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志敏  宋大捷 《医学综述》1997,3(11):509-511
<正>猝死,尤其是心脏猝死(SCD)乃是临床最危重的急症之一。由于其发病急骤,常常出人意料,且以突发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为主要特征,因而致死率极高。晚近认为,凡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者均可归属于SCD,且发病距死亡时间越短,则SCD可能性越大。现已证实,发生SCD的直接板机作用主要为室颤,而心脏原发病、心功不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抢救的猝死病例,分析猝死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 3年中共收治院前及院内猝死患者63例,其中院前40例,院内23例.院内发生猝死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加强全民意识,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我们常能见到突发疾病或创伤的事件,面对伤病人员,人们大多束手无策,认为能做的只有拨打120电话。然而,很多情况是,在120救护车到达之前,伤病者已失去了生的机会。令人扼腕。本刊组织急救与复苏系列文章,旨在教给大家一些急救办法,以备急用。 本系列文章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崔书章教授、副主任柴艳芬教授组写并审定。如果您有相关的需求请拨打电话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电话:23312548 E-mail:kjyyqywy@yahoo.com.cn  相似文献   

4.
猝死患者初级心肺复苏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小巧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958-959
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抢救猝死患者的病例98例,对其初级复苏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培泉  刘梅 《海南医学》2002,13(8):22-23
目的:为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生规律,心电图显示,及心肺脑复苏抢救。方法:选择1991年1月-2001年12月遇到的死亡病人中符合猝死标准的5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心源性猝死39例,占76.5%,其他性猝死12例,占23.5%,发生在劳累中的21例,占41%,因情绪激动的17例,占33%,结论:心源性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即刻现场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抢救是生命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评估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使病人得到进一步救治的关键.本文对我县急救中心在2001年4月-2005年12月期间应用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抢救病人的情况进行资料分析,力求寻找提高急救医疗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冯利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296-297
目的 探讨血管加压素在心脏猝死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5年来56例心脏猝死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其自主心率恢复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①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自主心率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有...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的新概念、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文军 《青海医药杂志》2004,34(2):63-63,F004
1 基本概念由于心脏骤停后的有关体内病理生理的变化的研究 ,已深入到亚细胞水平 ,大大改进了复苏术的范围和措施 ,从而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科学—复苏学 (Resuscitalogy)。1985年第 4届全美复苏会议在Dallas举行 ,对CPCR方法进行了内容修改 ,制定了更加成熟的程序化标准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猝死患者早期复苏的最佳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现场抢救猝死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胸外按压复苏组与气囊—面罩通气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持续的胸外按压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应尽量减少因试图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措施而中止心脏体外按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按压用于急诊抢救的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记录6例经过胸外心脏按压无效或者效果不佳的病例在进行开胸心脏按压后心肺脑复苏的情况。结果开胸心脏按压成功率(5/6)高于胸外心脏按压,转入监护室率(5/6)明显提高,1例至今存活。结论较于胸外心脏按压,开胸心脏按压能使心脏有效复跳。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患者转监护室率。准确判断开胸指征,争取尽早进行开胸心脏按压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转监护室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邢冰琛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30-731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每年都有增加,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存的一大杀手。对于心脏性猝死的急救及预防知识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对心脏性猝死的概念、发病原因以及分期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心脏性猝死在发病时的急救治疗手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CA)心肺复苏(CPR)有效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CA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心搏骤停前基础疾病、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等。结果87例CA行心肺复苏患者中,49例复苏有效(56.3%),38例复苏失败(43.7%);复苏有效组与复苏失败组患者的病因分布、年龄、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工呼吸开始时间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上腺素首次应用剂量为1mg,以后重复时增加剂量,复苏有效组中有21例应用,复苏失败组中有9例应用。结论原发疾病、患者年龄、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是影响CA患者CPR有效率的重要因素;立即建立人工循环并将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是提高CPR有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在提高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急救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二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33%;对照组175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为4.57%。结论采用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06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年龄、基础原发病、心搏停止时同以及电击除颤的早迟将直接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结论院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时要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CPR),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基础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搏骤停家猪心肺复苏前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确认其为判断复苏后心脏损害的依据。方法采用健康雄性家猪19头,体质量(25.5±0.7)kg,麻醉后制备电刺激法心搏骤停心室纤颤模型,9 min后行心肺复苏术,复苏过程中对停搏前、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复苏后24 h进行12导联心电图监测并分析。结果ROSC使心率增快并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停搏前相比,ROSC即刻的心率明显增快,QT间期明显缩短,并可见明显T波改变以及S-T段下降,且两时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24 h时心率与QT间期恢复,但仍存在T波改变与S-T段下降。结论体表心电图是监测心肺复苏前后心脏损伤变化的基本依据,特别是T波、S-T段改变反映了复苏后心脏供血与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中两种人工通气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心肺复苏中球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采用球囊面罩通气和35例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的心肺复苏患者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得到及时供氧的时间;抢救后血氧饱和度(SaO2)上升到85%以上的比率及所需时间;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及时供氧的时间、SaO2>85%所需的时间及胃内容物反流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O2>85%的比率和复苏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通气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将40名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全身亚低温降温法与局部降温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肺复苏后,使用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使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生理指标未受明显影响。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方法是患者心肺复苏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复苏后患者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18.
郑文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20-121
介绍“心肺脑复苏术”仿真情境教学的目标与重点、难点、学生分析能力,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教学条件,教师执教能力要求及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案例导入引出救护任务与学习目标;对病人评估与判断及教学活动设计;对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救护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9.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廖裔学  阮海林 《医学综述》2006,12(14):891-892
血管加压素(AVP)是一种内源性激素,传统用于治疗尿崩症和急性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可用于心脏停搏以代替肾上腺素。本文就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