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DNA修复基因遗传物质DNA虽不断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损伤,但也存在一套十分有效的修复系统,可使受损伤的DNA分子迅速恢复正常,得以保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和正常功能。修复系统的基因发生缺陷,也是发生肿瘤的另一重要原因。DNA损伤修复是一涉及许多酶和蛋白质的复杂过程。一旦相关修复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整个基因组DNA修复能力低下,从而引起包括癌变在内的不良后果。大量证据已经证明,人群中不同个体间DNA的修复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而造成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个体对外界因子反应也有所不同。DNA修复能力低下者,不能有效地修复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间收治的3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资料:女2例,男1例,年龄23~36岁,平均29.3岁。肿块直径4~8cm。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见癌组织呈实性片状、乳头状分布,肿瘤细胞较大,边界清楚,胞质有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3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TFE3表达均呈阳性。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年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TFE3阳性表达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尿液中PCA3和PSA基因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12月因前列腺疾病住院患者105例,收集前列腺按摩后的初始尿液和外周血标本,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7例、BPH 68例;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尿沉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CA3、PSA mRNA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照. 结果 外周血PCA3的mRNA表达敏感性为48.6%,特异性为100%.尿PCA3评分经ROC曲线分析,ROC- AUC=0.908,以截断值64.6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前列腺癌患者中尿PCA3阳性率为81.1%,BPH患者中尿PCA3阴性率为86.8%.5例血清tPSA<4μg/L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评分诊断前列腺癌4例;3例血清tPSA 4 ~ 10 μg/L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评分诊断前列腺癌2例;29例血清tPSA>10.μg/L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评分诊断前列腺癌24例(82.8%).22例血清tPSA<4μg/L BPH者,PCA3评分诊断阴性率为89.4% (20/22);19例血清tPSA 4 ~ 10 μg/L BPH者中,PCA3评分诊断阴性率为84.2% (16/19);27例血清tPSA> 10 μg/L BPH者中,PCA3评分诊断阴性率为81.5% (22/27).尿PCA3评分、外周血PCA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6.5%,高于两者单独测定. 结论 外周血中的PCA3 mRNA表达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指标,尿PCA3评分联合检测外周血中PCA3基因表达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s2O3对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NF-kB p65、survivin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共2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顺铂组及不同浓度(1.5、3.0mg/kg)的As2O3组(简称As2O3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NF-kBp65、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中NF-kB p65蛋白及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As2O3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和对照组(P〈0.01),顺铂组也低于对照组(P〈0.01);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则相反(P〈0.01)。NF-kB p65蛋白、survivin蛋白及survivinmRNA阳性表达间相互呈正相关,而三者的表达均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As2O3可能通过抑制NF-rBp65的活性抑制survivin,从而激活caspase-3,诱导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的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DD3基因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方法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DD3是一种非编码RNA的基因,仅在Pca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均不表达,为Pca特异性基因之一,DD3的发现极大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本文就DD3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Silencer1.0-U6-siRNA-STAT3重组质粒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裸鼠前列腺癌模型模拟siRNA—STAT3基因治疗实验,观察siRNA—STAT3重组质粒的抗瘤疗效,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对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HE及Tunel染色方法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肿瘤接种后第49天重组质粒组肿瘤体积为(391±56)mm^3,盐水对照组为(1111±182)mm^3,空质粒对照组为(981±169)mm^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质粒抑制瘤体内STAT3及pTyr-STAT3基因表达率分别为77%及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证实重组质粒组出现大片细胞核固缩、破碎等凋亡征象,Tunel染色显示癌组织出现大量细胞凋亡。结论 pSilencer1.0-U6-siRNA-STAT3重组质粒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亚渊  刘宝华 《消化外科》2004,3(6):415-418
目的通过观察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来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在30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30例胃癌组织中20例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10例正常胃组织中无Survivin mRNA表达;30例胃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均有Caspase-3 mRNA表达,20例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10例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正常胃组织。Suvivin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腹膜和(或)远处转移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胃癌附近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1 同源盒基因McGinnis等〔1〕在研究果蝇胚胎早期发育控制时 ,发现很多基因都有一段长 1 80bp ,编码 6 0个氨基酸的高度保守序列 ,该结构称之为同源盒 (home obox) ,这些基因称为同源盒基因。已经在鼠及人类中发现几百种独特的同源盒基因〔2〕。生物化学及基因分析确定同源盒基因产物均含有螺旋 转角 螺旋的DNA连接区 ,它是转录的调节因子〔3〕。同源盒基因的表达也已在成年人的某些正常组织及肿瘤中发现〔4〕。NKX3 .1是近期发现的特异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 ,且受雄激素调控的同源盒基因〔5~ 7〕。2  NK基因及…  相似文献   

9.
