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5年来 ,通过头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 90例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将 90例经 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血栓的患者 ,随机分为头体针组与体针组。头体针组 45例 ,男 2 9例 ,女 1 6例 ;年龄 46~76岁 ;病程最短 5d,最长 7年 ;脑出血 1 5例 ,脑血栓 30例。体针组 45例 ,男 30例 ,女 1 5例 ;年龄 44~78岁 ;病程最短 7d,最长 8年 ;脑出血 1 4例 ,脑血栓 36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均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1 .头体针组以焦氏头针运动区或 CT显示病灶在头皮的投射区为主穴 ,运动区分三段 ,从头顶运动区上点向运动区下点顺刺 3针 ,手捻强刺激 ,…  相似文献   

2.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采用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8例震颤麻痹综合征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2 治疗方法  取穴:头针取额顶线后1/3,顶颞前斜线(病灶对侧相应部位)。体针取人中、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太溪、太阳。痰多加丰隆,抖重者加太冲。  针刺手法:用28号1.5寸毫针平刺额顶带后1/3为2针,双侧顶颞前斜线接力透刺各3针,用小幅度提插泻法,行针时嘱病人憋气,并尽量嘱病…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97年始采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12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82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79岁,以50-70岁为多;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120例均经CT或MPI检查确诊。左侧偏瘫76例,占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中医称为腰腿痛,属于痹证范畴,临床上多采用单纯体针疗法或按摩治疗,有时疗效不佳。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头针加体针综合治疗与单纯体针治疗进行了临床比较,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54例中,随机抽样分为头针加体针组和单纯体针组,头针加体针组100例病人,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7天,单纯体针组54例病人,男30例,女2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天。  相似文献   

5.
头针加恢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36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偏瘫又为中风主症之一。笔者采用头针加恢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 36例 ,并与体针疗法组 30例进行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 ,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针加恢刺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头针组 36例 ,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 4 0~ 5 0岁 8例 ,5 1~ 6 0岁15例 ,6 1~ 75岁 13例 ;病程 14~ 30d18例 ,31~ 6 0d6例 ,6 1~ 180d12例 ;其中大面积梗塞 5例 ,基底节及丘脑区梗塞 2 1例 ,脑叶梗塞 10例。体针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4 0~ 5 0岁 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面神经麻痹 1 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 5~ 5 3岁 ,平均 2 9.6岁 ;全部病例均有颅脑外伤史 ,其中经CT检查有颅骨骨折者 9例。病程最短 2 d,最长 4个月 ,全部病例均为单侧首次发病。2 治疗方法针刺 :以头面部穴位为主 ,取风池、翳风、率谷、头针运动区下 2 /5为主穴。并对症选穴 :鼻唇沟平坦 ,耸鼻功能差加迎香、四白 ;抬眉闭眼功能差加攒竹、阳白 ;口角歪斜加地仓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鼻中沟歪斜加人中。每次除主穴外选配穴 3~ 5个 ,以透穴为…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失眠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一般资料 70例均来自我院2006-01~2008-12针灸科门诊患者(排除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失眠),随机分为头针组35例和体针组35例.头针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8个月,最短2个月.体针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17个月,最短1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出版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体针组.  相似文献   

8.
自 1994年以来 ,笔者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头针配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10 0 0例 ,通过观察对比 ,总结出一套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0 0例 ,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 5 0 0例 ,头针配合夹脊针组 5 0 0例。其中男 6 0 2例 ,女 398例 ;年龄最大者 83岁 ,最小者 32岁 ;左侧瘫 4 90例 ,并发失语者 2 91例 ,右侧瘫 5 10例 ,并发失语者 4 30例 ,治疗时间最短者 2个疗程 ,最长者 6个疗程。2 治疗方法2 .1 头针配合体针组头针选用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 ,根据不同症状选用不同的区域。用 2寸毫针进行接力…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笔者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 5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均经 CT检查确诊。其中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2 6例 ,最大 80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3月 ;脑出血 2 7例 ,脑梗死 2 1例 ,脑栓塞 2例。2 治疗方法 头针 :选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 ,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 1.5~ 2寸毫针 4枚 ,沿皮分段快速刺入 ,进针 1~ 1.5寸 ,施以快速捻转手法 ,待病人产生胀、麻等针感后 ,接 G680 5电针治疗仪 ,选用疏密波 ,通电 3 0 min,输出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体针 :选患侧扶突、肩骨禺、曲…  相似文献   

