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峥  贾强 《中国血液净化》2005,4(12):655-656,66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46例。根据透析前心功能分心力衰竭组(n=10)和非心力衰竭组(n=36)。透析中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测量超滤率及超滤量与干体重之比。透析间期做心脏超声,测量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检测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果心力衰竭组较非心力衰竭组超滤率降低(P<0.01),超滤量/干体重的比例降低(P<0.05),透析中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发生率高(P<0.0 1);心力衰竭组较非心力衰竭组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射血分数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降低(P<0.01)。结论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对血液透析超滤的耐受性较差;超滤量过大,超滤速度过快,易导致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应用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容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桂兰  吴婧  景影  杜玮  樊荣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882-884
目的探讨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指导超滤量调节的最佳评价指标.方法监测15例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通过比较在不同指标下调整超滤量后液体管理的效果,评价中心静脉压对反映患者容量状况的敏感性.结果比较发现,15例患者中心静脉压与超滤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24,比平均动脉压与超滤量的相关系数(-0.05)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来评估患者容量状况较平均动脉压更为敏感,为实现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别监测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透析前、透析1、2、3、4 h时的血压及心率,计算平均心率。对左心室与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 EF)、室内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进行测量,根据超滤量的不同,76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三组:A组、B组、C组,A组:超滤量<2 L/次,26例;B组:2 L/次<超滤量<4 L/次,31例;C组:超滤量>4 L/次,19例。结果 A组在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不明显,B、C组患者在血液透析2h、3h、4h血压下降明显,与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平均心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B、C组较A组心室壁增厚,射血分数较低,心腔扩大(P<0.05)。结论超滤量越大,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容易导致低血压与心功能不全,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恢复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正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继锋 《临床医学》2007,27(3):64-65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CHF患者48例,依心功能分为A组(心功能Ⅱ级)、B组(心功能Ⅲ、Ⅳ级)和C组(晚期心力衰竭)作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各组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结果伴随心功能的变差,收缩压均值呈下降趋势(C组〈B组〈A组),但三组之间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A组较B组低,C组较B组低,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在A组有10例(占53%),B组有15例占(88%),C组有7例(占58%),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的发生率在三组中呈升高趋势,A、B组低血压负荷接近,但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时,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并与CHF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晚期心力衰竭容易发生低血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有效监测晚期CHF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及血压降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价值。【方法】对本院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148例危重患者ARF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分为:A组(常规血透组,86例)和B组(持续血液净化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病死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较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波动小,未发生高血钾。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而每天进入体内的液体却多过常规血透组(P<0.05)。B组血小板降低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能较好地维持危重ARF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减少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伴有低钠血症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伴低钠血症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分为A、B两组.A组12例血压顽固性升高(收缩压>140mmHg),B组11例血压降低(收缩压<100mmHg).行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分别监测A、B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BNP)、血钠浓度以及恢复正常时间、脱机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A、B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随病情变化,逐渐改善(P<0.05).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血钠平均恢复时间(213±1.4)d,A、B组无明显区别.A、B组脱机时间差异有显著性[(4.5±1.2)d vs(6.0±2.3)d,P<0.05],平均(5.5±2.1)d.A组抢救成功率91.7%(11/12),B组成功率63.6%(7/11),P<O.05.死亡病例均为B组血压降低组患者,血钠(105.3±2.5)mmol/L,与平均值(110.3±12.0)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床边血液净化对于伴有低钠血症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明显,特别对于此类血压降低合并严重低钠患者,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 5 8例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病情稳定组(A组 )和低血压组 (B组 )。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心率、体重及透析过程中的超滤量、血压、心率和临床表现。结果 A组41例 ,透析前平均血压为 ( 13 5 .0± 18.0 / 78.8± 10 .0 )mmHg ,心率 ( 79± 10 ) /min ,透析后平均血压为 ( 13 8.0± 2 0 .0 / 84.0± 9.3 5 )mmHg ,心率 ( 84± 14 )次 /min ,平均超滤量 ( 2 .42± 0 .71)kg。B组 17例 ,其中 14例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 3 0mmHg ,平均下降( 3 6.3 8± 7.5 0 )mmHg ;另 3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无低血压发生 ,但出现抽搐、出汗、心悸等症状 ,平均超滤量 ( 3 .47± 0 .67)kg。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血压监测 ,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量 ,调整干体重 ,防治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对体液负荷过多的长期血透患者急性并发症,尤其是低血压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2~3次/周,且透析期间体液控制不良患者47例,分为A组21例,按可调钠模式联合超滤曲线透析,共221例次;B组26例,按标准钠曲线透析,共249例次,时间8周,分别比较其耐受性及透析后血钠负荷情况.[结果]A组患者透析中、透析后血压及超滤量较B组高,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可调钠模式联合超滤曲线能降低透析患者低血压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的耐受性,不增加透析后钠负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析模式,对于透析期间体液控制不良患者尤其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常透析液浓度下钠梯度(SG)的范围及其与血压、超滤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调查稳定维持性血透2年以上的80例患者,根据透析机设定的钠参数及生化检查结果获得SG值,并研究SG值对超滤量、血压等的影响。结果 (1) SG与超滤量、ΔSBP呈正相关,P 0. 01;(2)将患者按SG分为两组(A组:SG 3 mmol/L,B组:SG≥3 mmol/L),A组血钠水平显著高于B组,超滤量显著低于B组(P 0. 01)。结论钠梯度与超滤量、ΔSBP和低血压(IDH)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通气功能、尿量及肺损伤评分的影响.