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纤维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分为MS组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2.60±6.74)岁。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58.41±5.52)岁。均予以一般项目及头颅MRI、磁共振波谱(MRS)及MR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分析两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乙酰胆碱(Cho)、肌酸(Cr)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检查结果。结果 MS组NAA/Cr、NAA/Cho明显降低,Cho/Cr明显升高;FA值明显降低;NAA/Cr与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相关,FA值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相关;NAA/Cr、NAA/Cho与MS病程年限相关(均P<0.05)。结论病程5年以上的MS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纤维微结构已有损害,其程度与代谢异常程度及病程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病程5年以上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内代谢物、脑部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以例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细胞损害.方法 本研究分为病例组(高血压病12例)及对照组(17例健康体检者),检查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神经功能相关量表评分),行头颅MRI、DWI、MRS、DTI检查,测定脑部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及内囊后肢、放射冠区FA值.结果 (1)病例组NAA/Cr在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均低于对照组(分别t=-2.405、-3.710、-2.068,P<0.05);NAA/Cho在扣带回后部、侧脑室后角均低于对照组(分别t=-4.347、3.578,P<0.01);Cho/Cr在扣带回后部高于对照组(t=2.965,P<0.01);(2)FA值在内囊后肢、放射冠区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2.543、P<0.05;t=-3.394、P<0.01).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代谢异常且病程5年以上者脑细胞代谢功能及神经纤维微结构已有损害,MRS、DTI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脑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在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走行,观察大脑白质的结构特性[1,2]。其在精神障碍中应用前景广阔,可揭示精神分裂症的脑白质微细神经纤维束变化,为进一步探明其可能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基础提供依据。1DTI简介弥散反映水分子的随机运动,即布郎运动。在这一运动模式中,水分子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弥散阻力相等。但在生物体内,弥散主要受脑白质的结构特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包括联络纤维、联合纤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MRS)特点,并对ALs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ALS患者38例,单纯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疾病患者8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和健康对照34名,行常规头颅MRI、DTI和1H-MRS测定.结果 21%(8/38)的ALS患者可见T2 FLAIR序列双侧锥体束走行异常高信号,强度高于皮质灰质.ALS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中央前回(ALS组0.492±0.059,健康对照组0.552 4-0.045,F=17.150,P<0.01)、内囊后肢(分别为0.679 ±0.048、0.727±0.031,F=19.481,P<0.01)、大脑脚(左侧0.740±0.038、0.761±0.024,F=4.290;右侧0.720±0.044、0.746±0.034,F=3.264,均P<0.01)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显著降低;ALS组上述部位的N-乙酰大冬氨酸/肌酸(NAA/Cr)值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降低.AKS组各部位FA值降低百分率分别为10.9%、6.6%、2.8%~3.5%,以中央前回处最为显著;内囊前肢、枕叶处的FA值亦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DTI和MRS枪测不仪有助于ALS患者:运动神经元高位受累的确认和A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还可促进对ALS病理机制和病损分布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45%~50%,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死亡率也在颅内肿瘤中居首位.胶质瘤易复发,预后差.尽管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根治困难,尤其对于功能区的胶质瘤,既要保全功能,又要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组织,如何掌握切除范围仍然存在困难.因此,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的性质、部位、病理学级别及其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磁共振技术已迅速发展,磁共振波谱(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已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治中,从而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记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研究颞叶癫痫(TLE)患者脑内微观改变及记忆损害的相关脑区。方法对颞叶癫痫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者15例,进行DTI检查,利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功能。结果 TLE患者部分各向异性弥散(FA)值降低激活区域有颞叶、边缘叶、扣带回和岛叶,升高区有:额叶、顶叶、枕叶,表观系数(ADC)值升高激活区域在颞叶、额叶、枕叶、顶叶;无ADC值降低区域。与健康者相比,颞叶癫痫患者的记忆商数(MQ)(90.73±19.72)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FA值在左岛叶、颞叶与MQ值正相关;患者组FA值在右额、顶、枕叶、左顶叶与MQ值正相关,在左颞叶与MQ值负相关。对照组ADC与MQ正相关区域在左边缘叶,与MQ成负相关区域在左顶叶、患者组正相关区域在左、右颞叶。结论初步证实TLE患者的脑内结构变化不局限于颞叶,还包括颞叶外网络结构;TLE患者全脑DTI与MQ存在着相关激活脑区,表明记忆功能损害与脑内相关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导致的多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作为新近发展的影像技术,有无创显示白质纤维超微结构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病情预测、治疗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即就DTI技术在CSVD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环路物质代谢异常,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2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18名老年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及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测量双侧额叶背外侧白质、前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丘脑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从)、胆碱(Cho)与肌酸(Cr)的比值,对两组各部位的比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抑郁症组额叶背外侧白质(2.28±0.32)、前部扣带回皮质(2.19 ±0.39)、杏仁核(1.95 ±0.22)、海马的Cho/Cr比值(2.38 ±0.3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8 ±0.40、1.68±0.30、1.66±0.24、2.0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丘脑Cho/Cr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前部扣带回皮质(2.08 ±0.26)、杏仁核(2.20 ±0.27)、海马的NAA/Cr比值(2.10 ±0.27)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8 ±0.35、2.52±0.22、2.4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额叶背外侧白质及丘脑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额叶背外侧白质、前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的Cho/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受到影响,该神经环路在老年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MRS)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能在活体早期、无创地分别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脑内代谢改变和神经纤维损伤情况。目前,DAI患者脑内的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NAA/Cr肌醇(Cr)降低,胆碱峰(Cho)/Cr上升以及乳酸(Lac)的变化仍有争议。