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6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组(C组),各30例。D组取羟考酮5 mg于颈丛神经阻滞前10 min缓慢静注,随后静脉注射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继续以0.2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维持至缝皮;C组不予注射羟考酮,其他用药一致。监测记录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T0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点,两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及T3时点,C组MAP、HR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与T1时点MAP比较,t=10.527,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2.712,P0.05;T3与T1时点MAP比较,t=11.245,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0.155,P0.05)。D组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术中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R组)在颈丛阻滞完成后静注咪达唑仑0.04 mg/kg,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对照组(F组)在颈丛阻滞完成后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05 mg,术中根据情况每次追加芬太尼0.025 mg;比较2组手术开始后10、20、30、60 min时点的HR、MAP、SPO2变化及开始后10、20、30、60 min时点的麻醉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情况,并由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做出评分。结果手术开始后20(T2)、30(T3)、60 min(T4)时Ramsay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1);手术开始后10(T1)、20(T2)、30(T3)时2组HR、MAP、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2组MAP、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2组2分和4分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可以提供更完善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颈部硬膜外阻滞甲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组),均先行颈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开始时,F组静脉缓注咪唑安定0.5 mg/kg+芬太尼0.1 mg;R组静脉缓注咪唑安定0.5 mg/kg+瑞芬太尼0.12~0.05μg/(kg.min)-1;D组先静脉缓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然后同时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0.2μg/(kg.h)-1+瑞芬太尼0.05μg/(kg.min)-1,术后止血结束即停止输注。记录3组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后5 min(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在手术刺激最强的T2时间点,R组和D组VAS评分及MAP、HR均明显低于F组(P<0.01,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但R组、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颈部硬膜外阻滞行甲亢手术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既维持了呼吸、循环稳定,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复合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2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1、丙泊酚1.5 mg.kg-1、维库溴铵0.15 mg.kg-1。复合组诱导时静脉泵注1.0μg.kg-1右美托咪定(15 min内泵完),舒芬太尼组按相同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2组麻醉维持相同。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3(T2)、8(T3)、18 min(T4)及术毕清醒期(T5)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记录2组患者气腹期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与T0相比,舒芬太尼组患者T1~T3、T5时MAP值明显上升、HR加快(P<0.05);复合组患者各时段MAP值变化不明显(P>0.05),HR减慢(P<0.05)。复合组T1~T5各时段MAP、HR值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小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时右美托咪定1.0μg.kg-1开始静脉泵注(15 min)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 5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予同样的方法进行诱导及气管插管。A组在气管插管成功后予0.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2μg/kg混合液共20ml,每侧取10ml行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B组不做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术中30min(T3)、术中1h(T4)、手术结束缝皮时(T5)、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6)、拔管后30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点HR、MAP的比较及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降低麻醉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复合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20例)、瑞芬太尼组(R组,20例),分别应用相应药物。记录并比较各时间段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及Ramsay镇静评分等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MAP与HR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开始后三组患者MAP、HR均较术前逐渐增加(P<0.05),在切除肿块时达到最大值;三组患者手术各时间点循环指标比较,R组患者MAP、HR值均最高,D组次之,DR组最低(P<0.05)。术中D组、DR组Ramsay评分优于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其镇静效果好,人体应激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复合氟芬合剂比较.方法: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改良颈丛复合右美托咪啶组(Ⅰ组)和改良颈丛复合氟芬合剂组(Ⅱ组)各20例.Ⅰ组在完成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后先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啶1μg/kg(>10分钟)再以0.3~0.5μg/(kg·小时)持至术毕.Ⅱ组在完成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后静脉输注氟芬合剂(氟派利多5mg+芬太尼0.1mg)1次,在分离甲状腺上极时追加1次.观察并记录两组在颈丛阻滞前(T0),给完负荷量右美托咪啶或第一次氟芬合剂后5分钟(T1),切皮时(T2),分离甲状腺上极时(T3)的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于T1时抽取桡动脉血1ml做血气分析,并进行术中合作度评价.结果:Ⅰ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均在正常范围(P>0.05).Ⅱ组T3的SBP、DBP、HR较T1时升高明显(P<0.05),两组SPO2、PETCO2组内和组间差异以及T1时的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合作度Ⅰ组(100%)明显高于Ⅱ组(71%)(P<0.05).结论:改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麻醉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安全有效,生命体征稳定,术中清醒能较好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ASAⅠ~Ⅱ级拟行甲状腺腺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继以静脉泵注0.3μg/(kg·h);B组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继以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5 ml/h;C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和地佐辛5 mg,继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h)。