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志敏 《微创医学》2001,20(1):101-102
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疗方法有双孔吸氧管法、单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和头罩式给氧等。各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各异,本文对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监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慢阻肺病氧疗是关键措施之一,临床应用的氧疗方法有单侧鼻导管吸氧及鼻塞吸氧,由于这两种方法吸氧浓度不恒定,易堵塞,对局部有激性,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临床已基本不使用.  相似文献   

3.
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敏 《医学文选》2001,20(1):101-102
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疗方法有双孔吸氧管法、单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和头罩式给氧等。各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各异 ,本文对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监测作一综述。1 各种吸氧方法的优缺点及病人耐受性1.1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自鼻孔插入鼻咽部约自鼻尖至耳垂的 2 / 3长度 (离鼻孔 8~ 10 cm)。此种方法节省氧气 [1 ] ,不妨碍病人饮食及言谈。世界卫生组织 (WHO)也推荐鼻咽部吸氧。Shann[2 ]观察 12例受检患儿 ,认为鼻前庭吸氧效果不及鼻咽部吸氧。后者使用简单安…  相似文献   

4.
心脏术后患者两种吸氧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直视术后双鼻导管和面罩2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方法将心脏直视术后停用呼吸机后持续氧疗的120例患者,采用2种吸氧方法,在相同氧流量;同一时间段,分别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pH值、PaO2、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2种吸氧方法的感受。结果2种吸氧方法患者的氧合指标、呼吸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氧疗期间的舒适度双鼻导管吸氧法明显优于面罩吸氧法(P<0.05)。结论双鼻导管吸氧法既能保证有效氧疗又能使患者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吗啡抢先治疗的方法,结合经鼻导管及普通面罩联合吸氧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住院发生的合并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扩管、利尿及强心等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第一时间使用吗啡3—5mg静注,并联合鼻前庭导管及普通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6L/min,普通面罩吸氧8L/mln;观察10—15min,如果效果不理想则予再次应用吗啡3—5mg静注。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10—15min后使用吗啡3—5mg静注,同时使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插管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采用吗啡抢先治疗方法,结合经鼻导管及普通面罩联合吸氧,能迅速改善症状,明显降低了插管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李桂清,赵惠英,左拥军,李学云,孙风春氧疗法是开胸术后病人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对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进行先面罩加药雾化吸氧,后单纯鼻导管吸氧方法观察患者血氧饱合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面罩...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是呼吸科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之一,文丘里面罩吸氧多采用未加温加湿的氧气瓶湿化给氧,湿化效果较差。湿化不足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纤毛活动减弱及痰液黏稠度增加,造成患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进一步氧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使患者在进行氧疗的同时又保证患者充分的气道湿化是非常重要的。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通过更接近生理呼吸的鼻导管给氧以更好地适应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同时,将外界气体有效温化湿化到气道生理需要(最佳的3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普通鼻导管吸氧及应用雾化面罩吸氧的效果。方法将6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吸氧)和实验组(雾化面罩吸氧)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吸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雾化面罩吸氧比普通鼻导管吸氧能有效稀释患者痰液,便于一次吸干净,无痰痂形成,血氧饱和度无下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吸氧一般采用鼻导管法.因小儿鼻腔狭小,导管粗,插管时易引起患儿哭闹,异物感加重病情.在工作中不断摸索自制小儿吸氧面罩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种氧疗干预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氧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以期通过合理的氧疗方式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病人给予一次性双腔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min,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95%,在SaO295%时,对照组改用吸氧面罩高流量吸氧;实验组继续使用双腔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为5~6升/min,比较2组患者氧疗舒适度及观察SaO2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氧疗过程中不舒适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不舒适程度也较对照组减轻。2组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SaO2值在正常范围(SaO2≥95%)的人数比例相当(P0.05)。结论:对于神志清楚、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急性心梗患者用双腔鼻导管法给氧可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双侧鼻导管吸氧管固定胃管是否优于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同时需要低流量吸氧,分别采用双侧鼻导管吸氧管固定和传统方法固定胃管。99例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对比两种固定方法对于无需氧疗和需要低流量氧疗患者的效果。结果与传统胃管固定法相比,采用鼻导管吸氧管固定胃管更加牢靠,可增加病员的舒适度,减少材料浪费,减少费用,亦不会影响对于同时需要低流量氧疗患者的疗效。结论用鼻导管吸氧管固定胃管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的鼻导管法吸氧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快捷的鼻导管吸氧方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 ,并加强观察 ,以达到治疗效果。结果鼻导管吸氧法能及时改善慢性肺心病病人缺氧状态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级医院常用的吸氧装置有各样式的鼻导管及种类繁多的面罩,这些装置通过与患者的口腔或鼻腔直接接触后而达到改善缺氧或氧疗目的。但是,没有一种较适合带气管套(插)管而需吸氧患者的装置,主要原因是这些装置与气管套(插)管的外接口衔接不配套,虽然鼻导管可直接放人管套(插)管内,但它对于氧浓度的提升效果不大,而且长期直接吹弗会造成呼吸道黏膜和纤毛损伤,易致气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对缺氧患者常用的供氧方法有面罩法、鼻罩法、鼻塞法及鼻导管法。这些吸氧器具在用于婴幼儿时有许多不便之处。如:面罩供氧需氧量大;患儿的体位需固定,既不利于家长护理,也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有时患儿难以耐受长时间的固定体位,不配合治疗而影响疗效。用鼻塞或鼻导管供氧,因其对鼻腔和鼻黏膜的直接刺激,容易导致患儿哭闹烦躁,加重缺氧;有时患儿鼻腔的分泌物会阻塞导管口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中新生儿或早产儿因病情需要,经常需要吸氧,常规用的吸氧鼻导管常因患儿鼻孔大小不同而易拖出鼻孔,给护理带来不便。现介绍一种可代替鼻导管的一次性鼻塞导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面罩吸氧对重症肺炎及脑卒中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肺炎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采用面罩吸氧,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面罩吸氧能够改善重症肺炎及脑卒中的缺氧状况,有助于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为后续其它基础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早期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氧疗是纠正ALI/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常规鼻导管吸氧难以凑效,面罩吸氧可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易于实施,临床实践中,对20例ARDS早期患者采用面罩吸氧,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导管吸氧是氧疗中的重要措施,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采用鼻导管吸氧界翼处皮肤容易出现发红及轻度表皮损伤.有时出现皮疹,现就我院1997~1998年出现轻重不等皮肤损伤的患儿的护理工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ZO例患儿,男11例,女9例,最小生后2/J‘时,最大门天。其中因肺炎吸氧15例,其他原因5例。则例中14例为早产儿。吸氧天数与鼻翼处皮肤损伤的关系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第二天开始,鼻翼处粘贴胶布处的皮肤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局部皮肤发红,重者表皮轻度损伤,有时出现许多皮疹,随着吸氧天数的增加,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吸氧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比较普通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吸氧三种不同方法的吸氧效果、痰液性质、痰阻情况、肺部感染率、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果:人工鼻组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痰阻等方面较普通组显著减少,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的应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交叉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论:人工鼻吸氧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气管切开罩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是一种新型氧疗技术,因其独特的生理作用和良好的患者接受度,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较传统的氧疗更能维持稳定的氧饱和度,且患者易接受,适用于轻中度缺氧或保守治疗的患者。但目前由于其在成年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不足,缺乏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故仍需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去探究远期效果,并最终形成临床应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