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的不同分割模式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索最佳剂量分割模式。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老年食管鳞癌病人102例,按照分割模式分为3组,A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0 Gy,共25~30次,总剂量为50~60 Gy,生物等效剂量(BED)60~72 Gy; B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2 Gy,共23~27次,总剂量为50.6~59.4 Gy, BED:61.7~72.5 Gy; C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5 Gy,共19~23次,总剂量为47.5~57.5 Gy, BED:59.4~71.9 Gy。比较3组间调强放疗的不良反应、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24/29)、91.7%(44/48)、96.0%(2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1~3年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的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17.2%vs 31.3%vs 16.0%,P=0.049)。结论 调强放疗中低分割(2...  相似文献   

2.
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NSCLC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减轻 NSCL 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174例 NSCL 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放疗同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  174例患者全部完成放疗计划 ,有效率 (CR+PR)治疗组为 89.7% ;对照组为 92 .0 %。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治疗组为 9.2 %和 36 .8% ,对照组为 2 1.8%和 5 4 .0 % (P<0 .0 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轻 NSCL 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观察组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即在鼻咽及上颈部靶区完成剂量40Gy后改为每日2次、1.5Gy/次、5次/周,两次照射间隔4—6h以上;对照组行常规分割适形放疗。采用Kaplan-Meier统计方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病灶有效率,按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慢性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观察组鼻咽原发灶及颈部病灶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3、5a总生存率及急慢性毒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可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且毒副反应无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影像引导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62例Ⅰ、Ⅱ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1例,放疗应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A组进行大分割放疗(48 Gy/12次,4 Gy/次,1次/d,5次/周)、B组行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66 Gy),ⅠB、Ⅱ期患者同时给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共4周期.结果 A组1、2、3年总生存率、病因特异性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高于B组,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低于B组(P均≤0.05),A组中位生存期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疗比较,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早期NSCLC疗效及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希照 《山东医药》2003,43(16):51-51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应用 NP(诺维本、顺铂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NSCL C) 4 5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 5例 NSCL C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 ,其中纤支镜刷检或活检证实 39例 ,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活检证实 6例。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 6 1.5岁。其中腺癌 17例 ,鳞癌 2 1例 ,其他 7例。临床分期 a期 3例 , b期 7例 , a期 12例 , b期 15例 , 期 8例。治疗方法 :采用 NP方案化疗 ,诺维本 ( NVB) 2 5 mg/ m2静脉注射 ,第 1、第 8天 ;顺铂 ( PDD) 10 0 mg/ m2 静滴 ,第 1天 ;2 1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分割适形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及放疗抵抗发生与血清miR-123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86例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TNM分期Ⅲb~Ⅳ期),均接受单纯的大分割适形放疗,具体方案为3.5~6.0 Gy/次,5次/w,总剂量48~60 Gy,共2~3 w,结束后1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有效、稳定和无效),将显效和有效定义为放疗敏感,稳定和无效定义为放疗抵抗,共60例表现敏感,26例表现抵抗。采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血清miR-12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GFR水平。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敏感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1个月血清miR-123和HGFR水平明显低于抵抗组(P<0.05),敏感组血清miR-123及HGFR水平放疗后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但抵抗组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大分割适形放疗在晚期NSCLC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有一定的放疗抵抗发生,可能与机体表达较高水平的miR-123和HGF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 ( NSCLC)放射治疗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 3 5例完成根治性放疗的老年 NSCLC患者施行常规和非常规分割放疗 ,其中 52例在放疗前或 (和 )放疗后接受中位数 2周期 ( 1~ 9周期 )的化疗。 