记录患者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前(T1)、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10 min(T2)、手术开始切皮时(T3)、游离甲状腺上极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头痛、眩晕、谵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三组T4时点MAP均高于其他时点,A组与B、C组比较,T4时点MAP、HR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T3、T4、T5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VAS评分分别为(4.6±0.4)分、(1.6±0.5)分、(1.4±0.3)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血流动力剧烈波动、低氧血症、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够增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增加其舒适性,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27例,年龄29~69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n=13)及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组(CA,n=14)。G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异丙酚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并间断给予罗库溴铵。CA组双侧颈浅丛阻滞完善后,于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至手术结束。记录手术持续时间、离室时间、术中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切皮后5min(T2)、手术中探查甲状腺上极(T3)和术毕(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评定麻醉效果满意度,并随访术后透析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GA组比较,CA组离室时间缩短(P<0.01),术中输液量减少(P<0.05);术毕时SpO2、MAP较高(P<0.05);术后透析人数和透析次数减少(P<0.05)。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麻醉方法可有效且安全的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盐酸氢吗啡酮在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6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颈丛阻滞前5 min氢吗啡酮0.3 mg静脉滴注,颈丛阻滞后以2μg·kg-1·h-1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啶10min,继而以0.4μg·kg-1·h-1的速度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颈丛阻滞前芬太尼0.05 mg静脉滴注,颈丛阻滞后以丙泊酚2mg/kg缓慢静脉滴注,继以3m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气分析检查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中可唤醒、颈丛穿刺时疼痛不明显及神经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用药后10min和15 min时PaO2、MAP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AP在用药后30 min时下降明显(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与盐酸氢吗啡酮复合在颈丛阻滞麻醉能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具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具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术者随机分两组(n=20):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咪唑安定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5 μg/kg,D组经微量输液泵以1 μg/(kg·h)的速度推注右美托咪啶10 min,M组缓慢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4 mg/kg后,患者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满意后20 min,D组以0.5 μg/(kg·h)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入室(T0)、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1)、切皮后10 min(T2)、置换关节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Ramsay镇静评分及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手术前后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MAP、HR在手术后较之手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D组在T2、T3时MAP、HR显著低于M组(P〈0.05).两组各时间段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 镇静评分均达到2~4分.D组术中体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及寒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麻醉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 ~ 80 kg; ASA 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 ~2、100 ~ 200 μg·kg -1·main -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 kg -1·min -1和1 mg·kg-1 ·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 h 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诱导双腔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为40~6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15min,D组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泵注时间10min;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生理盐水10mL。右旋美托咪啶输注完成后以效应室浓度0.4μg/L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3min后以血浆靶浓度为3mg/LTCI丙泊酚,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胺0.8mg/kg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右旋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输注完成后(T1)、插管前即刻(T2)、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3)和插管后1min(T4)、3min(T5)、5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T0比较,T1时D组的HR明显降低(t=2.39,P<0.05),C组HR无明显变化。应用麻醉诱导药物后,两组的SBP和DBP在T2均下降(F=6.16~9.45,P<0.05),但D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组(t=3.14、2.78,P<0.05);T3及T4时间点,两组的SBP、DBP和HR较T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F=5.18~14.96,P<0.05),D组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C组(t=2.09~5.44,P<0.05);T5和T6时间点,D组SBP和HR较C组明显降低(t=2.18~3.43,P<0.05),恢复至插管前的水平。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可以有效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颈丛神经阻滞甲状腺手术中的镇静程度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EX)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啶镇静,丙泊酚组(PRO)术中给予丙泊酚镇静。