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成荣  刘岩 《疾病监测》1997,12(8):289-293
为了探讨循环系统疾病对我省居民生命危害的现况,本文对河北省城乡疾病监测点1995年报告的死亡个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年总死亡率为500.30/10万,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为253.96/10万,占总死亡率的50.76%。其中男性为274.49/10万,女性为232.49/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0.52/10万,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43.52%,男女分别为123.98/10万和96.57/10万,均居死亡疾病的首位。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为46.28/10万,占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率的15.86%,居循环系统死亡疾病的第二位,男女分别为46.31/10万和34.02/10万,城乡男性死亡率和城乡女性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脑血管病为72.07岁,缺血性心脏病为68.28岁,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对心脑血管病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县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 结果 2011年红河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3.12岁,校正死亡率为642.4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占全死因的74.30%。全人群的PYLL为 16 329人年,AYLL为 20.39年/人,PYLL%为 58.38%。前5位PYLL%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全死因的 78.40%。前5位AYLL为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年度报告数据分析2014年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卫生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潜在减寿年数(PYLL)描述疾病生命损失。结果 2014年大理州共报告死亡个案20989例,居民死亡率为585.83/10万(标化死亡率601.08/10万),男性死亡率(685.49/10万)高于女性(521.25/10万)(2=383.56,P0.001);三大类疾病死亡构成依次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82.11%)、损伤和中毒(11.36%)、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6.53%);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89.00%;全人群PYLL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前5位PYLL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顺位第1位为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为肿瘤、第3位为损伤和中毒;全人群期望寿命77.08岁,其中男性74.46岁,女性79.94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将增加6.24、3.08、1.68和1.56岁。结论 大理州居民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是青壮年减少寿命的主要原因,各年龄组主要死因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曾晶  邓颖  季奎  胥馨尹  张新 《疾病监测》2020,35(6):503-507
目的对四川省常住居民的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4 — 2018年四川省31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死亡数据。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 采用SAS 9.4软件计算分年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结果2014 — 2018年四川省居民死亡率分别为677.93/10万、694.56/10万、702.67/10万、705.29/10万和703.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55.26/10万、562.55/10万、529.57/10万、531.39/10万和502.10/10万,标化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四川省居民分系统前3位死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病排名前3位的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或肾脏病,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排名前3位的为肺癌、肝癌和食道癌,均有下降趋势,仅胰腺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化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四川省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虽下降但高于全国平均且居全国前列,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但高于全国平均,胰腺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女性81.36岁;报告粗死亡率为48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9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为主,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去除顺位前5类疾病死因后,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3~7.01岁,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结论 目前,危害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应对其加强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朐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规律,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3~2004年临朐县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1998~2004年资料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利用1993~1999年肿瘤登记资料计算发病时间中位数和平均病程。结果 临朐县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152.18/10万(国标率158.07/10万、世标率174.68/10万),年平均死亡率133.35/10万(国标率138.32/10万、世标率155.14/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女性的1.9倍和1.8倍,超过80%的发病和死亡发生在45—79岁人群;胃癌居临朐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其次为肺癌和肝癌,三大肿瘤分别占男性发病和死亡70%以上、女性60%以上;1998~2004年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了52.7%和22.4%;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中住数65岁,平均病程1.04年,结论 恶性肿瘤的性别年龄分布提示了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胃癌、肺癌的防治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珠海市户籍人群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癌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珠海市户籍人群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4~2005年间珠海市成人平均肺癌死亡率为25.3/10万,标准化率为30.3/10万,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男性和女性标准化率分别为40.1/10万和19.2/10万,男性高于女性(u=7.23,P〈0.01);平均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增加明显,且多为老年男性;香洲、斗门、金湾3个区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30.5/10万、31.1/10万和27.3/10万,不同地区间肺癌死亡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是威胁珠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病死率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应针对肺癌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烟、改善环境等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病残率和复发率都很高,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自然人口发病率为每年109.7/10万,1998年我国城市居民总死亡率534.16/10万,其中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29.0/10万,占死亡人数的24.3%,且大约有20%~30%的第1次发病的患者在3~5年内复发。近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对该病的研究,特别提倡社区防治,近两年我院在所处小区内展开了此项工作,现将社区防治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邵颖  杨励励 《疾病监测》2015,30(8):692-695
目的 分析锦州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掌握城区居民死因的状况及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标化,计算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为716.07/10万, 男性死亡率为837.55/10万,女性死亡率为599.16/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城区居民总体的期望寿命为78.20岁,男性期望寿命为75.95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55岁,女性高于男性。 结论 锦州市城区居民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加强防控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背景:已经有诸多大样本实验说明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对干预的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有待于更多的样本证实。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措施在社区实施的效果以及所需的卫生成本,总结适合农村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模式。设计:以社区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社区干预试验。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科,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对象:选择1992—03/2002—03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中心8个村20—74岁常住居民共3.2万人,男1.46万人,女1.74万人。方法: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干预,内容包括高血压管理、控烟、合理营养、全民健身运动及糖尿病管理等。主要观察指标: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②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③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①通过10年的干预,全人群血压知晓率为70.29%。