结果 按时完成放疗者 89例 ,4 4例疗程有中断。总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6%、3 9%、2 3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64 %、4 2 %、4 0 %;无远处转移者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52 %、3 6%。3 3 %( 44 /1 3 5)未接受连续放疗 ,中断原因 :患者不能耐受 3 1例 ,化疗 4例 ,其他 9例。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及辅助化疗对疗程中断无影响 ( P>0 .0 5)。放疗连续组与中断组比较 ,放疗疗程中断明显影响生存率 ( P<0 .0 5)、局控率 ( P<0 .0 1 )。 结论 老年 NSCLC完成根治性放疗后有较好的疗效。部分患者对根治性放疗耐受性较差 ,与放疗分割方式及非正规化疗无关。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HRT)的毒性和疗效。方法从2000年8月至2002年3月56例经病理诊断或细胞学确诊不能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放疗第1阶段大野前后对穿垂直照射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引流区,2.0Gy/次,1融d。总剂量40Gy。第2阶段缩野照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1.5Gy/次,2次/d,总剂量26~30Gy。结果放疗结束1个月后增强CT评价疗效,56例有效率67.9%,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4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2、3、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6%、19.6%、5.4%、3.6%。Ⅲa、Ⅲb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急性放射反应有放射性食管炎2级20例,3级2例;放射性肺炎2级2例:晚期放射性肺损伤2级5例,3级1例。结论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剂量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很好的近期疗效且副作用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HFSRT)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转移瘤患者行HFSRT治疗,总剂量50~65 Gy,3 Gy/d,1次/d,每周5次;或4~5 Gy/d,隔日1次,每周3次。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38个月,统计生存率。结果局部病灶有效率(CR+PR)为82.5%(33/40);不良反应(脱发、骨髓抑制、脑水肿等)多为1~2级,经支持、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1年生存率为45%(18/40),2年生存率为20%(8/40),3年生存率为5%(2/40)。截止到2009年11月共有38例死亡,死亡原因:颅内转移灶未控或新病灶出现及原发肿瘤复发和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HFSRT用于脑转移瘤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行根治术食管癌192例(病理分期为Ⅰ期6例,Ⅱa期104例,Ⅱb期46例,Ⅲ期36例),其中44例合并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 19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29.5%.1、3、5年总的生存率单手术组(72%、39.5%、29.1%)与术后放疗组(77.4%、40.8%、29.5%)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993)。Ⅰ Ⅱa期l、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5%、50.8%和41.0%,Ⅱb期分别为63.5%、26.8%和13.4%,Ⅲ期为56%、19.6%和9.8%,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胸上段食管癌l、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7.4%和44.9%,胸中段分别为72.5%、37.0%和29.2%。胸下段分别为70.0%、40.2%和27.8%,统计学无差异(P=0.51)。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对生存率的作用不太明显,应慎重实施;分期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各种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68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46岁。32例采用了单纯放疗,7例单纯化疗,29例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或电子线,或钴~(60)照射。IE期患者照射野采用"L"形野,"凸"形野,或耳前野加筛窦野,颈部淋巴结不做预防性照射。Ⅱ期患者在肿瘤侵及颈部时应用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加或不加筛窦电子线野。中位放疗剂量50 Gy。化疗采用CHOP方案,4~8个疗程。结果单纯放疗组CR率87.5%,5年生存率68.75%;单纯化疗组CR率14.3%,5年生存率14.3%;放化疗联合组,其中先化疗后放疗者,CR率65.2%,5年生存率60.9%;先放疗后化疗者,CR率83.3%,5年生存率66.7%。Ⅰ期患者CR率78.2%,5年生存率65.5%;Ⅱ期患者CR率60%,5年生存率50%;Ⅲ/Ⅳ期患者CR率和5年生存率为0。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对放疗敏感,而对化疗相对抗拒。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接受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预后极差,晚分期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常培江  修青 《山东医药》2004,44(22):19-19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院采用常规分割放疗加5 - FU创面冲洗治疗皮肤癌患者 2 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2岁。原发病灶在面部 2 3例 ,臀部 16例 ,躯干部 3例。 30例呈菜花状肿物 ,12例呈糜烂溃疡状 ;16例伴恶臭分泌物。均经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 ,其中鳞状细胞癌 2 6例 ,基底细胞癌 14例 ,原位癌2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分割放疗组 2 0例 ,常规分割放疗加创面冲洗组 2 2例 ,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单放组用 16 0 KV的 X线常规分割放疗 ,每日1次 ,每周 5次 ,DT5 0 Gy;综合组在单放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缓释渗透增敏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采取食管缓释渗疗器局部缓释渗疗同时配合X线常规放疗50例食管癌,另50例行单纯常规分割X线外照射作为同期对照研究;观察近期疗效及1,3,5a生存率.结果:缓释渗透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CR PR,无变化(NC),肿瘤进展(PD)分别为:55.1%,10%;40.8%,60%;95.9%,70%;0,20%;4.8%,10%.缓释渗透治疗组的CR,CR PR,PR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生存情况:缓释渗透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a生存率为73.46%,52%(P<0.05);3a生存率为40.8%,28%(P>0.05);5a生存率为16.3%,0(P<0.005).