(72.6±1.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1例, 31-A2型19例, 31-A3型11例;合并内科疾病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1.5±5.9)h。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1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受伤至手术时间外, 其余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04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E...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斯氏针辅助与徒手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远端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4例远端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徒手复位组和斯氏针辅助复位组(简称斯氏针复位组)。徒手复位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7.5±9.2)岁(范围,21~59岁);骨折AO/OTA分型:32-A型16例,32-B型7例,32-C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9±6.2)d。斯氏针复位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6.4±9.8)岁(范围,18~55岁);骨折AO/OTA分型:32-A型19例,32-B型7例,32-C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9.2±6.4)d。比较两组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中出血量,斯氏针复位组(94.81±17.71)ml,徒手复位组(142.78±29.76)ml;骨折复位时间,斯氏针复位组(5.02±1.69)min,徒手复位组(14.19±2.50)min;复位时透视次数,斯氏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 探讨其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4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 女4例;年龄(44.8±12.5)岁;骨盆骨折根据AO/OTA分型:61-A型5例, 61-B型4例, 61-C型5例;骨盆前环骨折根据Nakatani分型:单侧Ⅰ区骨折1例, 单侧Ⅱ区骨折5例, 单侧Ⅲ区骨折2例, 右侧Ⅱ区、左侧Ⅲ区骨折3例, 左、右两侧均为Ⅲ区骨折2例, 左、右两侧均为Ⅱ区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8±1.8)d。所有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采用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固定。记录患者每枚髓内钉的置入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4例患者共置入18枚逆行耻骨上支髓内钉, 术中每枚髓内钉置入时间为(35.9±8.6)min, 术中X线透视次数为(22.8±1.9)次。术后所有患者置钉处手术切口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 良5例, 可2例。14例患者术后获(18.1±1...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47岁,因车祸后左髋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2 h入院。X线片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AO 31-A3型)。患者入院后第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10 mm,长度200 mm)固定。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8例;右侧6例,左侧8例;年龄51~93岁,平均81.2岁.骨折按AO/OTA标准分型:31-A1型1例,31-A2型8例,31-A3型5例;按改良Evans分型:Ib型1例,Ⅱb型6例,Ⅲ型2例,逆转子间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d,平均6.5d.14例患者均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2例患者术中出现医源性股骨外侧壁爆裂.7例患者术后获19~ 22个月(平均20.6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髋内翻,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无一例患者发生明显头颈短缩、股骨干骨折或内置物断裂.7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3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34~100分,平均71.7分;其中优3例,良2例,差2例.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良好,临床应用时需充分理解其设计原理与生物力学特性、选择合适适应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髓内钉-A(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AO/ASIF分类:31-A1型7例,31-A2型21例,31-A3型9例,采用PFN—A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8ra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8ml,骨折全部愈合,均无感染、髓内钉断裂、螺钉松动断裂及切出股骨头、髋内翻、股骨劈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牢固等优点,建议首选PFN—A治疗高龄患者,但其对骨折的加压幅度有限,不适用于分离明显难以复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amma 3钉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57.5±16.2)岁;骨折AO分型:31-A2.2型14例,31-A2.3型13例;采用Gamma 3钉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B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为(59.3±15.1)岁;骨折AO分型:31-A2.2型17例,31-A2.3型16例;采用单独Gamma 3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60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2.6个月)随访。A组与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外侧壁再移位的发生率[7.4%(2/27)]显著低于B组患者[24.2%(8/33)],术后负重时间[(5.4±1.0)周]及骨折愈合时间[(18.3±3.9)周]显著短于B组患者[(7.4±1.3)、(21.7±5.6)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9.3±7.1)分]显著高于B组患者[(79.5±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切割、内固定物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髋内翻畸形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与单独Gamma 3钉固定比较,Gamma 3钉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避免髓外固定及单纯髓内固定带来的外侧壁移位、内固定失效等,且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249-1252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Evans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均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的髓内钉Inter Tan治疗,其中牵引床组术中采用牵引床复位;联合组术中采用牵引床与克氏针共同复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牵引床组(39~102)min,平均(65.83±17.23)min,联合组(33~79)min,平均(49.16±12.21)min;术中出血量:牵引床组(105~300)ml,平均(195.83±60.97)ml,联合组(100~250)ml,平均(175.83±48.13)ml;复位质量:牵引床组1例优,7例良,4例差,联合组8例优,4例良;负重时间:牵引床组(17~42)d,平均(24.16±9.65)d,联合组(10~28)d,平均(15.66±4.83)d;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牵引床组(75~91)分,平均(82.41±4.48)分,联合组(75~91)分,平均(90.08±2.81)分;骨折愈合时间:牵引床组(12~20)周,平均(15.33±2.35)周,联合组(11~17)周,平均(14.08±1.88)周;术后并发症:牵引床组出现3例髋内翻,1例退钉,联合组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中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骨折复位良好、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A2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前方骨折线位置及其对头髓钉内固定术后前侧皮质复位丢失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2月95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头髓钉内固定治疗,且术中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其中,男37例,女58例;年龄61~97岁,平均7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 h~11 d,平均2.8 d。