②高血匝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提高,其中管理率由1997年的25.66%上升到2002年的80.50%,总控制率由1997年的4.43%上升到2002年的45.80%,而血压〈160/95mmHg(1mmHg=0.133kPa)控制率为58.80%,血压〈140/90mmHg控制率为32.80%。③干预点社区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下降,其差值分别为7.23mmHg和3.92mmHg。④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明显提高。⑤全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146.90/10万和108.63/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05.83/10万和69.90/10万,6年来分别减少了41.07/10万和38.73/10万,且发病年龄后移。⑥经济学分析表明,1997/2001的平均效益-成本比为2.32。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措施能提高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并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朐县近20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规律,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7~2005年临朐县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利用1993~2000年肿瘤登记资料计算发病年龄中位数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临朐县恶性肿瘤年平均发病率145.23/10万(国标率158.07/10万、世标率174.68/10万),年平均死亡率133.35/10万(国标率138.32/10万、世标率155.14/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女性相比分别为1.9:1、1.8:1,80%以上的肿瘤发病和死亡发生在45~79岁人群;胃癌居临朐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其次为肺癌和肝癌,三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发病和死亡数的近70%(男性74.2%、女性61.1%);1987~2005年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57.11%和31.78%,其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了52.7%和22.4%,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了16.18%和38.97%;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中位数65岁,平均生存时间2.06年。结论临胸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的呈上升趋势,平均生存时间较短。胃癌、肺癌、肝癌是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属全国高发地区。中老年,尤其是男性中老年,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死亡原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  徐静依  梅芳  李玉芳 《疾病监测》2007,22(8):547-550
目的 分析了解上海市卢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了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用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率计算,进一步计算各种死亡疾病的减寿率.结果 2005年卢湾区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为334.95/10万、254.10/10万、105.20/10万、45.58/10万及43.39/10万.减寿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及循环系统疾病是影响卢湾区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3大主要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卢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四川省汉源县1990~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统一调查上报表卡孕产妇死亡数及同期活产数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为78/10万。在家中及转诊途中孕产妇死亡占孕产妇总死亡人数的45%,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结论应提高基层医疗保健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改善医疗条件,特别是贫困偏远山区,对产科出血应做到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开展以恶性肿瘤死亡为重点的死因回顾性调查,分析因主要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恶性肿瘤两年平均粗死亡率为90.3/10万,年龄别标化死亡率为97.2/10万;恶性肿瘤是珠海市户籍人群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为21.8%;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9.7/10万和71.6/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u=10.3,P<0.01);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其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0.9/10万、18.0/10万、8.7/10万、8.2/10万、8.1/10万。结论珠海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珠海市人群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癌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等。  相似文献   

15.
孕产妇死亡20年变迁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近20年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以加强高危因素的防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2004年间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2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为48.6/10万。前10年死亡率为57.5/10万,后10年死亡率为39.9/10万(P〉0.05)。死因中产科出血4例,妊高征、羊水栓塞及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心脏病各2例。结论: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屠平平  郭莉 《疾病监测》2011,26(2):151-154
目的 了解金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8年金华市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标化,进一步计算各种死亡疾病的减寿率。 结果 2008年金华市人群粗死亡率为647.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3.05/10万,男女性死亡比为1.34 ∶ 1。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167.31/10万)、脑血管疾病(124.9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05.01/10万)、伤害(80.27/10万)、心脏病(68.19/10万)。减寿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是影响金华市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三大主要疾病。 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是危害监测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四川省人群死亡及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的情况,更好地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四川省长期开展了死亡登记、肿瘤发病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伤害监测、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的工作,通过医院报送和人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居民死亡、发病和患病信息,并对流行现况进行了分析。2015年四川省人群粗死亡率647.98/10万,人均期望寿命76.42岁,慢性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2013年成人高  相似文献   

18.
胃癌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朱金水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2):131-134,141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胃癌发病率为17.6/10万。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胃癌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居民死亡调查,1973~1975年又进行了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每年胃癌的死亡率总是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为5.41/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03%。1993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肿瘤死亡抽样调查,在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中胃癌仍占第一位。近10年来,通过国家对胃癌研究的投入胃癌防治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中国的胃癌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男性退居第二位,女性则居第三位,但由于其每年死亡人数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因此需继续加强对胃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口疾病,降低死亡率,对北京市海淀区1992年~199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3年间共死亡9941人,占全人。死亡的63.17%,年均死亡率4881.97/1。万。其中男性死亡5127人,年均死亡率5542.22/10万;女性死亡4814人,年均死亡率4332.2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内分泌代谢病。男女性死因相同,只是位次有所区别。引起呼吸系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内分泌代谢病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占85.01%);冠心病(占86.51%);肺癌、胃癌、食管癌(占56.27%);糖尿病(占9774%)。针对主要死因采取加强社区保健等相应对策是一条防制老年人口死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跨人21世纪之初,心血管疾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约1700万人,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死亡增加50%,将达2500万人。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据1999年统计资料,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35~74岁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分别为413/10万人和389/10万人,而同期美国同年龄段男性人群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为360/10万人。显而易见,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同样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而系统有效的措施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