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LC测定不同地区苦参市售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降苦参酮、黄腐醇及苦参啶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分别为310nm(三叶豆紫檀苷)、294nm(降苦参酮)、365nm(黄腐醇和苦参啶).结果 25批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降苦参酮、黄腐醇和苦参啶的含量分别为0.05%~0.32%,0.05%~0.51%,0.55×10-3%~4.87×10-3%和O.06%~O.23%.结论 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应将其纳入苦参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阐明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有效物质基础,对君药苦参的亲水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及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松醇(Ⅰ)、三叶豆紫檀苷(Ⅱ)、降苦参酮(Ⅲ)、苦参酮(Ⅳ)、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Ⅵ)和山嵛酸(Ⅶ)。结论:松醇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得到,松醇和三叶豆紫檀苷均为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苦参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参挥发油成分的研究王秀坤,李家实,魏璐雪(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flavescenseAit的根,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其次还有二烷基色原酮、醌类和三萜皂甙[1.2]在对苦参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中,我们对苦参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47个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分析结果见附表。1药材与提取苦参药材购于北京市药材公?...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苦参花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分析苦参花不同物候期中生物碱类、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含量,以期发现苦参花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山西长治产苦参花中7个生物碱类及7个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花期中都含有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碱、槐果碱7种生物碱,各碱总和为花蕾1.47%、半开花1.34%、盛开花1.17%、败花1.01%,其中主要生物碱为N-甲基金雀花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约占总生物碱量的83%;所测定的芦丁、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苷、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酮、苦参醇7种黄酮类成分,各黄酮总和花蕾495.2μg·g-1、半开花313.7μg·g-1、败花224.2μg·g-1、盛开花193.0μg·g-1,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所测总黄酮量的89%~94%。结果提示苦参花所含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是其主要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可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首次探索建立含苦参中成药(当归苦参丸和四味土木香散)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GF254硅胶板,鉴别三叶豆紫檀苷成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5∶7∶1)溶液为展开剂,喷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挥干,再喷以10%的磷钼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检视各样品与三叶豆紫檀苷标准品比较结果;鉴别苦参酮成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5∶5∶1)溶液为展开剂,挥干,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各样品与苦参酮标准品比较结果。结果:建立苦参中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酮的薄层鉴别方法,在与对照品斑点相对应的位置上,供试品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高,操作简便,可用于薄层鉴别当归苦参丸和四味土木香散,可为其他含苦参中成药的定性鉴别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异戊烯基黄酮(苦参醇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和2种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和高丽槐素)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 5 μm),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295 nm为检测波长。共收集了12批苦参和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进行测定,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进行评价,对黄酮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主要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苦参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并采用对照品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与苦参黄酮对照图谱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等对其质量影响显著。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3%~102.3%。该法所建立的苦参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苦参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罗布麻和混淆品白麻不同部位(叶、花、茎、根)指标成分的含量,对药材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中指标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芦丁、白麻苷、新绿原酸、绿原酸等14种黄酮和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基于各组分进行聚类、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比较各组样品。结果: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样品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等。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根中主要成分类似,叶、花中黄酮与酚酸含量均较高;罗布麻和白麻的差异成分主要表现在绿原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金丝桃苷、白麻苷、山柰酚、表儿茶素、隐绿原酸、紫云英苷、三叶豆苷、异槲皮苷。结论:罗布麻与白麻主要成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罗布麻属药材成分差异和罗布麻传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苦参Sophora flavescens不同组织样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LC-MS分析,探讨苦参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其在不同样品中的异同。方法 首先利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对5年生苦参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全面的鉴定分析。再利用UPLC-QQQ-MS/MS技术,对苦参无菌幼苗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苦参愈伤组织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样品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异同。结果 从5年生苦参根中共鉴定出47个生物碱类成分;利用UPLC-QQQ-MS/MS对其中17个主要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不同苦参样品中生物碱类成分差异明显,其中苦参无菌幼苗各组织部位中生物碱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 建立了一种苦参生物碱类成分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5年生苦参根中快速鉴定出47种生物碱;通过对苦参不同组织样品中17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为后续利用比较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并鉴定苦参中生物碱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磊  刘怡 《中医药导报》2011,17(12):70-71
目的:建立苦参饮片水煎液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lltech Apollo C1(8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回归方程Y=676.08X+7.5(r=0.9994),三叶豆紫檀苷在0.982-4.64μg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3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考察不同产地苦参饮片水煎液中主要黄酮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苦参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苦参薄层色谱鉴别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样品,硅胶G板分离鉴别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苦参酮、苦参醇Ⅰ、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和槐属二氢黄酮G,色谱斑点清晰,能有效提供苦参的鉴别特征。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完善苦参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参是传统中药,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中医认为苦参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解毒和杀虫利尿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近年来已分离出不同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单体,合称苦参总碱,具有药理活性的5种主要成分为苦参碱、苦参素、槐定碱、果角碱、槐胺碱。其中苦参碱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液质联用的分析方法,并对总离子流图中的12个色谱峰进行指认和推断。方法:采用HPLC/MS/MS的方法,以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酮、降苦参酮为对照,判断高效液相图谱相应位置上的色谱峰的质谱行为与之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指认了3个色谱峰,推断了9个色谱峰。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能够有效地分析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刘斌  石任兵 《中成药》2008,30(4):574-576
目的:研究苦参汤不同配伍和提取溶剂对11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啶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苦参汤不同配伍和不同溶剂提取物11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不同条件下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结果: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大于或相似于苦参、黄芩二药配伍,远高于苦参、生地黄二药或黄芩、生地黄二药配伍及相应单味药。结论:苦参、黄芩、生地黄三药配伍,苦参汤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其中以苦参、黄芩二药配伍,黄芩黄酮和苦参生物碱溶出率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山豆根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完善药材质量控制手段。方法:以HPLC—DAD—ESI—MS方法,对山豆根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在线分离与定性鉴定;以HPLC方法同时测定山豆根药材中5个主要活性黄酮的含量。结果:从山豆根中共鉴定了17个黄酮成分,其中7个成分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特征和质谱碎片与对照品一致,分别是三叶豆紫檀苷、槲皮素、芒柄花素、高丽槐素、苦参酮、山豆根酮和山豆根色烯素;另外根据紫外吸收特征和质谱碎片并结合文献数据初步确定了10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建立了山豆根中三叶豆紫檀苷、槲皮素、高丽槐素、山豆根酮和山豆根色烯素等5个黄酮类成分的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6.40%-104.43%,采用此方法成功检测了17个山豆根样品中上述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定性、定号分析山豆根中的黄酮类成分.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庸号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密  钟长平  江铁军 《中草药》2003,34(12):1141-1142
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 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 ,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腹泻下痢、尿路感染、肝炎等病症[1,2 ] 。药理研究表明具有很强的抑制乙肝表面抗原 ( HBs Ag)的活性 ,保护大鼠肝细胞 CCl4损伤[3 ] 等作用。叶下珠含黄酮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鞣质等多种成分 [4~ 8]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明显抗病毒活性[9] 。槲皮素是叶下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 ,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癌防癌、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 [10 ]。目前尚未见叶下珠中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选用在中国采集的3种苦参及日本市售的21种苦参为受试样品,以电子对HPLC法对样品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这4种羽扇豆型生物碱及三叶豆紫檀甙和山槐素二种紫檀烷类化合物进行定量。HPLC的检测波长为207nm,流动相为含有42mM SDS的1/15M H_3PO_4-1/15M KH_2PO_4  相似文献   

