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阻滞疗法的用药主要有3种:糖皮质激素、局麻药及神经营养药。此用药正与疼痛治疗的机理相符。局麻药我一般用0.5%利多卡因,根据情况偶也用0.5%罗哌卡因;糖皮质激素用甲基泼尼松龙,每次20~40mg或得宝松每次3.5~7mg,椎管内宜用水溶性的剂型,1个疗程一般3~5次,但糖皮质激素使用不要超过4次。有人尝试用镇静药甚至中成药进行硬膜外阻滞治疗疼痛,我觉得应该慎重,应该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其对神经的影响,并进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2.
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科的主要诊治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其最基本的用药有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族)。另外,根据病情选用神经破坏药(酒精、苯酚),麻醉性止痛药(吗啡、芬太尼)及抗生素(如阿米卡星)。注射药液尽量简单实效,不任意组合搭配,以减少副作用。我们科的传统配方是2%利多卡因4m1,  相似文献   

3.
谢河秋 《中原医刊》2009,(17):72-72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125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疗效优82例,良33例,可5例,优良率为96%。5例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疗效优1例,良2例,可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碳酸局麻药进行了大量研究 ,认为碳酸局麻药具有潜伏期短、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等优点。为此 ,本文对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1 2月 ,手臂外伤手术 2 0例 ,其中急诊 1 5例 ,择期 5例 ,男1 6例 ,女 4例 ,平均 ( 2 8.5± 8.2 )岁。ASA[1 ] Ⅰ~Ⅱ级 ,术前无明显心肺疾患。1 .2 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 g ,硫酸阿托品 0 .5mg。患肢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当针尖触及第一肋骨后 ,不找异感 ,回抽无血即…  相似文献   

5.
1884年,Carl Koller在眼科手术当中第一次使用可卡因之后,Halsted和Hall于同年第一次将可卡因用于指根麻醉,从而开启了神经阻滞麻醉的先河[1].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神经阻滞麻醉已经广泛用于各种手术、术后镇痛及疼痛治疗,其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于循环系统影响小的优点.对于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本文仅对影响神经阻滞麻醉的因素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6.
目前车祸、外伤所致四肢损伤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常合并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手术常采用神经阻滞进行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然而,局部麻醉药本身及神经阻滞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尚存争议。因此,对伴有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患者能否使用神经阻滞成为麻醉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现就神经阻滞在急性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应用对神经再生的具体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观察其麻醉效能。方法 :选择 6 0例上肢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用 2 %盐酸氯普鲁卡因 ,对照组用 1 5 %利多卡因 ,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用 2 2G静脉留置针穿刺产生异感后将留置针向前推进 2mm ,拨出针芯 ,用丝线将留置针尾部与皮肤固定 ,连接带延长管的输液三通 ,先分别注射 3mL试验量 (不含肾上腺素 )。 6min后注射 9mL(含 1:2 0万U肾上腺素 )。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呼吸、循环的变化等。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在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 ;运动恢复时间实验组快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呼吸、循环变化无明显差异 ,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起效快 ,神经阻滞完善 ,作用时间短 ,无明显不良反应 ,配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满足各种上肢手术 ,不受时间长短限制 ,并能随时检测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1病历报告患者,女,‘z岁,体重song。临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预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一般情况佳,各项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肌往安定l加吧。进入手术室后血压15/10kPa,心率96/ndn,呼吸19/nun。采用颈4一针穿刺法,行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Ind和0.5%布比卡因Ind混合液。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后绿与颈外静脉交点外Icm处。常现消毒、穿刺。在左侧遇到颈4横突后退针少许,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混合液6nil。退针至皮下注药4nd阻滞颈浅丛。然后准备行右侧颈深浅…  相似文献   