根据2018-AO/OTA分型标准,31-A2.2型39例,31-A2.3型56例。记录术中透视前侧皮质对位满意例数。将术前CT资料导入Mimics17.0软件,模拟骨折复位后测量前方骨折线与转子间线骨性隆嵴距离,并根据该距离将骨折分为跨囊、囊外和囊内骨折;于术后2周内CT三维重建观察发生前侧皮质复位丢失例数。对各类型骨折中,术中对位满意者术后发生前侧皮质复位丢失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术后前侧皮质复位丢失与前方骨折线位置的关系。结果 9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跨囊骨折52例(54.7%)、囊外骨折24例(25.3%)、囊内骨折19例(20.0%)。52例跨囊骨折者,术中透视对位满意4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髓外系统(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等)和髓内系统(Gamma钉、重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等)治疗AO/ASIF分型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并探讨是否需要复位和固定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并随访31-A2型骨折患者20例和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多于髓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外组和髓内组优良率分别为85.0%和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股骨近端内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和微创术式钛缆固定的髓外组和髓内组并发症极少且优良率较高。结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髓外系统相比,髓内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者,髓外系统应对后内侧骨块进行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病例均通过闭合复位完成手术,年龄40~91岁,平均66.5岁.骨折按AO分型,31-A1型31例、31-A2型42例、31-A3型23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35~90 min,平均为50 min;术中失血量为50~200 ml,平均为8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本组病例均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平均8.5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无髋内翻及头钉切割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型转子周围骨折,PFN具有微创操作,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系此类骨折内固定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下肢轴向牵引器(lower extremity axial distractor, LEAD)与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9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使用LEAD复位(牵引器组),20例使用牵引床复位(牵引床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牵引器组安装牵引装置时间[(4.0±1.1) min vs (14.0±3.6)min, P<0.05]、手术时长[(134.4±33.3) min vs (196.6±103.0) min, P<0.05]、术中失血量[(231.0±109.7) ml vs (380.0±247.3) ml, P<0.05]、术中透视次数[(28.5±4.7)次vs (31.8±4.0)次, P<0.05]均显著优于牵引床组。两组切口总长度、导针定位次数、闭合转切开复位率、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采用PCCP治疗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61~86岁,平均72.7岁.骨折按AO分型:31-A1型16例,31-A2型22例,31-A3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8 d.所有患者均经骨科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置入PCCP.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4~13个月(平均11个月)随防.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 min(40~85 min),平均出血量为90 mL(50~250 mL).1例患者术后2周死于非手术相关性疾病.其余39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14~28周).术后4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 PC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31-A1型和31-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但对31-A3型及闭合复位困难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仰卧位分二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24例(闭合复位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4~91(55.42±18.25)岁。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22例(有限切开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87(56.31±14.77)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18.2±6.1)个月。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57.92±51.07) ml、(82.08±13.43) min,有限切开组分别为(230.91±87.88) ml、(92.73±12.7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各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术后8个月闭合复位组Harris评分(88.42±6.85)分与有限切开组(88.55±6.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分步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 31A2.2-3.3),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58例患者。其中32例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治疗(改良复位组),男9例,女23例;年龄46~99岁,平均(80.9±11.1)岁。26例采用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传统复位组),男7例,女19例;年龄41~89岁,平均(78.1±13.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改良复位组手术时间(t=3.612,P=0.008 2)和失血量(t=3.389,P=0.007 5)均低于传统复位组;两组住院时间(t=0.851,P=0.392)和骨折愈合时间(t=0.640,P=0.531)以及首次负重时间(t=0.845,P=0.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arri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 P=0.831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复位方法要求骨折端先复位、有正确的开口扩髓,才能进行髓内钉的插入固定;但在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过程中,操作繁琐;而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方法可以正确开口扩髓,先插入髓内钉,再行骨折端的复位,操作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7.
