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辖7区6市(县)576万人口。布病发生始于1958年,60、70年代广泛流行,截止1994年全市累计发病3680例,年最高发病544例,分布于53个乡镇,城市为散发。畜间布病流行范围、强度与人间基本一致,据调查羊只最高年平均感染率为32.95%,历年来共分离到布氏菌59株,经鉴定均为羊种布氏菌,说明我市属羊种布病疫区。在查清疫区性质和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4年全市已无新发病人;畜间感染率下降为0.30%,全市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990年后,局部地区又出现疫情回升,为控制布病回升及摸清疫情,指导防治工作,1990~1995年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掌握全国布病监测点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方法:按“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进行。结果:12年来,血清学检查,畜间平均阳性率为0.36%,各年份阳性率波动在0.08%-0.70%之间,人间平均阳性率为3.28%,各年份波动在1.16%-7.26%之间。12年间,累计检出病畜6542只,从病蓄病理材料中分离培养出布氏菌104株,累计新发病人1373例,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布氏菌16株。1995年后人畜间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逐年增高。结论:自1995年以来,人畜间布氏菌病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甚至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3.
布氏菌病 (简称布病 )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呼伦贝尔盟布病疫情在 80年代处于稳定状态 ,进入 90年代处在流行态势 ,疫情逐年回升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布病疫情 ,按照内蒙古“布病监测方案”要求 ,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现将 1996~ 2 0 0 1年布病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范围和方法1.1 范围  对全盟有不同程度疫情出现的旗 (市 )进行布病监测 ,人间主要是与家畜及其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 ;畜间以成羊、牛为检疫对象 ,尤其是种畜。1.2 方法  人间对易感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有可疑临床表现的人员做血清学检查或细菌学检…  相似文献   

4.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历史较久,1936年在白城首次发现,建国初期人、畜间疫情曾一度呈现上升趋势。畜间最高感染率为20%,最高发病人数年均为715例。1954年全省逐步开展防治工作,1956年制定了控制和消灭布病12年工作规划,1978年制定了7年防治规划,1984年制定吉林省防治布病工作实施细则。为适应工作需要,加强了领导管理,  相似文献   

5.
人畜布氏菌病感染率分离现象的分析李建法,王书义,张秀芳指导尚德秋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1]。感染布病的牲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畜间病畜越多.人间的感染率就愈高。尚德秋提出,畜间疫情与人间发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和完善防治措施,2004年按照布氏菌病监测标准要求,继续在全省12个县(市、区)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及时掌握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正确评价1991~2000年防治效果,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治经验,按照布病监测标准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1991~2000年呼伦贝尔盟布病流行特点。1 基本情况呼伦贝尔盟(简称呼盟)共有13个旗(市),除鄂伦春族自治旗是呼盟唯一的布病清净区,其他12个旗(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布病疫情存在,到1991年有6个旗(市)达到了布病控制和稳定控制标准。呼盟仍有6个旗(市)布病疫情比较严重,特别是进入90年代疫情逐渐回升,到1996年全盟新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甘肃省2000~2010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流行特点,为下一步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病监测和疫情调查资料,采用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11年间共报告年内新发病人166例,发病率在0.004~0.271/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0.054/10万,特别近几年来,全省布病阳性血清地区分布前几位均为兰州市所辖各县(区)。结论全省人间布病感染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布病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疫情重点地区已由传统的牧区逐渐转向农区,并向城镇逼近和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福建省2014年3起布氏菌病暴发疫情,查明病例感染来源,疫情严重程度和传播危险因素,为今后更好的预防控制布氏菌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流行病学暴发调查方法,通过病例搜索,个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共发现11例病例,5例隐性感染者。涉事养羊场职业人群感染情况,漳州感染率为41%(7/17),宁德感染率为75%(3/4),感染还波及婴幼儿(3例)、学生(2例)、个体户(1例)等一般人群。感染方式中无防护的死胎处理及喝生羊奶感染率均为100%。此外,3家涉事养羊场的羊只布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121/262)、45%(5/11)、33%(2/6)。结论3起布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本地及来自陕西的染疫羊只,无防护的死胎处理、接胎及喝生羊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羊只感染率高、民众预防知识匮乏、动物检疫等措施空白是疫情扩散的危险因素。建议卫生与农业部门开展人-畜布病监测一体化,扩大监测范围及抽检比例,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布氏菌病流行50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0~2005年全区的布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5年全区共报告布氏菌病29854例,分布于12个盟(市)。呼伦贝尔市是全区布氏菌病流行最严重地区,共报告8606例,占全区的28.83%。20世纪80年代前,全区疫情较重,发病率曾高达34.76/10万,疫情由东三盟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各盟(市);80年代和90年代初,全区疫情维持低发病状态,1995年疫情开始回升,至2005年发病率38.49/10万,达历史最高水平,疫情最重的盟(市)分别是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集宁市。发病年龄集中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农民、牧民占大部分。结论内蒙古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暴发和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畜牧、卫生防疫部门的不懈努力,五家渠市在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但近年来,随着个体牛、羊养殖户的大量增加,布病疫情呈现大幅度回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新发病人19例、1995年新发病人36例、1996年新发病人54例、1997年新发病人45例、1998年新发病人38例、1999年新发病人29例、2000年新发病人86例、2001年新发病人59例,这里还不  相似文献   