10.
调神通络针刺法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神通络针刺法是一种将头针与体针相结合用于治疗中风病的针刺方法 ,是由我院郭恩吉教授创立的 ,它在改善中风病人甲襞微循环方面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患者均经 CT或 MRI证实为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 ,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发病年龄在 35~ 78岁之间 ,病程 2天~ 6个月。2 治疗方法5 0例病人均采用“调神通络法”治疗。头针取顶中线 (百会向前至前顶 )、顶斜 1线 (百会前斜下 4 5度 ,长 1、5寸 )、顶旁线 (距顶中线 2、2 5寸 ,承灵穴与正营穴连线 )、顶斜 2线 (承灵穴外斜下 4 5度 ,长 1、5寸 ) ,体针取风池、臂、…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1983~1986年用头针、耳针、体针和走罐疗法联合应用治疗偏瘫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57例患者中,男40例,女17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49例,脑出血后遗症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一个月。隔日治疗一次,疗程二个月  相似文献   

12.
陈彦洪 《河北中医》1989,11(6):27-27
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我们采用头针为主配合体针和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形成83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3例均为住院病员,男53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1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天。眼底动脉不同程度硬化者67例;高血压者47例。83例均经腰穿、头颅“CT”扫描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相似文献   

13.
颈七针加推拿治疗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用颈七针配合推拿 ,治疗因颈椎病 ,神经衰弱 ,脑外伤等引起的头痛 ,疗效显著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 37例 ,女 43例 ;年龄最大 5 8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长 2 2年 ,最短 3个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每组 40例。观察组用颈七针疗法配合头部推拿 ,对照组单颈七针法。病人均经过TCD检查 :可见血管痉挛 ,管腔狭窄 ,供血不足等异常。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法 颈七针 (主穴 ) :风府、天柱双 、风池双 、完骨双 ;配穴 ,前头痛加阳白 双 、印堂、神庭、头顶痛加百会 ,四神聪 ;偏头痛加太阳、率谷。 …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舌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46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66例;男87例,女59例;缺血性中风120例,出血性中风24例;年龄36~68岁;病程8天~3年;左侧偏瘫80例,右侧偏瘫66例。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以舌针加体针治疗。舌针取神根穴(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佐泉穴(舌底舌下系带两侧  相似文献   

15.
腰椎棘上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腰痛病之一,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皮下对刺滞拉针手法加穴位注射野木瓜注射液治疗50例,现总结于后。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均系门诊患者,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两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两年。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患者俯卧,离腰椎棘突上痛点或压痛点的上、下各1寸处作为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用两根28#1.5寸针分别从痛点上、下沿皮下刺…  相似文献   

16.
排针疗法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仁明 《新中医》1999,31(10):29-29
外伤性截瘫是脊髓损伤后的并发症,失治者,往往终身残疾。笔者从1988年开始,运用排针疗法加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5例,腰椎13例,胸、腰椎12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9例,摔伤9例,砸伤4例。2 治疗方法21 排针疗法 即自上而下、排列有序的密集针刺方法,在经络循行线路上,隔1寸左右扎1针。手法以传统提插捻转为主,每穴针刺得气后运针1~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运针1次,运针2~3次后出针。一侧治疗结束再在另一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针法治疗中风偏瘫1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永强 《新中医》1998,30(7):19-20
笔者自1989年以来,分别运用头针、体针和头针体针合用治疗中风偏瘫138例。其中,头针治疗30例,体针治疗69例,头针体针合用治疗39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8例中,男96例,女42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81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4个月。...  相似文献   

18.
电围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15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守龙 《中国针灸》2000,20(11):650-650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 1例为门诊病人 ,1例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1 1 3例 ,女 39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6 7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30天 ,3~ 1 7天 1 48例 ,2 0~ 30天 4例 ,为疱疹已愈 ,只遗有患处疼痛者。疱疹发于胸背者 1 40例 ,发于颈项、手臂者 1 2例。就诊前均经其它方法治疗 ,如静点双黄连注射液 ,局部涂抹龙胆紫液等 ,但疼痛不止。2 治疗方法2 1 电围针 用 2寸毫针于疱疹区边缘正常皮肤处平刺进针 ,针尖刺向病灶中心部位 ,捻转使之得气。每隔 2~ 5cm刺入 1针 (根据疼痛程度 ,选择针刺密度 ,疼痛重者应增加针刺密度 ) ,然后…  相似文献   

19.
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彩莲 《中国针灸》2003,23(2):91-91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确诊为神经性耳聋患者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2 治疗方法 取穴:额中线、顶中线、双侧颞后线、头维穴。 操作:各穴均沿头皮进针透刺1寸左右,颞后线  相似文献   

20.
头针、体针及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23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下部及头语言区。体针组先针刺健侧,用泻法留针30min,再针刺患侧,间断轻刺不留针;半个月后,健侧针法不变,患侧先行平补平泻,后行补法。头体针结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8·2%(110/112),痊愈率35·1%(40/11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6·0%(49/51),痊愈率23·5%(12/51);头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8·5%(66/67),痊愈率50·7%(34/67)。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此外,头体针组对出血灶和梗死灶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结论:头体针联合运用治疗中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