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内固定下肱骨干骨折愈合的前瞻性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对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动力加压钢板(DCP),交锁髓内钉(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 肱骨干骨折患者125例分别接爱上述3种内固定治疗,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后进行CT扫描。结果 DCP组骨痂出现较晚、量较少,骨折线消失最晚,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低;LIN组骨痂出现最早、量较多,骨折线消失较晚,骨折区灰度密度积分较高,骨折区域CT值较低;SMC组基本无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最早,并由板状骨直接替代,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高。结论 与DCP秘LIN相比,SMC具有力学性能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在促进骨折愈合的速度、方式及质量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天鹅记忆接骨器(SMC)与动力加压钢板(D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42例肱骨干骨折分别接受了上述两种内固定治疗,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后进行CT扫描。结果:DCP组骨痂出现较晚、量较少,骨折线消失最晚,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低;SMC组基本无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最早,并由板状骨直接替代,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高。结论:与DCP相比,SMC具有力学性能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在促进骨折愈合的速度、方式及质量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方伟  苏佳灿  陈维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39-2641,F008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天鹅记忆接骨器(SMC)与动力加压钢板(D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42例肱骨干骨折分别接受了上述两种内固定治疗,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后进行CT扫描。结果:DCP组骨痂出现较晚、量较少,骨折线消失最晚,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低;SMC组基本无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最早,并由板状骨直接替代,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高。结论:与DCP相比,SMC具有力学性能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在促进骨折愈合的速度、方式及质量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使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骨折块,能优化骨折的力学传导,促进骨折愈合。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中,用拉力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对骨折愈合的意义。方法: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病例60例,分为拉力钉组、旷置组;随机选取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第1周、第12周的数字X射线摄正位片,测定骨痂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骨痂区自身对照灰度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痂区域灰度密度值,两组内固定后第12周显著高于第1周(P〈0.01);内固定后第12周组拉力钉组显著高于旷置组(P〈0.01)。拉力钉组自身对照灰度率显著高于旷置组(P〈0.01)。提示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后,有助于骨痂形成,骨痂含量大于旷置骨折块者。  相似文献   

5.
背景: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使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骨折块,能优化骨折的力学传导,促进骨折愈合。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中,用拉力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对骨折愈合的意义。方法: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病例60例,分为拉力钉组、旷置组;随机选取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第1周、第12周的数字X射线摄正位片,测定骨痂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骨痂区自身对照灰度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痂区域灰度密度值,两组内固定后第12周显著高于第1周(P<0.01);内固定后第12周组拉力钉组显著高于旷置组(P<0.01)。拉力钉组自身对照灰度率显著高于旷置组(P<0.01)。提示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后,有助于骨痂形成,骨痂含量大于旷置骨折块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中皮质骨胶原构筑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对侧用4孔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固定,分别在术后2、4、8、16、32周时各处死4只动物取材,扫描电镜观察固定段皮质骨胶原构筑的变化。结果 SMC组在整个固定过程中,皮质骨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DCP组术后4周,胶原排列出现稀疏,局部有小吸收陷窝形成;术后8周,胶原排列紊乱,且有多个吸收腔形成;术后16周,DCP组胶原纤维出现中断;术后32周,DCP组骨质松化更加明显。结论SMC具有材料特性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不仅对骨干不产生应力遮挡效应,而且对骨血供损伤也非常轻,故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跟踪随访观察患肢功能的恢复。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线模糊,无骨痂生长,记忆合金无松动。术后1年复查X线片显示: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均未见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形态良好,与正常侧无明显差异;无骨折畸形愈合,无松动、断裂,骨折局部无感染;无神经损伤、肢体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肱骨干骨折76例,采用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LC-DCP组)44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N组)32例。对两组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76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LC-DCP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均较LIN组长,而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LIN组(P均<0.05)。LC-DCP组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IN组,而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IN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肱骨粉碎骨折、多段骨折适合髓内钉内固定,简单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骨折适合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加压接骨器(SMC)对骨折愈合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力学意义和记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左侧以SMC内固定,右侧以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三点折弯测试观察。