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赵丽芳 《医学争鸣》2005,26(Z1):47-47
1临床资料 男,39岁,已婚,主因心悸,胸闷、大汗3 h于2003-11-22就诊.患者3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大汗,无头晕及心前区疼痛.来时神志清楚,精神较差,大汗淋漓,端坐呼吸.查体:T36℃,R22次/min,律齐,各听诊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家族中其父患有糖尿病,入抢救室后即给予:吸氧3 L/min,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留血样查血常规、凝血酶原系列及心肌酶谱.急查心电图正常.约10min后患者自诉心慌、气短较前加重,给予消心痛10 mg舌下含服,再次复查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前间壁心肌梗塞4例,均为男性,年龄45—70岁,症见心前区憋闷、胀痛,左侧肩背放射性疼痛,心电图有典型的心肌梗塞演变过程,现举例浅述如下:1.典型病例 患者,男,53岁,体型肥胖,既往患高血压。因胸前区憋闷、压榨性疼痛,并向左肩背放射2小时,急收入院。查体: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冷汗、四肢凉、烦躁,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6/11KPa。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不齐,心率:80次/分,各瓣膜无杂音,心音低钝。腹部(—),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查心电图:P波按规律发生,频率82次/分,P—R间期0.12秒以上,可见偶发早搏,ⅡⅢ导联ST段下移0.15mv、avF导联S—T段下  相似文献   

3.
4.
心肌梗塞起病急,病情危重,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进入角色,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意外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栓检出率高达90%,说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对AMI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因素与AMI的相互关系也有诸多报道,Oliva认为,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是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迄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实验性AMI模型进行了研究,但AMI早期凝血、纤溶活力及血小板激活的动态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血栓弹力图、抗凝血酶Ⅲ活性、因子x活性(FXa)、α_2抗血浆素(α_2AP)活性及5羟色胺(5HT)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作用为指标,观察了上述参数在AMI早期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男患李××,57岁,工人。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头晕、眼花1小时,于83年3月4日急诊入院。1小时前心前区有紧缩感,绞痛难以忍受,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欲吐,急诊入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神清语明,精神萎靡。血压90/60mmHg,心率42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律整,无杂音。肺无罗音。肝脾不大。化验:白细胞总数13,300/mm~3。查心电图为广泛前壁心肌  相似文献   

7.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的ECG诊断四平市中心医院杨淑梅,刘瑛在临床工作中,ECG对AMI的诊断有极大帮助。虽然在AMI发生时,往往有较明显的症状,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中,开始可以呈“无痛性”也不伴有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因此及时进行一系...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我科近年来收治72例心梗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3岁。2 心肌梗塞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2.1 恐惧心理:一般出现在住院的当天,多数病人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自以为平素健康的病人突然患病住进医院,看到了医护人员抢救的紧张气氛;或是经历了某种特殊的临床检查等,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2.2 焦虑与烦躁心理:由于病人对疾病转归及其预后毫无所知而产生与疾病无关的焦虑。他们希望多了解又怕出现可怕的后果;他们反复向护士询问病情而对诊断将信将疑;或觉得给予子女添麻烦,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危重病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障碍,使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导致部分心肌发生坏死。病情发展迅猛,病人的心理反应复杂,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症的治疗及预后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心理学在各领域已广泛应用,在医学各科的应用也日渐完善。作为研究人体生理与病理相互转化规律的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是为适应医学实践的需要,对患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项“综合治理”措施,在护理实践中,我们称为“心理护理”。现把心肌梗塞病人心理状态初步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最近收治青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例,现报告如下。男性,25岁,未婚,在劳动时突感心前区剧痛,呈压榨性,向左肩放散,伴有轻度胸闷心慌气短恶心呕吐3次。当地医院曾按胃肠炎对症处理无效。心前区疼痛逐渐加重,3天后来我院。既往健康查体:  相似文献   

12.
<正> 患女,60岁。以反复心慌、气短、胸闷20年,头昏加重、右侧肢体无力1周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T37℃,P90次/min,R24次/min,BP21.5/15kPa。颈静脉怒张不明显,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min,心音低钝,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微水肿。右侧肢体感觉较左侧减弱、右手握力减弱,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ESR85mm/h,GOT40U/L。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②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A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的影响。方法:作者对60例AMI患者(老年人60例,老年前期60例),观察AMI前48h有无AP发作,分为AP(+)和AP(-)组,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在〈60岁的AMI患者中,梗塞前AP可降低AMI患者1月内充血性心衰(CHF)、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率(P〈0.01);CK峰值降低,达峰时间缩短(P〈0.01);高危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35%者均减少(均P〈0.05)。在老年患者中,AMI前有AP发作和无AP发作者1月内CHF、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AP发作者CK峰值显著升高(P〈0.01);广泛前壁心梗和高度AVB者增多(P〈0.05)。结论:梗塞前心绞痛能改善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既往无心梗病史,而就诊时心电图V1-V2甚至V3导联出现q(Q)波或QS波可能出现的病因的鉴别,以便对陈旧性前间壁心梗有一个较为客观而准确的诊断.结论:孤立的从V1~V3呈现q(Q)或QS波而没有ST-T的改变来判断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塞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心肌梗塞患者凝血及纤溶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俸勇强 《广西医学》2000,22(4):690-691
目的:为研究心肌梗塞(MI)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AMI)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凝血及纤溶状态与冠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测定了93例心肌梗塞患者(其中AMI46例,OMI4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心绞痛45例的凝血、纤溶分子标记物及血栓弹力图并进行比较。结果:MI组凝血指标及纤溶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心绞图(TEG)的r值及k值较正常对照组及心绞痛组明显缩短(P〈0.0  相似文献   

18.
袁某,男,5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发作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与人争吵后突发心前区剧烈压榨样疼痛,伴大汗无力,在当地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给予一般扩张冠状动脉、止痛、吸氧及输液处理,未行溶栓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其后仍常发作心前区疼痛。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入院时检查:BP18/10wa(135/75mmHg),神志清醒,肺正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b/min,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血糖为5.2mmol/L,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提示下壁、前壁及右心室心肌梗塞,完全性有束文传导…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并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并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例许艳霞,马迎民(进修医师。江苏无锡市郊区荣巷医院,214063)1 临床病例 患者,男性,69岁,平素肺功能极差,不能行走,长期持续吸氧治疗。因反复咳嗽,咯痰30年,心悸、气短10年,加重20d入院,入院诊断:慢性喘...  相似文献   

20.
硬皮病酷似心肌梗塞的病例很少见。国内邓南玮报告1例。我院曾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住院号58534,男,56岁。于入院前十年在一次“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渐波及全身,伴有腹痛、腹泻、返酸等。数周后鼻梁及面颊部发红,眉毛、睫毛和头发开始脱落,皮肤光滑发硬,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