用Ramsay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切皮后10min、30min、60min、手术结束时的镇静程度,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切皮后10min、20min、30min、手术结束时,两组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MAP、HR和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DEX组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RO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中均有良好镇静作用,但右美托咪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CI)不同效应室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高龄患者49例,年龄75~9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根据舒芬太尼的不同效应室质量浓度随机分为3组:Ⅰ组0.30μg.L-1,Ⅱ组0.35μg.L-1,Ⅲ组0.40μg.L-1,首先TCI舒芬太尼,待效应室和血浆质量浓度达平衡时,以0.50 mg.L-1的血浆质量浓度TCI依托咪酯,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待依托咪酯血浆和效应室质量浓度达平衡时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舒芬太尼达平衡时(T1)、依托咪酯达平衡时(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结果 T1和T2时点Ⅲ组HR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CO和SV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T3、T4和T5时点Ⅰ组MAP、HR、CO、CI和SV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T6时点Ⅲ组MAP、HR、CO、CI、SV显著低于Ⅰ组(P<0.05);T3和T4时点Ⅰ组MAP、HR、CO、CI、SV显著高于T0时点,Ⅱ组和Ⅲ组CO和CI高于T0时点(P<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质量浓度为0.35μg.L-1复合依托咪酯血浆质量浓度为0.50 mg.L-1TCI时,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较适宜高龄患者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6.
杨瑞敏  刘敬臣 《广西医学》2012,34(5):567-56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颈神经阻滞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组20例,注射0.375%罗哌卡因行颈神经阻滞;D组20例,0.5 μg/kg右美托咪定加入0.375%罗哌卡因中行颈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前(T0)、阻滞完毕后15 min(T1)、切皮即刻(T2)、分离甲状腺上极(T3)、术毕(T4)时 MAP、HR、SpO2、RR及Ramsay评分,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结果 与T0比较,C组T1~T4时MAP、HR显著升高(P<0.05);T1~T4时刻D组Ramsay评分高于C组(P<0.05);D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镇痛药用量更少,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时间更佳(P<0.05).结论 局麻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可缩短颈神经丛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延长痛觉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并有助于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时机对血液动力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C组为神经阻滞前5min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Q组为切皮同时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记录术前(T0)、颈丛穿刺时(T1)、切皮(T2)、切皮后30min(T3)及术毕时(T4)的SBP、DBP、HR、VAS评分。结果 Q组T1时点SBP、DBP、HR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Q组相比,各时点SBP、DBP均高于C组,T1时点HR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Q组在T1、T2、T3、T4时点的评分均高,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血液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E组)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P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腹开始时(T3)、气腹20min(T4)、气腹关闭时(T5)以及气管导管拔除时(T6)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值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DBP、HR麻醉前显著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而E组DBP、HR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T3比较,P组在T6时点DBP显著升高(P<0.05),而E组DBP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E组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可靠,不良反应低,能够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42-14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颌面外科清醒镇静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口腔颌面外科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和M组(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0.01μg/kg)。患者入室后经鼻滴入麻黄碱,以丁卡因行表面麻醉,并静脉泵入上述药物(15 min内给完)。记录入室后T0、喉镜置入时T1、气管导管置入后即刻T2,记录患者MAP、HR、SPO2;并记录插管评分(呛咳、肢体运动)、插管舒适度评分、气道梗阻评分;术后随访患者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T1时间点三组MAP、HR明显低于T0时刻(P0.05);T2时间点M组MAP、HR明显高于D1、D2组(P0.05)。M组出现插管不良反应(咳嗽、体动)的次数明显多于D1、D2组(P0.05);而D2组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D1组和M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但D2组整体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较其他两种方案更能为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但1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组上呼吸道气道梗阻发生率更低,同时循环也稳定,是值得推广的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微泵给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开腹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46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23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丙泊酚组(C组)则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切皮后(T3)、腹腔打开时(T4)、腹腔冲洗时(T5)、关腹时(T6)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与T0时点比较,右美托咪啶组除T5时点CVP升高明显(P<0.05)以外,其它时点各项指标表现平稳未见明显变化;而丙泊酚组(C组)T1时点除HR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较T0时降低明显(P<0.05),T2~T4时点各指标有所回升,整体手术过程CO降低明显(P<0.05),气管插管后1 min SVI降低明显(P<0.05),与T1时比较,T5时点DBP、CO、SV、SVI等指标回升明显(P<0.05);2组患者整体手术过程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D组在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的使用例数上多于C组,而在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例数上则少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比较,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平稳,是上腹部手术麻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