结果SMC组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4,8,12周,SMC组截骨处骨皮质厚度和股骨力学强度均高于对照组。SMC组4,8,12周内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分别为(48±13),(79±15),(86±18),与钢板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的意义(P<0.05,t=7.56,P<0.01,t=4.33)。结论SMC内固定可起到有效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骨愈合时间缩短,提高了固定段骨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1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施以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外展支架固定等治疗;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拍X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植骨成活。参照国外肩肘关节活动度标准评价:优6例,良3例,中2例。结论 应用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不连,断端接触面积大,对合好,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及肩肘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天鹅记忆接骨器能对长骨干形成三维立体固定,保证骨折端稳定,并在骨折端间产生持续动态的压应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于骨生长代谢、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都有调节作用,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能促进细胞增生,刺激骨和软骨形成.目的:定量检测大鹅记忆接骨器与传统固定方式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下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动物实验,于2007-01/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天鹅记忆接骨器为含镍50%-53%的镍钛合金板材,形状恢复温度为(33±2)℃,由兰州西脉生物医疗器械公司定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择兔一侧肱骨,截骨后用天鹅记忆接骨器固定;对侧肱骨同法截骨后,在相应位置用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内固定后第2,3,4,6,8,12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以骨折线两侧0.5 cm范围内为取材区,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天鹅记忆接骨器组和动力加压接骨板组.主要观察指标:天鹅记忆接骨器、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后2,3,4,6,8,12周兔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结果: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含量在内固定后2周逐渐增高,6周时达到顶峰,8-12周逐渐下降.动力加压接骨板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在内固定后2周逐渐增高,8周时达到顶峰,12周下降.内固定后2,8,12周,两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4,6周,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明显高于动力加压接骨板组(P<0.05),4周时差异最大.结论:与传统固定方式动力加压接骨板相比,天鹅记忆接骨器独特的持续动态加压应力和三维立体固定能明显促进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背景:应力刺激可以促进四肢长骨干骨折愈合。目的:观察应力因素对微小骨折块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双侧股骨大转子劈裂撕脱微小骨折模型,一侧采用克氏针固定(对照组),另一侧采用拉力螺钉置入固定(实验组)。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表现:实验组骨痂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外骨痂量多,灰度高,骨痂塑型时间短。②CT表现:实验组内外骨痂生长速度比对照组要快,骨折处塑形较对照组好。③骨痂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发现,两组骨折愈合都表现为软骨内成骨方式,实验组血肿消失、机化较快,修复性纤维组织较早被软骨性骨痂取代,骨痂生长旺盛,断端骨痂愈合早且快,而且软骨性骨痂骨化、骨样小梁转化为编织骨均较对照组早,骨改建塑型亦较对照组好。④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间隙内骨痂钙、磷元素的含量术后均逐渐升高至6周后开始下降,4周时实验组钙磷含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微小骨折块的愈合方式表现为软骨内成骨,适宜的加压固定较不加压固定骨折块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快,炎性反应小,骨痂中钙磷沉积早,含量大,骨折愈合时间短,骨痂质量好塑型快。  相似文献   

14.
背景:应力刺激可以促进四肢长骨干骨折愈合。目的:观察应力因素对微小骨折块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双侧股骨大转子劈裂撕脱微小骨折模型,一侧采用克氏针固定(对照组),另一侧采用拉力螺钉置入固定(实验组)。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表现:实验组骨痂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外骨痂量多,灰度高,骨痂塑型时间短。②CT表现:实验组内外骨痂生长速度比对照组要快,骨折处塑形较对照组好。③骨痂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发现,两组骨折愈合都表现为软骨内成骨方式,实验组血肿消失、机化较快,修复性纤维组织较早被软骨性骨痂取代,骨痂生长旺盛,断端骨痂愈合早且快,而且软骨性骨痂骨化、骨样小梁转化为编织骨均较对照组早,骨改建塑型亦较对照组好。④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间隙内骨痂钙、磷元素的含量术后均逐渐升高至6周后开始下降,4周时实验组钙磷含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微小骨折块的愈合方式表现为软骨内成骨,适宜的加压固定较不加压固定骨折块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快,炎性反应小,骨痂中钙磷沉积早,含量大,骨折愈合时间短,骨痂质量好塑型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4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联合组(40例,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股骨头高度丢失、股骨头内翻角小于内固定组,股骨颈干角大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大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最大程度重建内侧距支撑,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3例,其中C1型7例,C2型4例,C3型2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15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2.7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按肘关节功能评分(M eps)标准评定:优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获得早期坚强的内固定,术后可尽早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有些观点认为捆绑带的使用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甚至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与骨折不愈合。目的:观察3种不同束缚压力捆绑带对骨折动物模型骨痂形成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髓内固定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骨折部位加用200,150,100N束缚压力的捆绑带固定,术后2,4,6周观察骨痂形成及愈合。结果与结论:200N压力组骨折固定牢固,但骨折断端外骨痂形成受限,无骨愈合,影响断端远期稳定性。100N压力组早期骨折断端不稳定,虽不影响骨折愈合,但容易出现畸形愈合。150N压力组压力适中,骨折固定与愈合均良好。提示在保持适当束缚压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以有效维持骨折部位稳定,避免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保障骨折正常愈合,对骨折部位骨膜血运无异常影响,有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