王俭  叶招明 《中国骨伤》2016,29(8):697-701
目的 :探讨伴有后方冠状面骨折的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33例伴有后方冠状面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61~92岁,平均(73.1±8.2)岁;按照AO/OTA分型,均为A2.3型;均为闭合性骨折。均采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内固定术,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例术后19 d死亡,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3±5.1)个月;根据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2±1.5)个月。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6~95分,平均(85.3±5.6)分;其中优13例,良16例,可3例。结论:伴有后方冠状面骨折的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特殊,复位困难,又相当不稳定,需使用辅助切口复位,并采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康复锻炼亦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与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不完整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符合选择标准的AO/OTA 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锁定钢板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内固定,24例)和B组(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2 d、2个月及1年测量尖顶距(tip apex distance,TAD)。术后12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计算合格率(Harris评分70分)。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切口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9~20个月,平均14.7个月;B组9~19个月,平均13.8个月。两组间术后2 d、2个月及1年TA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各时间点间TAD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出现1例感染、1例退钉、2例螺钉切出、1例骨不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6.7%;A组仅出现1例退钉合并螺旋刀片退出,并发症发生率为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9,P=0.146)。术后12个月,A组Harris评分的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其中A组合格率为95.83%(23/24),B组合格率为76.67%(23/30),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1,P=0.049)。结论针对外侧壁不完整的AO/OTA 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相比,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固定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开始下地时间更早,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 PFB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操作要点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为51~85岁,平均(67.85±9.49)岁。骨折按AO分型,31-A1型4例,31-A2型9例。13例患者均采用PFBN治疗。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3例患者随访4~9个月,平均(7.38±1.45)个月。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15 d,平均(11.38±2.10) d;手术时间72~150 min,平均(104.62±24.45) min;术中透视次数17~38次,平均(26.23±6.21)次;术中失血量25~120 mL,平均(71.54±29.61) mL;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5±0.99)个月。采用Fogagnolo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10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复位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的74 例AO/OTA 分型中31-A3.1 和31-A3.2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 男33 例, 女41 例;年龄36~87 岁, 平均71 岁;左侧40 例, 右侧34 例。致伤原因: 交通伤27 例, 跌伤43 例, 坠落伤3 例, 压砸伤1 例。采用撬拨技术、Homann 拉钩技术、钳夹技术、有限切开等进行复位, 复位后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根据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74 例骨折复位均在透视下进行, 其中闭合复位73 例, 有限切开复位1 例。平均手术时间(75±4)min, 平均术中失血量(135±5)ml, 平均透视次数(24±3)次。术后65 例患者获得8~23 个月的随访(平均14.5 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为4~9 个月, 平均7.4 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7~95 分, 平均91.4 分, 其中优29例, 良31 例, 可5 例, 优良率为92.3%(60/65)。结论 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困难, 尤其对年龄较轻、肌肉发达的患者, 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术复位技巧, 以取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