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乾坤肠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我院采用乾坤肠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C) ,取得了显著疗效 ,并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测。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 1999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 ,在门诊和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特点,评估复方血竭灌肠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比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CD)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表现分析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128例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复方血竭制剂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为临床表现,病理主要表现为隐窝脓肿,与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克罗恩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黏液血便方面作用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复方血竭制剂灌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内镜下黏膜愈合效果。方法 59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5-氨基水杨酸(5-ASA,3 g/d)治疗共4周,其中治疗组增加血竭联合地榆保留灌肠,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的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内镜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疾病活动度指数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P>0.05);内镜缓解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78,P<0.05)。结论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可促进内镜下黏膜愈合,是辅助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伏兴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3):43-46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鸦苦液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3):178-178
自1992~1998年,我们用“鸦苦液”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作活检确诊。其中治疗组67例,男4... 相似文献
6.
章红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10):633-633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血性粘液便为主 ,病情迁延 ,反复发作 ,不易治愈。我们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32例均符合 1978年 12月全国消化会议制定标准。其中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2 1~ 43岁 ,平均 30岁。病程 9个月~ 8年 ,平均 3.5年。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 ,经涂片、培养等反复检查排除阿米巴、痢疾杆菌、血吸虫卵等特异性结肠炎。肠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病变范围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 19例 ,侵及降结肠 9例 ,累及全结肠 4例。2 治疗方法急性… 相似文献
7.
芍药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汤为《保命集》调和气血 ,清热解毒 ,主治湿热痢之方。笔者不拘成法 ,古方今用 ,以西医理论为指导 ,以中药现代药理为依据 ,辨证施治 ,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 ,为 1996~ 2 0 0 0年 12月门诊与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 2 4~ 62岁 ;病程最短为 16个月 ,最长为 2 7年 ;均经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确诊。治疗方法 :按中医辨证分型。①湿热下注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②肝旺脾虚 :芍药汤合痛泻要方加减 ;③脾胃虚弱 :芍药汤加补中益气之品 ;④脾肾阳虚 :芍药汤合四神丸加减。上药煎取汁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中药三黄汤保留灌汤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用三黄汤直肠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以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为对照组,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4周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同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三黄汤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药物,并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1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研究述评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通过对古典医籍及近10年文献有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资料分析,认为本病的证候特点与中医病名“休息痢”相符,病机归纳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病理变化,治疗方面得出了健脾益气化湿、活血化瘀解毒、托疮祛腐生肌等方法是治疗本病之关键的结论,提出分期治疗本病的思想,认为提高近期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及做好癌前监测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剂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控制美沙拉嗪总给药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口服和灌肠联合用药的剂量来选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佳给药剂量。方法12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艾迪莎)和美沙拉嗪灌肠剂(莎尔福灌肠剂)。比较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患者疗效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次联合给药可以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总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最佳的治疗剂量为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1g,4次/d,灌肠1g/100ml,2次/d,联合治疗不少于8周。 相似文献
14.
复方白芨灌肠液治疗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社区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白芨灌肠液对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社区应用前景。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6例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白芨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及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白芨灌肠液可以有效降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并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为社区合理、安全、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方血竭制剂与5-氨基水杨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新认识及中医药内治法、外治法、中医内外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作出评价及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血竭胶囊(CXJ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XJC低剂量组(0.14 g.kg-1)、中剂量组(0.56 g.kg-1)和高剂量组(1.12 g.kg-1),每组8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5级评分法判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按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观察梗死灶体积。结果低、中、高剂量CXJC均能降低缺血2 h再灌注3 h时的神经症状评分,其评分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中剂量组于缺血2 h再灌6 h及24 h评分仍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CXJC组均能降低脑水肿和脑梗死体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CXJ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给予消疡方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方药组成:黄柏30 g,苍术20 g,黄连20 g,三七粉10 g,白及10 g,延胡索20 g,白头翁15 g,苦参15 g,白蒺藜15 g。对照组给予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血程度、大便性状、形态学、组织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有效率为8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血程度、大便性状、形态学、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的消疡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缓解患者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性质及便血情况,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整群选取126例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采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照组选同期该院收治的12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共有10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有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共有8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后,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7%(5/12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7/126),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敛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敛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参白汤口服,治疗组采用敛疡汤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保留灌肠,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有效率、疾病活动指数及结肠镜下评分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及结肠镜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结论:敛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