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前指导等术前护理及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下床活动指导等术后护理,以及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最终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为6.2天;VAS评分得到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结合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位训练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对30例行经皮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在出院后腰腿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腰痛治愈为26.78%,显效率为53.22%,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0。结论:配合合理规范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赵峪槿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32-13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住院5-7天出院,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8±1.4)分,术后1天(2.5±0.3)分,6个月随访时(1.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且较经济等优点,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功能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及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早期及时、正确地指导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了自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5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体位练习,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正确翻身,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在术后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再次复发的方法。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各项神经压迫症状,108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临床症状减轻,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6例经皮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并进行总结和分析。所有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功能锻炼效率显著提高,康复效果明显,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为7 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正确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48例患者,其中除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症状,其余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对术前、术后及术后1月分别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术前与术后3月行腰椎ODI功能评分。结果 101例均完成手术,其中出现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经处理后感染控制,有1例患者术后症状反复,经脱水消肿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总体观察,术后即时、术后1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1月较术后即时VAS评分亦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3月ODI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椎间孔镜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的体会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椎间孔镜介入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率90%,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予以患者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对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病人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结果:30例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后,26例取得较好效果,3例效果不明显,1例无效。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骨伤科自2015年3月—2016年10月,应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患者,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重点包括:临证护理、用药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均甲级愈合,患者腰椎的JOA评分改善率76%~92%,平均83%。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2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及皮肤护理,伤口与引流管的护理,双下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功能恢复锻炼及下床活动指导。结果:127例患者均获较好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孙勇军  杜渐 《西部中医药》2012,25(7):119-121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早期指导康复锻炼、中医辨证护理、出院指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射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对62例病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行射频脉冲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和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值、术后的疼痛正性教育和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62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进行射频脉冲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月、6月、1年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95%、83.33%及76%。结论:在成功手术的基础上,影响治疗效果的护理因素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患沟通,默契的医护配合,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说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靶向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医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对23例行椎间孔镜靶向技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给予中医综合护理,护理包括:临证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结果:23名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JOA评分改善率:92%~76%,平均83%。结论:椎间孔镜靶向技术治疗术后病人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早期指导康复锻炼、中医辨证护理、出院指导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加强术中护理配合。结果:124例患者手术时间100~160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术前椎间孔镜特殊器械及仪器准备齐全,术中注意与患者交流,防止神经根损伤,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准确传递器械,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术后1周、术后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功能指标,术后1周、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评估治疗效果,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0%;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术后的生理、心理、情感职能和躯体疼痛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且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优良率高,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2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口服枳壳甘草汤1个月,经皮椎间孔镜组20例仅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椎体间融合组20例仅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观察3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及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动力位片椎间隙成角及椎体平移距离。结果与椎体间融合组比较,联合组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短(P均0.05),术中出血量少(P均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经皮椎间孔镜组和椎体间融合组(P均0.05),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椎体间融合组(P均0.05)。联合组、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前及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隙成角及椎体平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体间融合组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P均0.05),椎间隙成角小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P均0.05),椎体平移距离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比较,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加服枳壳甘草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及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