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47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传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68-1169
目的:讨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对该科2002年1月~2004年9月收治的47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8例,占59.6%;好转17例,占36.2%;2例危重患儿,自动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可提高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蔡露良 《海南医学》2014,(18):2765-2767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年龄小于3岁者占83.3%;78例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83.3%)、呕吐(75.6%)、抽搐(52.6%)、前囟隆起(32.1%)、头痛(20.5%)、脑膜刺激征阳性(33.3%)、病理征阳性(28.2%);治愈45例(57.7%),好转20例(25.6%),未愈8例(10.3%),自动出院5例(6.4%)。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査萍 《安徽医学》2014,35(1):85-86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资料.方法 对58 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临床多表现发热、纳差、反应低下、嗜睡或激惹,首次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48 例,行第二次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10 例;治愈34 例,好转13 例,死亡3例,存在严重并发症自动出院8 例.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诊治,应尽早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积极行头颅MRI明确并发症存在,给予有效治疗,利于改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霞 《中外医疗》2012,31(30):24-25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9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患儿经过12~18个月有针对性的治疗后,治愈5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15例,死亡1例。结论对小儿结核性脑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利于病情的更快康复,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硬脑膜下积液262例分析本院附院儿科陈兰举,潘家华,叶来霞,李清友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易并发硬膜下积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临床资料我科1979~1991年度收治小儿化脓性脑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主要就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对本院所收治的12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方式、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呕吐、抽搐、精神改变以及脑膜刺激性阳性等等,并有青霉素类要素以及第三代头孢素进行治疗两种模式,又以第三代头狍菌素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而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效果最为突出,头颅影像学检查则具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韦小明  蔡惠娟  林其  阙瑞英 《广西医学》2001,23(6):1506-1507
1993年 10月~ 1998年 10月 ,我们对 4 8例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性脑水肿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佐以苯巴比妥钠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小儿急脑水肿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5年中诊断CNS感染性脑水肿 96例 ,均为住院病人。男 6 1例 ,女 35例 ,年龄 18天~ 13岁 ,基础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4 3例 ,病毒性脑炎 2 7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例 ,结核性脑膜炎 8例 ,脑脓肿 3例。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 94例 (97 9% ) ,惊厥 85例(88 5 % ) ,呼吸改变 31例 (32 3% ) ,意识障碍 88例(91 7% ) ,神经系…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脑脊液、血常规、影像学特点以及其治疗和预后规律.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避免严重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及诊治体会.方法:对7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中,好转73例(93.59%),死亡3例(3.85%),放弃2例(2.56%).好转73例随访中,仅有9例(12.33%)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雪斌  周珉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53-1354
目的 :评价 CT在小儿颅内出血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 6 9例经临床确诊患儿的临床和 CT影像资料。结果 :出血原因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30例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 9例 ,脑血管畸形 7例 ,脑动脉瘤 3例 ,烟雾病 2例 ,化脓性脑膜炎 10例 ,颅脑外伤 8例。出血部位 :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6例 ,脑室内出血 6例 ,脑实质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11例 ,混合性出血 13例。结论 :CT是诊断小儿颅内出血首选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小儿颅内出血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5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多数表现典型,但年龄较小的婴儿易出现非特异性表现而延误诊断。应用联合抗生素对症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好转、治愈率高。结论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脑脊液检查,可早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采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等治疗,是好转的关键,需警惕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严重颅内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软脑膜炎症.多数化脓性脑膜炎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髓液改变,其中较小年龄婴儿发生非特异性表现极易对治疗造成负面影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为了探讨近几年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病菌种类以及耐药性,本文选取本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9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以及归纳相应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结论,总结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并提出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穿孔4例。本组45例均手术治疗,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盆腔脓肿1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149例临床分析张如弼,高英,赵萍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因此,对化脑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我院自1980年至1991年6月共收治化脑149例...  相似文献   

15.
周永东  彭健 《华夏医学》2002,15(6):807-808
结核性脑膜炎 (下称结脑 )是小儿结核病中严重类型 ,预后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确诊的 33例结脑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 18例 ,女 15例 ;<1岁 1例 ,1~ 3岁 8例 ,3~ 6岁16例 ,>6岁 8例。病程 <7d2例 ,7~ 14 d8例 ,~ 2 8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更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于2009-2012年收治的7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及时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对于新生儿化脑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下穿刺术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总结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7月30日我院收治的207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对硬膜下穿刺术,头颅B超、CT及MRI在明确有无化脓性脑膜炎后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同时对硬膜下穿刺术及引流术在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后硬膜下积液中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07例化脓性脑膜炎中,42例合并硬膜下积液.头颅B超发现硬膜下积液者14例(33%),头颅CT发现者25例(60%),头颅MRI发现者4例(10%).经头部影像学(B超、CT、MRI)发现阳性者共为33例(79%),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经硬膜下穿刺术确诊的有9例(21%).42例均行硬膜下穿刺术,33例内科好转治愈,仅7例转外科行引流术,其中6例治愈.结论 硬膜下穿刺术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措施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28例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早期症状:精神异常17例,体温不升或发热12例,不典型抽搐11例,8例呕吐或黄疸加深,少吃少动少哭6例。早期体征: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24例,前囟门紧张20例,弹足不哭或声音微弱16例,颅骨缝分离10例。脑脊液检查:12例细胞数在20×106/L以上,19例中性粒细胞占优势,9例淋巴细胞占优势;6例细胞数不升高、蛋白量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阴性。7例新生儿血白细胞低于4×109/L,17例白细胞(4~10)×109/L,4例白细胞(10~20)×109/L。结论本组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特点为精神异常、发热和抽搐等,对于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要尽早检查脑脊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正>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误诊。现将我院1989~1994年间误诊的13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8例,女5例。新生儿2例,40天~3月7例,~1岁4例。 临床表现:发热7例,惊厥6例,吐奶4例,拒乳5例,吮乳减少2例,烦躁哭闹4例,萎糜4例,嗜睡3例,昏迷2例,眼神呆滞或凝视6例,颈有抵抗3例,前囟隆起或紧张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26例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 方法 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26例罕见性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 结果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一般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脑脊液检查结果和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有较大的差异,临床诊断该病难度较大;患儿经抗感染、降颅压、肾上腺素、抗惊厥等对症治疗以后,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疗后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其中合并硬膜下积液1例,癫痫1例. 结论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研究清楚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提升治疗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