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丁晶  郭义 《中国针灸》2004,24(10):673-676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发病3天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50分钟、80分钟患者的神志变化(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1)刺络组患者各时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刺络放血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GCS的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期患者意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病情分为损伤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3组,每组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 刺络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正常治疗,仅刺络组增加井穴刺络放血。将意识状态进行量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可使各组患者的心率加快。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3.
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使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残程度。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头针组及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有效率(97%)明显高于头针组(87%)和对照组(73%)(P<0.05和P<0.01);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头针组及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表明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突发一侧肢体瘫痪或伴有失语的无意识障碍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出血量为每穴1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及SD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井穴放血联合针刺、抗抑郁药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例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VAS评分、上肢FMA评分、水肿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足十二井穴放血治疗中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程1个月内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井穴放血组及针刺组各35例,两组病人均行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井穴放血组加用十二井穴放血及普通针刺联合治疗,而针刺组仅行普通针刺治疗,两组病人每周行5次针刺或放血治疗,连续治疗3周为一疗程,治疗周期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临床疗效方面井穴刺血组要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十二井穴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45/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35/4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方法,隔日1次,对照组口服弥可保。2组均3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显著,方便廉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博  李宛蓉 《陕西中医》2020,(11):1529-1533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 m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 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 、24 、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1.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可用于中风急救。多年来,我们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在确定其疗效的同时,对其作用的环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生化角度探明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0周龄wiste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由国家药物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观察1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75.56%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53.46±5.33)%、血浆黏度为(1.30±0.27)m Pa·s、血细胞比容为(43.12±1.76)%,均低于对照组的(63.75±5.51)%、(1.78±0.36)m Pa·s、(46.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血细胞比容,利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华  刘仲杰  施土生 《中国针灸》2006,26(5):337-338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法对中风偏瘫麻木症的疗效,寻找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中风偏瘫症患者9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华佗夹脊穴配合十二井穴或十宣穴刺络放血,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四肢穴常规针刺方法,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与对照组的77.59/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法是治疗中风后偏瘫麻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51例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统计2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VAS评分、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干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程在6h以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刺络前、刺络后即刻、刺络后30min、刺络后50min~1h、刺络后3.5~4h,观察患者Glasgow昏迷(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刺络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无明显差异.刺络组各时间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刺络后30min、50min~1h、3.5~4h有明显改善.刺络后即刻,刺络组患者GC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刺络后30min,刺络后50min~1h,刺络后3.5~4h GC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状态.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剑炜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54-1055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及并发症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及中药灌肠,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联合手十二井穴放血及中药灌肠法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昏迷的改善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三维五感促醒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三维五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苏醒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ao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ao Outcome Scale,GOS)评分、CT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格评分和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脑灌注成像脑损伤区的CBV、CB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井穴刺络放血组和井穴不放血组。参照Zea 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造模成功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大鼠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各组于造模48h后取脑并测定脑含水量、脑密度和脑系数。结果:井穴刺络放血干预后,大鼠中风48h病变侧的脑含水量、脑系数降低,脑密度增高。结论: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脑缺血48h后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风初起的急救措施—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郭义周智良周国平马岩王番徐汤苹张艳军王秀云从目前国内外对中风病治疗措施的研究来看,大多注重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对初发病急救措施的研究不够。许多中风患者由于发病后急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