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尘肺患者,共进行300例次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通过听诊法确定其双肺分隔满意后,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估其双肺分隔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均经听诊法确定双肺分隔满意后,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评估其双肺分隔情况,结果显示对位满意者128例,对位不满意者22例,对位满意率为85.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及间歇膨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杰  黄河  李洪  杜智勇  杨天德 《重庆医学》2016,(20):2780-2781
目的:总结分析41例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患者41例,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使用听诊定位法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进行探讨。结果41例患者利用听诊定位等辅助定位成功39例,2例患者反复听诊定位无法进行双肺隔离,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成功。其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调整导管深度19例,调整后均隔离良好,灌洗顺利。结论全肺灌洗术成功的前提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及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定位已成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细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如何提高气管导管对位的准确性。方法:126例尘肺病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使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双腔管对位情况。结果:经超细支气管镜检查证实,双腔管对位满意72例(57.1%),偏深21例(16.7%),偏浅33例(26.2%)。结论:全肺灌洗术使用超细支气管镜双腔管对位准确,可减少灌洗残余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尘肺是一种常见职业病 ,全麻下施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现就此类患者施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全组均系男性 ,年龄 2 6岁~ 55岁。 2 0例中 ,Ⅰ期尘肺 1 4例 ,Ⅱ期尘肺 6例。术前检查 8例 ,合伴轻度肺气肿 ,5例窦性心动过缓。 1例心电图示部分导联T波改变。2 麻醉处理 全组采用一次麻醉下两侧肺先后同期灌洗。全部病例均采用左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全凭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于导管就位并经听诊法确认双肺分隔满意后 ,纯氧行双肺过度通气。 1 0min~ 1 5min…  相似文献   

5.
吕群  洪子福  黄强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830-830,832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创伤及术后由肺不张或肺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52例创伤及术后肺不张或肺内感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对其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结果 50例患者的感染或肺不张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经一次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者占88%.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治疗创伤及术后肺内感染或肺不张,减少了抗菌药物的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 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定位,寻求满意的双腔支气管定位方法。方法20例行择期开胸手术并术中需单肺通气的病人。全麻诱导插管后首先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当调整位置满意后,采用纤支镜检查定位。结果17例为左侧双腔导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并且纤支镜检查定位准确的有6例,3例右侧双腔导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并且纤支镜检查定位准确的有1例,而且经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证实经纤支镜调整可解决双腔气管导管定位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70例尘肺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腔支气管导管分隔双肺,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应用灌洗液反复灌洗。结果:70例尘肺病患者术后自觉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疗效肯定,操作安全,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肺部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300例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准确率分别为64%、81%、100%,纤维支气管镜法明显高于其它2种方法(P<0.05),听诊 吸痰管法高于听诊法(P<0.05)。结论:听诊 吸痰管法能提高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双腔管插管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12-114+118
目的分析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引导双腔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尘肺病患者80例,根据双腔气管插管引导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喉镜插管,研究组可视喉镜引导并给予床旁支气管镜定位,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不良反应,插管部位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与插管时间,插管部位符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中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插管部位符合率高,降低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提示可视化技术值得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气管插管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创伤及术后由肺不张或肺内感染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80例创伤及术后肺不张或肺内感染所至不同程度表现急性肺功能不全,所有病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结果]76例病人感染或肺不张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一次支气管镜吸痰感染得到控制者占9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可以积极控制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有效治疗创伤及术后肺内感染及肺不张,减少了全身应用抗菌素的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5例尘肺合并COPD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单肺通气-双肺通气交替,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1周后再灌洗对侧肺。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检测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35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术70次,术中出现一过性哮鸣音和一过性低氧血症各7例次(10%),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率100%。术后2周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好转、症状缓解,至少持续6月。结论:严格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和术中单肺-双肺交替通气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COP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简单、实用、可靠的方法。方法:选取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病人240例,随机分为3组:听诊组(采用听诊法)、简易步骤组(即听诊+吸痰管通畅+单肺通气测定气道压力组)、纤维支气管镜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判断),每组各80例。3组病人确认插管满意后以纤维支气管镜验证。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组全部定位满意,准确率100%。纤维支气管镜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步骤组准确率高于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步骤组的定位方法准确率较高,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胸腹部术后急性肺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胸腹部手术后急性肺不张56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钳夹阻塞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及痰栓、血凝块,并用环丙沙星灌洗。结果56例患者经纤支镜吸引、灌洗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肺部听诊呼吸音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强。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腹部手术后急性肺不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不同期别的尘肺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将双肺成功隔离,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结果成功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28例,单侧灌洗6例。术中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安全、有效,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31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双腔导管插管成败因素探讨唐金芝牛鸿生金梅生铁道部第一工程局西安医院麻醉科710054双腔管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术中其成败因素探讨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在全麻下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矽肺31例患者中,对在肺灌洗中双腔导管插管成败的因素进行初步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肺隔离63例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DLT先用听诊法进行分隔定位,记录导管深度,随后用纤支镜检查DLT的位置并做调整确定肺隔离。患者改变体位后,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并进一步指导调整DLT插管深度确定肺隔离,记录各次导管的深度。结果纤支镜检查辅助DLT成功率为98.4%,体位改变再检查导管发生移位占22.6%;听诊法判断插管分隔成功率为52.7%。结论纤支镜可以有效判定DLT位置,肺隔离准确到位。体位变动后,部分病例发生导管移位,使用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可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术后急性肺不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X线胸片或CT证实急性肺不张47例老年术后患者床边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47例中43例有效。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老年术后急性肺不张一种安全有效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俊芳  胡婕  刘建平 《中外医疗》2010,29(4):168-168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5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规范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658例患者与灌洗前相比,经历双侧肺灌洗后1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灌洗后2周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方法,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护理.方法 对15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术前进行患者准备、物品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行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监测.动态观察症状和肺功能变化,术后行呼气末正压通气并吸尽残存灌洗液,鼓励有效咳嗽,给予吸氧,应用激素,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等.结果 15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手术18次,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症状有效率100%,术后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好转、症状缓解.结论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经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