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琼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29-129
神经介入通过头颈部血管的介入检查,可对颅内、外多种疾病做出定位、定性诊断,并可进行血管狭窄栓塞等多种治疗,而神经介入患者术前术后的良好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因而笔者通过在神经内外科对患者进行观察,对其护理程序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1985~1993年对43例脑血管病及脑肿瘤患者应用介入神经放射治疗方法进行了51次治疗,包括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球囊栓塞治疗8例;脑、脊髓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17例;各种脑肿瘤术前栓塞7例;经皮穿刺血管内成型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3例和脑胶质瘤超选择化疗8例,效果良好,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是某些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神经内外科比较棘手的问题,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栓管治疗逐渐成为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1,2]。我院近三年来对10例脑血管疾病进行了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6例进行了栓塞治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内栓塞治疗是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 ,脑血管疾病的栓塞治疗有了长足进展。近年来我院对2 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真丝线段、可脱性球囊、钨丝螺旋圈、NBCA等栓塞材料进行脑血管栓塞治疗 ,效果满意 ,其中护理作用不容忽视 ,现将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 2 0例经皮行股动脉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年龄 18~ 6 0岁 ,平均年龄 4 2岁 ;男 13例 ,女 7例。其中脑动脉瘤 3例 ,脑动、静脉畸形 11例 ,脑动、静脉瘘 5例 ,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介入神经放射医师陆续对一些手术难以治疗的疾病,如颅内动脉瘤、血管损伤、脑血管畸形、头面部血运丰富肿瘤及脊髓血管性病变等开展了血管内途径治疗,大大扩展了介入神经放射学的治疗范围,使脑血管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发达国家的一些脑血管病治疗中心,血管内介入治疗这一微创技术已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在我国这项技术也正在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廖正银  闵鹏秋 《四川医学》2000,21(9):804-805
介入神经放射学 (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 X线的监测下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疾病以及一些头颈部肿瘤进行栓塞、溶栓、扩张、成形、灌注等治疗。近年来科技的进展而使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范围不断拓展、效果日臻完善。本文综述血管性介入神经放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1 缺血性病变〔1,4 ,5〕可分成两种 :由血栓形成或栓子引起的缺血或梗死 ,发病时间短 ;由血管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病程相对较长。第一种用介入溶栓治疗。先 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无出血后立刻给予全身抗凝同时用微导管插管溶栓 ,…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者对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Luessenhop最早提出了脑动静脉畸形(AVM)动脉内栓塞的概念。Djindjlan以及DiChiro和Doppman进行了超选择血管造影和脊髓AVM的栓塞治疗。Hilal和Kriche“通过导管技术,使用多种栓塞材料经不同途径栓塞脑AVM。Serbinenko和Debrun先后介绍了使用可脱性球囊治疗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瘘。Kerbe不仅创用了开孔球囊而且首先将丙烯酸酯类液体粘合胶做为血管内栓塞材料。介入神经放射学在80年代由于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均在全麻下经微导管予EDC或DES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成功。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较严重的颈内动脉痉挛,处理后缓解。其中1例术后继发脑梗死,经治疗,1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逐渐成为神经系统疾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安全性虽说相对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对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218例均行血管内治疗,现回顾性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血管内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主要是指通过血管内通道,使用导管技术治疗血管性疾病或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以及肿瘤的化疗等微创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以及神经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进行,且治疗后做脑血管造影,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有5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血管痉挛,出院时均完全恢复,2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结论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的方法能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瘤,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动静脉畸形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Onyx胶是一种新型不粘胶,具有不粘管,可以在病灶内长时间缓慢注射等优点。自2006年4月起,作者开始应用Ohyx进行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栓塞治疗,回顾17例应用Onyx栓塞的脑动静脉畸形,就Onyx液态栓塞系统的特殊性能及其特殊的操作技术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颅内动脉瘤和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病人危害严重 ,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出现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 ,以其独特的微侵袭优越性 ,成为一些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上述两种疾病 ,主要通过栓塞技术进行治疗。当前国内外常用的栓塞材料主要有真丝绒微粒和铂微弹簧圈 ,但这些材料都价格昂贵。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黄正松等研究人员自行研制出线段混悬液 ,并以其治疗了 130例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病人。治疗后病灶被完全栓塞者有 47例 ,占 36 .2 % ;栓塞面积为 75 %~ 99%者有 44例 ,占 33.8% ;恢复…  相似文献   

14.
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及腹股沟股动脉局麻,用GDC作动脉内栓塞,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以GDC为材料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栓塞程度达100%的22例,95%的达7例,90%的2例,术中8例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宽颈动脉瘤栓塞完毕后拔管弹簧圈移入载瘤血管内.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元  肖绍文 《广西医学》2008,30(11):1713-1715
影像领域的新技术如高分辨率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清晰的示踪图(road mapping)、血管造影三维重建等,为血管内栓塞治疗提供了便利;特别是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使该技术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效果也更加肯定,栓塞治疗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1],本文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领域内不断涌现的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我国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水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凌锋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0):577-578
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开展近 2 0年 ,尤其是近5年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专业人员培训的加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近年到国外专门进修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医生达 30名 ,国内参加 1年以上训练的医生 86名 ,短期参观学习者更多。自 1996年以来 ,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介入神经放射学学习班 6期 ,学员达 10 0 0多人次。目前能全面开展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工作的中心有 5~ 6个 ,能做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医院有 30多家。仅2 0 0 0年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就达10 0 0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Spetzler高分级脑动静脉畸形 (CAVM)永久性栓塞后于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联合疗法的优缺点。方法 以Spetzler评分为标准 ,选择积分 >3分 (即Ⅲ级以上 )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超选择性插管 ,以永久性栓塞剂NBCA(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栓塞 ,栓塞后 1~ 2周在神经导航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本组病人共 10例 ,手术治疗后影像学复查显示 :CAVM血管团完全消失 ,达到治愈。栓塞后出现头痛 2例 ,经对症治疗消失 ;手术后短暂单侧肢体不全瘫 1例 ,经营养神经及针灸治疗 1个月后康复。结论 血管内栓塞结合神经导航下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高分级CAVM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Straub血栓旋切器取栓术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静脉血栓是一个危害性较大,比较难治的疾病。Straub血栓旋切器是在数字血管减影下,通过导管技术对药物难溶的陈旧血栓进行旋切,使血栓裂解成碎片状再进行抽吸,达到清除血栓、解除栓塞、重建血管内循环的作用。Straub血栓旋切术是目前通过微创技术治疗血管闭塞的最新方法。2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 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成功栓塞183例188个动脉瘤,痊愈182例,死亡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神经肽Y在脑动脉中的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十七世纪 ,一些医学工作者就提出了脑血管是否有神经分布的问题 ,到上世纪 6 0~ 70年代 ,随着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的增高 ,人们对脑血管神经分布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目的在于 ,通过研究进而弄清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以求揭示脑循环的神经调节机制 ,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为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6 0年代中期Donath使用荧光技术在大鼠和猫的脑软膜血管上观察到肾上腺素能神经丛。AndoK[1] 在一些动物如鼠、兔、猴以及人脑软膜血管甚至在管径约 15 μm的血管上都观察到了乙酰胆碱能(ACH)神经纤维。在电镜和光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