17.
山豆根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佩兰  陈道峰 《中草药》2008,39(2):186-188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其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其所含的异戊烯基(isoprenyl)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3].  相似文献   

18.
苦参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能[1]。苦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和黄酮两大类,苦参黄酮A环上有异戊烯取代基存在,并且大多数黄酮在A环的C8位上取代基以lavan-dulyl的分枝异戊烯基侧链形式存在,黄酮的异戊烯基化增加了黄酮化合物的亲脂性,使其在生物体内更容易透过细胞膜到达作用目标,因而异戊烯基黄酮具有较强的抗微生物活性、抗炎活性、抗癌活性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2]。目前国内外对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但是关于苦参黄酮含量分析的文章未见…  相似文献   

19.
覃洁萍  张广征  张赟赟  卫锡锦  张炜  刘雯 《中草药》2006,37(8):1175-1177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贵重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有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等多种皂苷类成分,另含止血活性成分三七氨酸及少量黄酮类成分[1]。在民间及历代医方本草和炮制专著中记载有多种三七的炮制方法,如油炸法、蒸制法等。传统中医及民间对三七均有“生撵熟补”之说,即认为生三七有止血祛瘀、消肿活血、镇痛之效,而熟三七则有补气补血、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之功[2~4]。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多种药效学实验模型研究证实,用蒸制法炮制的三七饮片具有较好的补血强身作用,并通过药效…  相似文献   

20.
苦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苦参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部,成分类别包括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木脂素、酚酸和少量的苯丙素类成分,其中已分离得到了41个生物碱和108个黄酮类化合物,但是对茎、叶、花、果等非药用部位的研究较少。对苦参地上部分开展深入化学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苦参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