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TIA患者48例行DSA检查,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分析TIA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并且给予病因治疗。结果 48例中31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21例发现有不稳定斑块,其中重度狭窄9例,闭塞2例,颅外动脉狭窄18例,颅内动脉狭窄8例。支架治疗的5例患者及2例侧支循环丰富患者治疗后未再有TIA发作。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对于TIA患者应及早行DSA检查,查明病因并给予针对病因的治疗,从而避免或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特点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观察受累血管的部位及狭窄程度.结果:52例患者中45例(86.5%)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病变,其中29例(64.4%)病人存在2处以上血管狭窄,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短时程(发作持续时间<1h)和多次发作(发作频率≥2)TIA.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短时程和多次发作TIA常伴有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的血管性病因,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王利宇  马文平 《西部医学》2009,21(3):416-417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3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快、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43例中有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的31例,血管狭窄27例,血管迂曲3例,单侧颈内动脉颅内或颅外段闭塞4例,双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1例一烟雾病。1例伴有梭形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16例,颅外动脉狭窄11例,至少存在2处血管狭窄14例,其中8例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结论DSA可明确TIA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严重程度,脑供血动狭窄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卒中发生率及颅内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ABCD2评分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影像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评分≥4分组(中高危组)和<4分组(低危组);根据MRA评估分为脑血管狭窄≥50%组和狭窄<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的比率增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比率增高;脑血管狭窄≥50%组与脑血管狭窄<50%组比较,前者TIA后2 d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ABCD2评分≥4分MRA显示颅内血管狭窄率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率高,颅内血管狭窄≥50%组TIA后2 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血管状态的TCD判定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水平  张茁 《北京医学》2006,28(5):269-272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功能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对106例首次发病72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颅内血管狭窄组、颅外血管狭窄组、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等四组.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NIHSS评分,比较分析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最少,第1日和第21日NIHSS评分分别为4.15和3.28分,预后较好;其次为颅内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7.03和6.55分);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9.8和9.9分),预后最差.伴有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脑梗死者更易发生进展性卒中.结论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给予TCD检查,可以对颅内颅外血管的功能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患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与ABCD2评分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0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59例)、高危组(43例)3组,行头颈联合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70%≤狭窄≤100%);中度狭窄(50%≤狭窄<70%);轻度狭窄(0%≤狭窄<50%)。分析3组患者ABCD2评分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部位数目的关系。结果:高危组患者出现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P<0.05),多部位颅内动脉狭窄出现的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对于ABCD2评分≥6分的患者,出现重度颅内动脉狭窄及多部位动脉狭窄的几率增高,考虑为高危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短期极易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赵忠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63-964,966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入的患者共36例,其中颅内血管狭窄患者15例,颅外血管狭窄患者21例,给予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3年,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及经颅多普勒超声(DSA)评价、ASPECTS量表评分,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全部放置成功,患者术后各项参考均显著改善,轻度狭窄的TCD与DSA相符率为56%,中度与重度的相符率分别为75%与78%.患者术后1月、1年、3年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较术前减慢,而脉动指数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术后3年的ASPECTS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支架治疗后,颅内支架组患者成功14例,失败1例,成功率93.3%.术后脑出血2例,血管痉挛1例,再闭塞2例,心率、血压下降1例.颅外支架组成功20例,失败1例,成功率95.2%.再闭塞1例,心率、血压下降5例.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以很好的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但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和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相比,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8.
张亚丽  周慧杰  李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29-1234,F0003
目的:对比研究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颅内和颅外支架置入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赤峰地区252例实施支架置入术的脑供血血管狭窄患者病历,将252例患者依据支架置入部位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组,分析两组病例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狭窄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①颅内组53例,占总病例数的21.03%;颅外组199例,占总病例78.97%。颅外组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者84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者95例,分别占颅外组的42.21%和47.74%;颅内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22例、基底动脉狭窄者20例,分别占颅内组的41.50%和37.73%。②颅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08%;颅外组为2.5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后1年颅内组发生脑梗死1例、TIA 2例,发生率为1.89%和3.78%;颅外组发生脑卒中1例,发生率为0.50%,无TIA病例,两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脑供血血管狭窄颅外血管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为颅外脑供血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为颅内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③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操作较颅外复杂,操作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④颅内血管支架术术后再狭窄率及近期发生脑梗死和TIA的比例较颅外血管支架术高。  相似文献   