DD3 mRNA仅高度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中。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敏感性很高的基因。这使DD3 mRNA成为一个早期诊断或/和提示前列腺癌预后的有前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因(rs9364554,C)和NKX3-1基因(rs1512268,A)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PCa)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4例PCa患者和138例正常对照者,对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因(rs9364554,C)和NKX3-1基因(rs1512268,A)进行两组间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差异分析,探讨各基因与患者的BMI、Gleason评分、PSA浓度、肿瘤分期、年龄等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采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①PDLIM5﹑SLC22A3和NKX3-1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间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3个位点与PCa的发病年龄、Gleason评分、PSA浓度以及病理分期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采用MDR方法分析PDLIM5基因、SLC22A3基因和NKX3-1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发现PDLIM5基因和NKX3-1基因之间,可能不存在有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树状图分析说明PDLIM5基因与NKX3-1基因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PDLIM5、SLC22A3和NKX3-1基因可能与中国人群PCa患病风险无关联。而PDLIM5基因和NKX3-1基因之间对PCa患病风险的影响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GFβ3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的稳定表达系统,研究转基因TGFβ3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和G418细胞筛选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GFβ3质粒导入NIH3T3成纤维细胞,应用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hTGFβ3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经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及四唑蓝比色实验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在10株转染和经G418反复筛选的NIH3T3成纤维细胞系中,有7株hTGFβ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其余3株细胞相对较弱或者没有表达。TGFβ3转基因稳定表达的NIH3T3成纤维细胞系的生长增殖明显减缓(P<0.05)。结论pcDNA3.1(-)TGFβ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的稳定表达系统构建成功,转基因hTGFβ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瞬时转染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质粒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小鼠TIMP-1的质粒,体外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以转染空质粒的NIH3T3细胞作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m印迹分析检测TIMP—1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采用BrdU法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转染TIMP-1质粒的NIH3T3细胞在24h即有明显的TIMP-1mRNA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上调;与转染空质粒的NIH3T3细胞相比,转染TIMP-1质粒的NI心L细胞48h的BrdU摄取率显著升高(P〈0.01),72h的m摄取率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质粒的细胞相比,72h时TIMP-1质粒转染组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瞬时转染TIMP-1质粒可以有效地使TIMP-1的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在NIH3T3细胞高表达,TIMP-1高表达显著提高细胞BrdU和MTT摄取率,减少G0/(31期细胞比例,提高s期细胞比例,提示TIMP—1高表达能够促进戍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加速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bFGF对人α1(I)原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控α1(I)原胶原基因序列的作用。 方法 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传代,采用BrdU掺入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三种人α1(I)原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质粒,用FuGENE转染试剂转染成纤维细胞,同时用p-sv-b-GAL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ELISA法测定经bFGF处理后成纤维细胞CAT的表达量。 结果 在体积分数2%或10%小牛血清培养条件下,bFGF加入浓度从0.25ng/ml增至64.00ng/ml,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增殖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三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细胞,bFGF处理24h后,CAT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提示,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b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具有负性调控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pcDNA3-hBMP2转染对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栗向东  胡蕴玉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320-324,T004
目的 探讨人BMP2基因转染对成纤维细胞NIH3T3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MP2,并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其导入NIH3T3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MP2基因在NIH3T3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MTT法和FCM检测pcDNA3-hBMP2转染pcDNA3-hBMP2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碱性磷酸酶的检测观察转染pcDNA3-hBMP2后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转染pcvDNA3-hBMP2后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量hBMP2mRNA的转录及其蛋白的表达;转染pcDNA3-hBMP2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无影响;转染pcDNA3-hBMP2后的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可见粗面内质网丰富,囊腔扩张明显其内充满中等电子密度的蛋白分泌物;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上升。结论 pcDNA3-hBMP2转染对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和细胞周期无影响。转染后的成纤维细胞不仅可形成BMP2,而且具有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及其I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II、losartan、PD123319作用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DNA含量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II在浓度为10-8mol/L~10-5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DNA含量增加(P<0.05);losartan能几乎完全抑制AngII的这种作用,PD123319对此作用几乎没有影响。结论:AngII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该作用主要通过AngII的I型受体介导完成,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索丹参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理。方法将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含丹参的培养液中培养24h,与未加药者对照比较。结果①含丹参组成纤维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圆形,而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MTT(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时相细胞DNA水平:用药组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G2+M期百分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能改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而不影响其活力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8.
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 (以下简称几丁糖 )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方法 以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对照 ,用组织块法进行不同标本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观测不同浓度的几丁糖作用后 ,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吸光度A、形态结构、合成及分泌胶原的量以及细胞因子TGF β1 、b FGF、IL 8等的变化。结果 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TGF β1 、b FGF、等的分泌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对IL 8则促进 ;且对各组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几丁糖可以抑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合成及分泌胶原功能 ,有望在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瘦素对体外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瘦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FB)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 ,以阐明 FB介导瘦素在大鼠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促进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真皮 FB,通过 MTT比色分析法、3H-胸腺嘧啶核苷(3H- Td R)和 3H-脯氨酸 (3H- Pro)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瘦素 ,分别为 0、10、5 0、10 0、2 0 0及 4 0 0 ng/ ml对其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瘦素剂量在 4 0 0 ng/ ml以下时 ,随瘦素剂量增加明显增加了体外培养大鼠 FB MTT的光密度值和 3H- Td R的掺入量。3H- Pro的掺入量随瘦素剂量增加基本呈增大趋势。 2 0 0、4 0 0 ng/ ml剂量组的3H- Td R掺入量 379±10 1cpm、32 6± 33cpm,与对照组 2 19± 5 6 cp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且 2 0 0、4 0 0 ng/ ml剂量组的 MTT吸光度(A)值 0 .0 82± 0 .0 13、0 .0 91± 0 .0 18与对照组 0 .0 6 3± 0 .0 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2 0 0、4 0 0 ng/ ml剂量组的 3H- Pro掺入量 911± 5 5 cpm、10 72± 2 5 9cpm,与对照组 6 79± 176 cp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瘦素促进了 FB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这可能是瘦素发挥促进大鼠皮肤愈合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Brgl基因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转染对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重组Brgl基因,借助真核表达载体系统,转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报告基因表达,并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应用ReahimePCR比较转染前后Brgl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Brgl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Brgl基因转染后,(73.0±6.7)%的被转染细胞表达报告基因;BrglmRNA在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6.23±1.18)、(1.11±0.22)和(1.52±0.12),转染组Brgl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高(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在Brgl基因转染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作为Brgl转染的靶细胞.转染Brgl基因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