结论:食管缓释渗疗器局部缓释渗疗配合常规分割放疗综合治疗食管癌,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 75 %~ 80 %。就诊时已有 70 %~ 80 %属中、晚期 ,失去手术机会。这部分患者总的 5年生存率低于 5 % [1] 。约1/ 3的NSCLC属于Ⅲ期 ,即所谓局部晚期。过去 ,高剂量放疗是局部或局部晚期NSCLC的常规疗法。单纯胸部放疗的中位生存期 <1年 ,5年生存率仅 5 %~ 7%。尽管新的放疗方法不断推出 ,如超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 ,以及连续超分割加速放疗等。胸部放疗能控制局部病灶 ,并有效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 ,但对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hnRNP A2/B1、LN-R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 A2 / B1 ( hn RNP A2 / B1 )、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 ( NSCL C)的诊断价值及与 NSCL C临床病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3例原发性 NSCL C、 32例肺良性肿瘤及 2 0例正常肺组织的 hn RNP A2 / B1 、 L N- R表达。结果  NSCL C组 hn-RNP A2 / B1 、L N- 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9.5 % ( 6 6 / 83)和 6 7.5 % ( 5 6 / 83) ,明显高于肺良性肿瘤组及正常肺组 (P <0 .0 5 ) ,肺良性肿瘤组阳性率与正常肺组无差异 (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hn RNP A2 / B1 、 L N- R阳性率分别为 88.0 %和 76 .0 %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6 6 .7%、 5 4 .5 % ) ( P <0 .0 5 ) ; ~ 期 hn RNP A2 / B1 、 L N-R阳性率 ( 89.1%、 80 .4 % )明显高于 ~ 期患者阳性率 ( 6 7.6 %、 5 1.4 % ) ,P <0 .0 5。结论 hn RNP A2 / B1 、L N- R表达对 NSCL C诊断、预测病情及判断淋巴结转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MRT)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3例NSCL C采用 IMRT技术。每周 3~ 5次 ,每次 2~ 6 Gy,与 2 8例常规放射治疗进行对照。结果  IMRT组有效率 (CR PR)为 92 .3% ,对照组为 5 3.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2 3.0 %和 4 6 .4 %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 2 3.0 %和 4 2 .9% ,两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NSCL C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效果较满意 ,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桂兰 《山东医药》2006,46(23):33-34
对3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采用6MVX线照射,3~5个射野,整体铅模适形,以9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边缘为处方剂量线,每次剂量2~5Gy,1次/d,每周5d。常规放疗后局部加量为30-36.8Gy,单用三维适形放疗者总剂量为48-60.8Gy。结果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4例,1、2、3、4a生存率分别为80.6%、51.6%、19.4%、9.7%。提示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超分割方法放疗寻求食管癌有效的放疗技术。方法前瞻性随机将124例食管癌分为全程超分割组(30例),前程超分割组(30例),后程超分割组(34例),常规放疗组(30例)4个组进行研究,超分割放疗每日2次,每次120Gy,2次间隔6h以上,超分割剂量全程DT:68~70Gy,前、后程组超分割剂量34~36Gy。常规放疗前、后程组DT:34~36Gy,常规组剂量68~70Gy,每日1次,每次2Gy。结果放疗剂量与下咽困难症状改善,4个组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伴有胸背痛的病人接受放疗后症状改善4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消失情况或治疗结束肿瘤残留情况全程组好于其他3个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性食管炎全程和前程组明显高于后程和常规放疗组(P〈0.01),放疗剂量在20~50Gy发生较多。20Gy以下和50Gy以上放疗剂量发生率相对较低。放射性气管炎和肺炎发生率4个组均低。其他并发症有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反应,但4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前瞻性研究从肿瘤消失率和残留情况看全程超分割组优于其他3个组;全程和前程超分割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程超分割组与常规放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3DCRT)与常规放疗(CF)治疗老年Ⅰa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08例,其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常规放疗63例(CF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2.0 Gy/次,5次/w,总剂量为60 Gy,分30次,42 d完成,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3DCRT组、CF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和CF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0%、69.0%,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而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较CF方法能提高老年Ⅰ-Ⅱa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胸腔放疗联合EP方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7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其中加速超分割组放疗1.5 Gy/次,2次/日,间隔6小时,总量45Gy;常规分割组1.8~2 Gy/次,1次/日,总量50 Gy。两组全部采用EP方案化疗4~6周期。结果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8%和59.4%(P<0.05),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vs 83.1%、55.2%vs43.8%和25.4%vs 17.6%(P<0.05)。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超分割组的白细胞减少与放射性食管炎较常规分割组有所升高(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EP方案化疗提高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同时增加了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等急性放射性损伤,但是毒性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