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橡胶工业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广东省省内5家橡胶制品加工厂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粉尘浓度监测,并对672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598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家工厂各生产工序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是滑石粉尘。其中配料、压延、炼胶等工种粉尘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6.8~32.6mg/m^3,超标(PC-TWA3mg/m^3)1.3~9.8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5.6%~8.2%。职业健康检查中,X射线(高仟伏)胸片所见,接尘组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共52例,其中无尘肺(0^+)7例。而对照组的肺纹理改变只有19例。肺功能测定:接尘组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48例,对照组13例。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9,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慢性鼻炎、咽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制品加工业使用的工业滑石粉,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建议使用危害性较小的医用滑石粉来替代。同时加强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某陶瓷制品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现场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同时对281名接尘工人和196名非接尘人员作健康体检。结果该厂作业场所各生产工序粉尘浓度(TWA)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m^3)6.3—35.4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19.4%-36.8%。体检发现接尘组人员胸部X射线照片中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41例,其中诊断为“O^+”9例。而对照组肺纹理改变只有5例。肺功能检查接尘组有24例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对照组仅为4例。两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52,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和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发生率高。结论陶瓷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呼吸系统较为明显。建议陶瓷行业在生产中要加强对粉尘的治理工作,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陶粒砂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接尘工人进行体检。结果表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惩超标,部分接尘工人有气喘、胸闷、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X射线胸片可见肺纹理改变及散在的类圆形小阴影,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液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说明陶粒砂粉尘对机体具有损伤的作用。对粉尘危害较重的制粒车间进行了粉尘治理,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降低了90.7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钇稀土粉尘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车间卫生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钇稀土生产矿的劳动卫生、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体内、外实验研究了钇稀土粉尘的生物学作用,并对钇稀土生产车间空气粉尘卫生标准进行探讨。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在1.3—25.9mg/m~3,25名接尘工人中X线O~+检出率为16%,平均接尘工龄为8.8年。接尘组工人的肺功能及化验检查某些指标改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经动物体内外实验研究,钇组稀土粉尘显示的致肺纤维化作用和细胞毒性大于铈组粉尘但显著低于石英粉尘,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了生产车间钇组稀土粉尘卫生标准为3mg/m~3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市铸造业的粉尘危害状况,在8家铸造企业选择有代表性的66个采样点,在工人呼吸带高度采集粉尘样品,采用滤膜重量法检测各作业岗位的总粉尘浓度,用焦磷酸法测定游离SiO2含量。对498名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选取156名不接触有害作业的科室及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查分析。结果显示,66个粉尘点中碾砂、大炉、浇铸和抛丸岗位总粉尘浓度的超标率均为100%,超标较严重的岗位为抛丸、碾砂等,最高超限倍数分别为22.4和18.4。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接尘组呼吸系统自觉症状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接尘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工龄的增加,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异常率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6.
某橡胶制品厂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某橡胶制品厂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某橡胶制品厂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并对152名接尘工人和93名非接尘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该厂主要生产性粉尘系滑石粉尘。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PC-TWA)平均为30.2 mg/m3(超标9.1倍),游离S iO2含量平均8.5%。X射线胸片(高千伏)检查接尘组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改变19例,无尘肺(0 )5例,而对照组肺纹理改变只有2例。肺功能检查接尘组有15例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对照组仅为1例。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此外,接尘组自觉症状、慢性鼻炎、咽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发生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厂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建议加强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造业铸造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业铸造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汽车制造业230名铸造工人为接尘组和200名非接触尘毒职工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体检,比较两组的健康状况。同时测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生产环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12.2% ̄85.3%,粉尘浓度0.5 ̄1.75mg/m3,合格率为80%;接尘组工人自觉症状中咳嗽、咯痰、气短阳性率及体检项目中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接尘组肺功能指标(FEF25% ̄75%、FEF75%)均低于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异常率接尘组为8.3%,对照组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汽车制造业铸造粉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健康,尤其对呼吸系统损害更明显,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许昌市水泥作业职业危害情况,探讨预防职业病危害对策和依据,对该市两家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测定了不同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以接触粉尘和噪声的686名人员为调查组,非接触粉尘和噪声的管理人员105名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水泥生产场所粉尘(总尘)浓度、噪声强度,严重超标,合格率分别为9.3%和18.1%,接尘人员呼吸道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噪声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者占33.9%,职业性噪声耳聋者占16.9%。说明该市水泥生产企业职业危害严重,应加强粉尘和噪声的治理,加强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石灰石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360名接触石灰石粉尘的工人进行问卷和健康检查,同时选择不接尘的360名工人为对照组,将接尘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胸片、及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尘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石灰石粉尘属低矽量粉尘,但其分散度高,如长时间高浓度接触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甚至产生尘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聚丙烯腈纤维粉尘的致病作用 ,制订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卫生标准。方法 大鼠经气管注入粉尘 80mg ,分别于染尘后的 12、18个月剖检 ,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发现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可致肺组织轻度纤维化改变。对 10 3名平均接尘工龄 5 4年 (1~ 14 6年 )接尘女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症状检出率、胸部X线异常改变和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 ,接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提出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 4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2mg/m3。  相似文献   

11.