9.
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的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病人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R、P两组,即分别用1%、2%的氯普鲁卡因与0.25%的罗哌卡因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记录阻滞后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P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R组。结论:2%氯普鲁卡因联合0.2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封君品 《华夏医学》2005,18(1):110-111
肩胛提肌损伤往往被含糊地诊断为颈部损伤或肩痛、肩胛痛,也有被诊为颈椎病和肩周炎的部分痛点,如发展到慢性期则病情绵延难愈。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理疗、推拿、按摩、外用药物等。为寻找一种更为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局部阻滞治疗肩胛提肌损伤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和周围神经阻滞疗法的用药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硬膜外和周围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主要是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类2种。局麻药应采用低浓度,在阻断痛觉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运动功能。糖皮质激素中以长效的得宝松和利美达松为首选,短效的曲安奈德和泼尼松龙也可应用。镇痛合剂中可加入维生素B12,但其作用尚待证实。如果硬膜外用药不当或误入蛛网膜下腔会造成截瘫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王忱 《广东医学》2002,23(3):238-239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脊髓的作用与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耐药的关系。方法 将45只长期蛛网膜下腔置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蛋白激酶C抑制剂GM1神经节苷酯(GM1 ganglioside)160nmol或500nmol,或蛋白激酶C抑制剂白茁菜季铵碱(chelerythrine)160nmol或500nmol(n=9)。10min后用3%氯普鲁卡因0.3ml依次3次阻滞大鼠坐骨神经,用热板、触觉复位、单足跳和肌力测试记录阻滞时间。结果 蛋白激酶C抑制剂GM1神经节苷酯和白屈菜季铵碱在低剂量160nmol对局麻药耐药反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在高剂量500nmol两个药物都可显著抑制局麻药耐药的程度。结论 大鼠蛋白激酶C可以通过脊髓作用抑制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耐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疼痛是促使人们就医的常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常被用来缓解或消除疼痛的方法有两种:即外科手术和镇痛药。由于手术疗法有时会出现合并症,药物疗法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因此,为弥补手术及药物疗法的缺点,提高治疗疼痛的效果.可以采用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4.
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传导痛觉的C类神经纤维的髓鞘较薄,局麻药可迅速阻断其传导而实现镇痛作用,从而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在阻断混合神经的传导时,交感神经亦被阻断故血运不畅引起的疼痛亦得到改善。在神经阻滞的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疼痛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渗出。我们认为神经阻滞的基本用药应包括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正> 带状疱疹常可引起较严重的神经痛。急性期疼痛越重,发生疹后神经痛可能性越大。作者自1995年来从止痛入手采用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58.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6天,中位数3.5天。病变部位:均局限在单侧。胸背部16例,腰腹部4例,头颈部2例;出疹期21例,疹后神  相似文献   

16.
李涛 《甘肃医药》2010,(1):69-70
目的:研究观察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使用效果。方法:将64例(ASA1—2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n=16),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进行操作定位;B组(n=16),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按常规阻滞方法进行操作,C组(n=16),用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二者配比为2:1),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进行操作定位,D组(n=16),用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二者配比为2:1),按常规阻滞方法进行操作。4组局麻药容量在肌间沟阻滞中用量均为20mL,在腋路阻滞中用量均为30mL,对比观察两组的臂丛阻滞成功率。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问,疼痛和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后10、30、60min时的HR、SBP、DBP、RR、SpO2的变化。结果: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较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组短(P〈0.05),且运动恢复时感觉几乎同时恢复。认为3%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中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传统阻滞中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结论:①周围神经刺激仪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②3%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目前常用的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国产新型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选择80例ASA I~II级,拟在臂丛阻滞下行前臂、腕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年龄22~41岁)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即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组和1.5%盐酸利多卡因组,两组局麻药容量均为20mL。利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后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疼痛和运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后10、306、0 min时的HR、SBP、DBP、RR、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较利多卡因组短(P<0.05),且运动恢复时感觉几乎同时恢复。两组病人均未见不良反应。认为2%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利多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门诊最主要的治疗技术。疼痛治疗的含义是针对临床各种原因所产生的疼痛(包括无疼痛症状的部分疾病)以及某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或体征,采取以神经阻滞为主的综合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上肢静脉局部麻醉对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15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病人,均采用传统肌沟臂丛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丝卡因混合液20ml,对注工后20min手术区域仍有疼痛的病人,行静脉内局部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肌间沟臂合液20ml,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阻滞成功率达81.8%,正中神经、尺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成功率分别为55.8%、53.2%和45.4%,阻滞不全需用静脉局部麻醉57例,占总例数的37%,用静脉局部麻醉后麻醉完善51例,结论: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失败率较高,静局部麻醉可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将50例ASAⅠ~Ⅱ级,接受改良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2%利多卡因15ml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混合液),F组(2%利多卡因15ml加0.5%左旋布比卡因15ml加地佐辛5mg混合液)各25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手术开始后麻醉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F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D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痛觉消失时间,延长作用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