方法 3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 rhBNP治疗组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ICU综合治疗基础上持续 24 h静脉注射rhBNP 0.01 μg·kg~(-1)·h~(-1);对照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主的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尿量、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及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结果 rhBNP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CVP无明显变化,PaO_2/FiO_2、尿量明显增加(P<0.05),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量并无增加,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两组尿量、PaO_2/FiO_2、肺损伤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rhBNP能显著改善机械通气ARDS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有显著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压(CVP)在调节超滤量中的作用。方法对44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照研究,22例对照纽根据体重增量估算超滤量,另22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CVP的变化来调节超滤量,对两组低血压、肌肉抽搐、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6个月前后SBP、DBP、心胸比例(CTR)、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肌肉抽搐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1.41%、9.39%、2.14%,低于对照组的26.16%、14.29%、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112.75、18.12、7.10,P均〈0.05)。6个月前后比较,观察组除DBP外,6个月后SBP、CTR及VCD分别为(131.30&#177;12.09)mmHg、(0.53&#177;0.05)及(11.89&#177;3.29)mm/m2,均低于6个月前的(164.45&#177;29.39)mmHg、(0.58&#177;0.08)及(14.10&#177;3.78)m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9、2.50、2.07,P均〈0.05),对照组6个月前后SBP、DBP、CTR及V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8、0.43、0.48,P均〉0.05)。结论以CVP结合体重增量调节老年MHD患者超滤量。可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抽搐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SBP、CTR、VCD等容量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透析低血压与非透析低血压血容量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和超滤过程中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以过去3月内发生过症状性透析低血压为观测组(23例),设无透析低血压的为对照组(28例).应用超声血容量检测仪比较透析低血压者和正常对照者在透析超滤过程中血容量的变化特点、以及血压、心率的相应变化.结果低血压组的透析间体重增加量、超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透析1小时后相对血容量、血压的下降程度超过对照组(P<0.05);而反射性的心率增快方面,低血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容量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机制,尤其是透析者伴有心血管功能损害时,更易发生透析低血压.而提高血容量是治疗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机血容量监测(BVM)对评价透析患者干体重和防治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低血压的维持性透析患者30例,分为3组,分别采用恒定超滤、阶梯式超滤和血容量监测(BVM)控制超滤三种超滤模式进行血液透析,观察并记录患者超滤量、血压的动态变化及出汗、肌肉痉挛、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记录护理干预次数,比较三种超滤模式透析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恒定超滤组、阶梯式超滤组相比,BVM控制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少(P(0.05),透析后血压显著降低(P(0.05);恒定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出汗、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阶梯式超滤组(P0.05)。结论 BVM控制的超滤模式有助于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干体重。  相似文献   

15.
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多巴胺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血液透析中对血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经肝素泵血液透析中注入小剂量多巴胺6例(360透次),以常规血液透析7例(420透次)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 观察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01);观察组血流量和超滤量较对照组同类结果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01)。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小剂量多巴胺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并用超声稀释的方法测定中心血容量(CentralBloodVolumeCBV)变化对预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对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照以往的透析记录分为高血压组(HighbloodpressureHBP)、低血压组(Low blood pressureLBP)、正常血压组(Normal blood pressure NBP)。所有患者分别在透析治疗1h和透析3h时采用超声稀释的方法检测中心血容量(CBV),心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PVR)。结果对整体分析,C0、CI、CBV下降,平均下降(-12.3±15.8)%、(-18.2±21.0)%、(-0.12±0.16)%,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压变化和外周阻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以低血压组下降较为明显;透析过程中CBV变化与CO变化呈正相关(,值为0.648,P值〈0.001),与外周阻力变化、超滤速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7,和-0.524;P〈0.001和〈0.005);根据CBV变化对20例血压未达标患者101次透析例次中予以逐步评估干体重后,透析过程中及透析结束后患者血压能够维持正常。结论CBV是反应中心血容量的有效指标,透析过程中CBV下降,说明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细胞外液逐渐减少;透析过程中CBV变化与C0变化呈正相关,与PVR变化、超滤速度呈负相关;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化呈负相关;不同分组PVR变化的影响因素不确定。我们可以根据患者超声稀释的方法测定透析前后CO、CI、CBV,来指导超滤量,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并对于防治血液透析中血压波动过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肾衰竭(SRF)患者实施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某院接受IHD的72例老年SR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干预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透析次数286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透析次数292次).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Ⅲ)评分、24h尿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酐(SCr)和血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以及IHD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所监测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APACHEⅢ评分、CVP、SCr和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4.2%,4.9%和2.4%,对照组为16.4%,13.4%,10.6%和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00,15.070,6.588,4.823;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SRF患者的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斜线强化超滤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功能与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进行MH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斜线强化超滤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直线超滤模式,各进行透析2000例次,观察2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心率、血压节律的改变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压41例次(2.05%),对照组发生低血压278例次(13.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2=22.321,P=0.000)。结论应用斜线强化超滤模式进行MHD,对患者心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