李晓岚  林锦  黄坤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5):735-736,739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羽毛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4名羽毛作业工人(观察组)和257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做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10.5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检出率、羽毛和尘螨抗原皮试阳性率、血清免疫球蛋白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8-75.93;随着接尘工龄增加和车间粉尘浓度的升高,主要症状、体征检出率也增加,等级相关系数r=0.643-0.883。结论:羽毛加工产生的粉尘可导致机体发生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疾病,其变应原主要为羽毛和尘螨,并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含铜粉尘对工人的职业性危害,本文对某电缆厂铜加工车间劳动卫生及职业性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生产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年几何均值为0.73mg/m3,空气中铜尘浓度几何均值为0.022mg/m3,空气中粉尘粒径在5um以下者占84.16%。接尘者除皮肤感觉异常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较明显外,无其他特殊发现,但血细胞铜、发铜含量及血清溶菌酶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作者认为,上述指标除铜蓝蛋白外,可作为铜尘接触者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根据粉尘浓度的超标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接尘时间内肺总通气量3个指标进行判断的。其目的是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劳动保护,为更科学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我公司铸造、铆焊等车间生产性粉尘是主要职业危害之一。我们根据《生产性粉尘作  相似文献   

14.
粉尘作业对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接触粉尘作业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接尘组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01) ,并表明喉痒、喉痛及肺 T B的发生随接尘工龄而增长,接尘工人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会导致上呼吸道及肺部疾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肺接触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949-1990年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粉尘接触者的职业史,体检及车间尘浓度资料。研究对象为1091人,其接触者625人,病例466人,结果显示,该厂石棉肺患高达42%,历年车间粉尘浓度明显超标。寿命表法确立了石棉粉尘接解-反应关系。估算接触35年发病率小于1%时,接触粉尘浓度水平不超过3.63mg/m^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石灰石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危害,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在济南市市属某大型工厂石灰石生产车间,对360名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粉尘检测,对360名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与呼吸道症状罹患情况调查,并与360名对照人员比较。[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最高浓度,粉料仓库为7.4 mg/m3,其他工序均超过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容许的最高浓度8 mg/m3。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罹患率接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MVV、FEV1.0、FEV1.0%、MMEF)接尘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长期从事石灰石作业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7.
关晓熙  龚绍新  关炳亮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59-2860
目的了解开平市陶瓷卫浴洁具生产工人罹患呼吸系统疾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某卫浴洁具生产厂接尘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监测和对工人进行预防性职业健康高仟伏胸片检查。结果接尘组车间空气总尘与呼尘均超过国家标准接触限值,在此环境中工作,工人呼吸系统疾病现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4.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片异常结果中,常见疾病比较主要为双肺纹理增粗(χ2=25.50,P<0.01)和疑似尘肺病(χ2=4.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接尘工龄分段胸片异常结果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1)。结论陶瓷粉尘接触工人罹患呼吸系统疾病明显。企业和监管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严格控制工作环境中粉尘浓度,定期进行预防性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才能有效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热电厂接尘工人进行初步调查,接尘工人主要分布在燃料和锅炉车间,共553人。91年进行设备改造前在空气中粉尘浓度严重超标情况下,共发生尘肺病人27例。92年断面患病率4.88%。锅炉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远远低于燃料车间,但锅炉车间患病率却显著高于燃料车间。本文对产生此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北京市昌平区玻璃制品行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进行评价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112名在岗配料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112例接尘(接触粉尘,下同)者中,检出无尘肺(0^+)13例,轻度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5例;轻、中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各1例,轻度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1例,有自觉症状比率随接尘工龄延长而增加。结论矽尘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程度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接尘作业时间等因素有关,改善除尘设备、严格个体防护制度、强化职业健康监护、合理地确定接尘工龄,是防止尘肺病发生的有效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粉尘对作业人员外周血象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发电厂男性接尘作业人员1 271人为观察组,同厂非接尘接害人员516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外周血象和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各监测岗位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均达标,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0.37~1.40mg/m~3,平均(0.89±0.33)mg/m3。观察组红细胞(RBC)、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酞酶(γ-GT)指标异常率(分别为14.24%、22.50%、21.5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27%、14.15%、16.67%),以上3指标的平均水平观察组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不同工龄组间血红蛋白、RBC、血小板、ALT、γ-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定期监测尤其是动态监测接尘作业人员外周血象和肝功能指标,对了解其早期组织损伤、器官病变以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