9.
肖玲  张遥  吕健 《黑龙江医学》2011,35(2):87-89
目的 探讨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85例TIA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TIA患者血浆Hcy水平,对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青年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浆H...  相似文献   

10.
陈渊  钟维章  罗永坚  肖继东  陈志 《广西医学》2011,33(12):1595-1597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包括NIHSS、mRS评分)、手术安全性及随访期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4.3%(33/35),术前动脉狭窄(74.1±9.8)...  相似文献   

11.
张兆  张千 《微创医学》2014,(4):414-416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 imaging,PWI)联合脑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行PWI检查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观察90 d脑梗死发生率,分析TIA患者的PWI表现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WI灌注异常的TI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风险明显增加(P0.01);颈动脉狭窄50%TIA者较颈动脉狭窄50%TI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异常合并颈动脉狭窄50%组与PWI灌注正常合并颈动脉狭窄50%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I在评价脑循环的血流动力变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DSA可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做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行DSA检查60例中48例(8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30例(50%)。结论: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DSA评估头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头颅MRI评估脑白质疏松(LA),进一步明确头颈部LAA和LA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1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头颅MRI和DSA检查,同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显著”LA病变组和“无或轻度”LA病变组,然后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其危险因素。结果:LA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程度最高(r=0.30,P<0.001);年龄(OR 1.11,95%CI 1.07~1.15,P<0.001)、高血压(OR 3.64,95%CI 1.61~8.20,P=0.002)、中度颈动脉狭窄(OR 4.49,95%CI 1.54~13.13,P<0.01)和重度颈动脉狭窄(OR4.29,95%CI 1.69~10.90,P=0.002)均是LA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LAA与LA存在相关 性,颈动脉狭窄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助全脑血管造影(DSA)和ABCD。工具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TIA发生卒中风险的原因。方法:128例TIA患者入院时根据ABCD。评分分组,高风险组58例,中低风险组70例,观察血管狭窄的程度和分布,血流代偿,溃疡斑块存在的情况。结果:高风险组狭窄≥70%的发生率为67.2%,高于中低风险组(51.4%)(χ2=6.242,P〈0.05);高风险组溃疡斑块的发生率为51.7%,高于中低风险组(38.6%)(χ2=6.027,P〈0.05),中低风险组血流代偿的发生率为77.1%,高于高风险组(65.5%)(χ2=5.913,P〈0.05)。结论:TIA高风险的可能原因为血管狭窄造成的低灌注和溃疡斑块微栓子脱落导致的栓塞,有血流代偿可能起了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血管造影的64例前循环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z评分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高危组患者出现多支脑血管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血管狭窄的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TIA的患者随改良ABCD2评分的增加。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出现多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联合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将125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73例,同时行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同期设立健康对照组54例。比较脑梗死组和TIA组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的稳定性、狭窄程度,评估颈动脉狭窄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颈内动脉颅外段所检出的斑块中,易损斑块占66.3%(61/92),高于TIA组39.7%(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脑梗死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5.4%(34/52),高于TIA组的42.5%(3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脑梗死组颈内动脉颅外段≥50%狭窄的发生率为32.7%(17/52),高于TIA组16.4%(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发现前循环盗血的PCI患者11例,其大脑后动脉P1段、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峰值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有助于发现PCI患者合并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易损斑块,评估前后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9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7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81.2%),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57.5%、42.4%)。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45.2%;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MCA)最多。占41.2%。75例颈动脉超声检查异常(75/96,78.1%)。83例TCD检查异常(83/96,86.4%)。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作出客观评价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史宝柱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66-126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其与CVD危险因素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160例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发生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65%,中、老年组的中重度狭窄的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内动脉狭窄组,而伴高血脂和吸烟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中;中、重度血管狭窄组的脑梗死和TIA的发病率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易导致颅内外动脉狭窄,而后者是CVD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CVD的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265例TIA患者进行股动脉插管,seldinger法分别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结果:DSA结果显示有血管病变226例(85.4%),未见血管病变39例(14.6%)。结论:血管狭窄是颈动脉系统TIA主要病因,以颈内动脉C1段和大脑中动脉M1、M2段最多见,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增高TIA频率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