DAI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降低,早期FA值增高。而纤维跟踪技术(FT)可以显示白质纤维断裂。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DA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查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来了解该病患者脑白质发育情况,以寻找MR患者新的诊断手段,并探讨发病机制中脑白质纤维束发育障碍的根据.方法:用DTI扫描技术对45例MR患者作了皮质脊髓束、枕额束、扣带束、胼胝体束的检查.结果:45例患者中仅4例未发现异常,枕额束有异常为27例,皮...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具有无创、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并且形态与功能结合,是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 (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认知改变的病理解剖基础。方法 对 70例MS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查及头颅MRI检查 ,对其中 5 0例患者的头颅MRI成像进行了定量测量 ;7例患者进行了弥散张量成像 (DTI)扫描。结果 智能测试发现MS组全量表智商低于正常 (<90分 )者为 4 0 % (2 8/ 70 )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智能测试与MRI测量中的两侧尾状核比率相关性最显著 ,其次为胼胝体指数。DTI显示病灶周围看似正常组织、看似正常白质及灰质较对照组相应部位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增高 ,各向异性值减低。结论 MS患者中存在认知障碍。病灶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 ,包括看似正常白质中的微小病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决定认知障碍的程度。灰质功能障碍也与认知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是在常规MRI和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这个概念由Basser等^[1]提出。DTI可在三维空间内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利用特定的算法可以提供其他成像方法所无法实现的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重建脑白质纤维束。它对脑白质病、脑血管病等的诊断、神经外科术前病灶的定位、病灶与纤维束的毗邻关系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较新的成像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影响脑白质尤其是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疾病,是当前惟一的一种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该技术可定量分析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弥散特征,直观显示颅内病变与白质纤维之间的关系,为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就DT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变化,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位置关系,以评估预后。方法 45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分为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3d)、亚急性期(4d~8w)和慢性期(>8w),分析其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患侧FA值在超急性期无明显变化,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逐渐降低,与健侧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患侧ADC值在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减低,亚急性期逐渐恢复接近于健侧,慢性期再度增高;DTT成像显示CST受损严重其预后较差。结论不同时期脑梗死病灶其FA、ADC值有一定规律变化,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额叶癫痫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相关脑区及病理改变,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32例成人额叶癫痫患者和75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检查,并对18例常规影像无病灶的额叶癫痫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及统计分析。结果额叶癫痫患者组语义流畅性明显差于对照组,数字广度测验得分和90min正确填写数字符号个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额叶癫痫患者右侧额叶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右侧外囊、尾状核和双侧丘脑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双侧内囊前肢、左侧外囊、左枕叶皮质下白质FA值与语义流畅性呈正相关。左侧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和丘脑MD值与MMSE呈负相关;双侧内囊前肢、左侧外囊、额叶、枕叶相应白质内FA值与MMSE呈正相关。结论DTI显示额叶癫疴患者右侧额叶MD值明显增高、右侧外囊、尾状核和双侧丘脑的FA值明显减低,提示额叶癫痫患者在上述区域可能存在细微病理改变,执行功能可能超出前额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在脑实质内肿瘤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在认识脑实质内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显微手术中的作用。方法脑实质内肿瘤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18例。手术前、后行常规MR及DTI检查。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显微操作下进行。两组病例依据不同的影像选择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DTI影像变化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变。结果21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位于中央区及附近、颢枕部和颞叶深部,术前DTI表现肿瘤仅将传导束推移;2例转移瘤位于颞枕部,术前DTI显示视放射没有解剖移位,而是部分缺如,提示肿瘤对其有侵犯;8例星形或少枝胶质瘤位于额、颞、顶、枕部,术前DTI提示传导束未出现移位、变形,表现为经过肿瘤部位的传导束中断,这说明肿瘤对其侵犯、破坏;其余肿瘤未涉及到重要传导束。术后DTI显示对照组5例患者因手术导致传导束受损,研究组2例损伤。传导束损伤的患者均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DTI能够清楚可靠的显示肿瘤与白质传导束的关系,有利于确定手术方案,术中保护功能传导束,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以期为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假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DTI扫描,检测脑内21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的微细结构,并与20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患者组额叶、内囊前肢、外囊的左右两侧FA值和左侧颞叶、左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FA值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额叶左右侧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内囊膝部和后肢FA值右侧大于左侧(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双侧外囊FA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用药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多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降低,尤其是额叶皮层下环路更加显著,数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的正常"左右"的偏侧性缺失或倒置,支持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神经病理假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物质对脑白质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11例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和6名正常对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及脑白质纤维束重建,比较两组的差异;同时分析有精神症状的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n=7)与正常对照的DTI结果差异.结果 苯丙胺物质依赖组左右两侧皮质脊髓束数量均低于对照组(t=1.25,P<0.01;t=0.04,P=0.03),左侧扣带束FA值高于右侧(t=4.04,P<0.01)且与物质使用时间呈正相关(r=0.69,P<0.01);有精神症状的苯丙胺类物质依赖组左侧皮质脊髓束ADC值高于对照组(t=3.54,P=O.04)、扣带束ADC值左侧小于右侧(t=-2.62,P=0.04);有精神症状的苯丙胺物质依赖组DTI值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大脑双侧皮质脊髓束及左扣带束受损.且左扣带束纤维受损随物质使用时间延长而加重;未见苯丙胺物质依赖者的精神症状与DTI值相关,但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对活体脑组织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和成像,无创跟踪脑内纤维束,描绘白质的结构,探测白质纤维微观结构的异常改变。本文主要就DTI在情感障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