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人贫血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华新  陈劲松 《四川医学》2001,22(8):709-7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110例老年人贫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中缺铁性贫血68例(61.8%),巨幼细胞性 贫血14例(12.7%),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11%),其他尚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纯红再障等。同时检出伴有:慢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溃疡病、钩虫病感染等44例占53.6%;冠心病,糖尿病、结石性胆囊炎共26例占31.7%。另尚有胃癌10例,白血病4例,占总数12.7%。在并发症中有贫血性心脏病、低蛋白血症、全身衰竭、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贫血程度以中致重度为主,重度59例(53.6%),中度34例(31%)。结论 老年人贫血为多种疾病所致,易发生多种合并症,且贫血多为中对重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4例老年营养性贫血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老年营养性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70.8%均为中度以上贫血,52.9%的患者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贫血首诊率仅25%,100%合并其他疾病,治疗有效率100%,但治愈率仅16.7%。 结论 老年营养性贫血有其特有临床特点,诊断常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内科综合治疗为基础,同时补充相应造血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农村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农村老年巨幼细胞贫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道疾病及膳食不均衡,起病较隐匿,进展较缓慢,临床表现较多样,且易误诊。结论:农村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率高,注意早期防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老年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6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贫血病因前三位分别是营养不良性贫血44例(37.9%),恶性肿瘤34例(29.3%),肾性贫血11例(9.4%)。轻度贫血27例(23.2%),中度贫血56例(48.3%),重度贫血33例(28.4%)。结论老年贫血极为常见,且多为中重度贫血。营养性不良性贫血是老年贫血的主要原因,而恶性肿瘤占有较高的比例,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从而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报告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临床分析。其中61.3%有长期服药史,12.9%长期接触油漆,汽油史;64.5%以头晕,乏力缓慢起病,均有外周血三系减少;22.6%心电图异常。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基本治愈和缓解好转18例。13例并发感染,出血,心电图异常及肝炎后再障者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7.
周仙花  毛伟星 《医学争鸣》2009,(22):2523-2523
1临床资料 选择2005-01/2007—12在我院因各种原因就诊并确诊为贫血的老年患者101(男58,女43)例,年龄60~96(平均69.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wk~14mo.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因学检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对24例老年贫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贫血程度、并存病、误诊病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本组资料表明:老年人贫血有几大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诊断前病程较长、贫血程度以中轻度为主,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多见,而且误诊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提出对老年人应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贫血的原因。方法近两年来与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共同合作,分析观察了183例60岁以上血红蛋白低于100g/L的老年人,经骨髓穿刺符合贫血诊断的病例资料,从中统计分析出各种疾病引起贫血的百分率。结果60岁以上贫血的患者74例是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和转移癌引起,排第一;37.16%是由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混和性贫血引起,排第二,剩余的由其他疾病引起。结论老年人贫血由多种疾病所致,且贫血多为中至重度,由MDS、白血病和转移癌引发之比例最高,其次为营养性贫血。老年性贫血必须引起社会上的老年人以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治疗,以免误诊和漏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湘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16-117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中40例(55.56%)有消化道症状,36例(50.00%)三系血细胞均减少,11例(15.28%)有神经症状,巨幼细胞性贫血需与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进行鉴别。结论提高巨幼细胞性贫血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注意高发人群的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应该是防治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有效措施;注重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及膳食结构调整、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钱凤文 《黑龙江医学》2014,38(2):223-224
目的 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18例老年CA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CAP具有发病隐匿,临床缺乏典型,肺部炎症体征不明显,86.4%(102例)患者伴有1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患者较少,痰涂片培养结果72%有致病菌生长,胸部X线检查不典型等特点.另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转化为重症肺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老年CAP常合并有基础性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提高对CAP临床特点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性分析肿瘤类型、分期、化疗、性别、年龄等因素与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的相关性。结果:160例肿瘤患者中有78例存在贫血,贫血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高于其它部位实体瘤,肿瘤患者病理分期不同其贫血发生率也不完全相同(P<0.05),接受化疗的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化疗者(P<0.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与肿瘤类型、病理分期及化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实验观察。方法把在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开始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了观察的对象,共50例,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配成不同的小组,包括干预组(环孢素A治疗)以及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贫血改善现象、并发症出现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明显更高,干预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相关指标对比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环孢素A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果,同时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出现,帮助改善患者贫血现象,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对贫血患者开展血液检验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240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检查结果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为地中海贫血组(114例)及缺铁性贫血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地中海贫血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贫血患者血液检验临床鉴别的重要指标,可据此进行分型,利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80例中病因明确者26例(32.5%),感染性疾病10例(38.7%),且感染是疾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最常见的诱因,与药物有关病例3例(12.5%)。②抗体分型与临床预后相关:IgG C3型溶血较重,C3型较轻,IgG型介于两者之间;C3型完全缓解率较高。③误诊病例9例(11.2%)。④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糖皮质激素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P<0.01)。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体分型与临床及预后相关;基础疾病的追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应重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以防止误诊病例的发生;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或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g A肾病伴贫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2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贫血分为两组,其中A组(贫血组)33例,B组(非贫血组)169例,比较两组临床和病理方面的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Scr、BUN、24h-Upro明显增高,RBC、Hb、Alb下降,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及血管壁增厚的数目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病理学参照Lee氏分级比较,贫血组病理Lee氏分级较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Hb与小球硬化/肾小球总数、新月体/肾小球总数呈负相关,Scr、24h-Upro与小球硬化/肾小球总数、新月体/肾小球总数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Scr、24h-Upro、新月体病变是是Ig AN合并贫血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g AN伴有贫血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重于Ig A肾病不伴有贫血的患者,即贫血可加重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主要病因是营养摄入不足,临床发病过程缓慢,症状隐匿不典型,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有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多脏器功能,提高生命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艾滋病贫血患者的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对其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67例艾滋病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40个症状、舌象和脉象等) ,建立数据库矩阵,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各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提取得到15个公因子,归纳出6个证候要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9.664%,其病性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热;病位有:脾、肾、胃、心、肝、肺。结论 艾滋病贫血的基本病性为本虚证,以气虚为主; 主要涉及的病位为脾、肾。提示其治疗宜健脾益肾, 气血双补。  相似文献   

20.
肿瘤合并贫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春妮  陈红  周炎 《医学综述》2014,(9):1725-172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Hb)浓度,并依据患者Hb检测结果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贫血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Hb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正常组比较,贫血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合并贫血时,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发生率高,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营养状况负平衡,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介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