12.
肃南县是1981年达到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控制区标准的。近年人间通过对2027人调查,感染率为24.77%,患病率7.40%,并有新发病人出现,表明疫情有所回升。而畜间调查,牛阳性率仅为0.4%,羊0.13%。为了查明该县布病分布情况,流行特点、疫情动  相似文献   

13.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在辽源地区流行已久,但历史上疫情较轻,经过多年防治,布病疫情得到控制。1987年经考核验收达到国家布病稳定控制区标准,年新发病人也有发生,但自1996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特别是2001~2003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近2年有所回落,虽然新发病人时有发生,但布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我国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迅速上升.为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按<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设立15个布病固定监测点和6个流动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现对2007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布氏菌病疫情及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我国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高峰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基本控制期,9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回升。到本世纪疫情回升趋势愈加严重,年新发病人数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部分省区呈暴发和流行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同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现状,为制订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整理2006 - 2009年大同市7个县4个区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当地人群布病发病率,发病人群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分布、年龄性别分布,总结大同市人间布病流行趋势及特点。结果 2006 - 2009年大同市共发生布病5195例,平均发病率为57.51/10万。各县(区)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1.67%(4243/5195)。结论 2006 - 2009年,大同市人间布病疫情呈现“高—低—高”流行态势,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重点县(区)的防治工作力度,对重点发病人群进行布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疆新湖农场布氏菌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自然病源性疾病,该病是农牧区常见的地方病之一,曾一度得到控制。由于近年来畜间检、免疫工作的滞后及防治措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布病疫情死灰复燃,在农牧区、城乡结合都有大幅回升趋势。为了解布病疫情,我们与兵团卫生防疫站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奔赴农场8个分场,进行了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曾是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经过多年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以畜间检疫、免疫、淘汰病畜及人群个体防护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10县(市)、区分别在1985年和1991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和稳定控制标准。但1992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不断有散在病例发生和人畜间暴发点出现。为了解长春市布病疫情动态,现将有  相似文献   

19.
卫生部布氏菌病专家咨询组委员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1):I0001-I0004
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的支持下,卫生部布氏菌病专家咨询组委员会议于2005年12月17-18日在长春市召开,专家咨询组顾问尚德秋教授和8名委员出席了会议,原卫生部布病咨询组副组长张士义主任医师列席了会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宫新生副主任、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王茂武副处长等领导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分析全国当前布氏菌病疫情情况,研究探讨今后布病防治对策,会议期间卫生部布氏菌病专家咨询组组长江森林研究员对近年来我国布氏菌病疫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各委员对有关省(区)的布病防治情况和疫情现状进行了探讨,讨论和修改了全国布病防治干预试点实施细则,同时对我国今后布病工作提出了咨询意见。一、我国近年布病疫情形势我国布病疫情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流行高峰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基本控制期,90年代后疫情开始回升。到本世纪初疫情回升趋势愈加严重,年新发病人数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部分省区呈暴发和流行之势。  相似文献   

20.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牡丹江市1998~2002年布病疫情动态,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从1998~2002年对全市监测点7~60岁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共发生布病37例,年平均感染率为0.62%,其中2002年感染率最高,达0.84%。结论 牡丹江市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控制其暴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