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病因,同时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因此我们应重视Hp感染.随着胃镜的普及和Hp检测的广泛开展,发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与Hp感染的关系很密切,很多症状反复的胃炎、难治性溃疡、复发性溃疡均与Hp感染有关.我对我院消化科在2010年对有消化道症状并作胃镜检查的350例患者做了专门的统计.对他们进行Hp检测,以了解本地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成功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消化性溃疡重要致病因子,而且Hp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但与食管疾病关系不明显。由于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抗Hp感染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来进一步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关系,观察在Hb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16例及消化性溃疡的144例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检查,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Hp感染阳性率与非活动期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胃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在Hp感染阳性者中浅表性胃炎显著多于萎缩性胃炎,分别为87.4%和12.6%;而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发展的结果,是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期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胃镜检查确诊的494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黏膜组织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炎性反应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消化性溃伴慢性胃炎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Hp感染阳性率,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达72.7%、隆起糜烂性胃炎达76%、反流型胃炎达88.2%、萎缩性胃炎达75%,十二指肠溃疡(DU )和胃溃疡(G U )的H 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82.1%和86.5%。结论:几种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均伴有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 (Hp) 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的分布 ,探讨 Hp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5 8株从浙江省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 Hp bab A2基因、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亚型。结果 :5 8株 Hp中 bab A2、cag A、vac A s1a、vac A m1、vac A m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 87.9%、10 0 %、93.1%、1.7%、65 .5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Hp bab A2、vac A s1a、vac A m2基因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从浙江地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 Hp 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均以 bab A2阳性、cag A阳性和 vac A s1a/ m2型为主 ,未发现 Hp bab A2、cag A和 vac A基因型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琼 《医学综述》1998,4(2):78-79
<正>自从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进展迅速,成为消化系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十余年来,Hp与各种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已取得了一致认识。各国学者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与胃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Hp)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不同民族成人Hp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不同种族Hp感染率有差异,在不同地区慢性胃炎的Hp感染率也存在民族差异,但在吉林地区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不同民族间有无差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吉林地区汉、满、回族中年男性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两种非侵入性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关系密切,也是小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诊断Hp感染的方法较多,可分为侵入性检查和非侵入性检查。儿童对侵入性检查依从性差,难以开展,故选择理想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是必然趋势。本文以侵入性检查中活组织切片染色法及快速尿素酶法为金标准,同时与非侵入性检测唾液抗Hp IgG及粪便Hp抗原(HpSA)作比较,旨在观察其诊断儿童Hp感染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金华  陆建荣 《浙江医学》2004,26(3):197-198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道感染率最高的细菌,大量研究证明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率高,其发病机制异于一般人群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笔者通过PHG患者Hp感染率分析以了解其Hp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激素及细胞因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澳大利亚学者Mashall和Warren于1993年从人胃粘膜中分离获得。近年来,在Hp的培养分离、检测、致病机制研究及治疗等方面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研究发现,其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为探讨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螺旋状致病微生物.国内外的研究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密切相关,对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行Hp根除已达成共识.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Hp根除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 (CagA)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 118例病例 ,用ELISA方法进行CagA抗体检测。结果 :10 9例消化性溃疡中 ,CagA抗体阳性 90例 ,阳性率 82 .6 % ;9例慢性胃炎中 ,CagA抗体阳性 5例 ,阳性率 5 5 .6 %。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结论 :CagA抗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中分离出Hp之后,对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为胃肠病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Hp的发现诱发了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治疗学上一场革命。1Hp的发现是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制及病因学上的革命1.1Hp对pH的挑战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溃疡的发生是因为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失衡,损害因素是包括胃酸、胃蛋白酶、Hp、非甾体类消炎药、酒精、吸烟、胆汁反流及炎性介质等;防御因素包括胃黏膜-黏液屏障、重碳酸盐、磷脂、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从发现到现在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20年来,胃肠病工作者对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而逐渐深入的研究。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并且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除Hp之后,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上胃肠道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已被确定,根除Hp已经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必须进行的治疗。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属于感染率较高的地区,Hp抗感染治疗显得愈发重要。目前虽然有众多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但真正疗效高、副作用少、价格适当的治疗方案却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7.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广泛存在,并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复发密切相关,探讨安全有效的根治Hp药物和治疗方案已成为Hp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比较了雷尼替丁、硫糖铝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中不同疗程抗生素(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55例,给予丽珠胃三联治疗,均为2次/d,疗程7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愈合情况、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7例。Hp根除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3.3%,消化性溃疡94.4%,总根除率为93.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0.0%,消化性溃疡88.9%。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丙珠胃三联7d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Hp根除率高、炎症减轻和溃疡愈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1982年Marshall首次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 系一直是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预先存在十二指肠胃化生的情况下,Hp可感染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度危险因素;一旦根除了Hp,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1 HP与慢性胃炎 早先人们就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炎的相差性可以有三种解释:(1)胃炎仅是消化性溃疡的结果;(2)胃炎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  相似文献   

20.
小儿幽门螺杆菌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美 《吉林医学》2010,31(5):667-669
小儿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病,是指Hp感染后引起的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以及胃肠道外与之有关的疾病。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道,在人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发现并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认为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随后世界各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