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承气汤,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原方组成:大黄12g(四两,酒洗),枳实12g(五枚),厚朴24g(八两,去皮,炙),芒硝6g(三合)。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相似文献   

2.
名医张仲景临证用药中,对药物的煎煮及服药方法非常重视,现就《伤寒论》中仲景药物煎煮及服药特点窥析如下。 药煎煮方法据情各异 1.先煎:如麻黄汤的"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葛根汤的"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桅子鼓汤的"先煮桅子得二升半,内鼓……"。 2.后下:如大承气汤的"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一般规律是从药物质地出发,先煮质厚味难析出之厚朴、积实,后纳味易析出之大黄,再纳易溶之芒硝。为充分发挥药效,认…  相似文献   

3.
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在煎法上的区别为:小承气汤中大黄、枳实、厚朴三物同煎,大承气汤中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最后纳芒硝.关于大黄后下,目前统一的看法是:大黄后下,煎煮时间不长,有利于泻下;若煎煮时间长,则减弱泻下作用.似乎大、小承气汤煎法上的区别在于大黄煎煮时间的长短.笔者认为,二方煎法的区别不在于此,而在于厚朴、枳实煎煮时间的长短.请看《伤寒论》记载:大承气汤“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小承气汤“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大承气汤中大黄煎煮时间为由五升药液煮至二升所用的时间,小承气汤中大黄煎煮时间为由四升药液煮至一升二合所用的时间,两者相差无几.笔者按《伤寒论》记载进行二方煎煮观察,结论亦是二方中大黄煎煮时间差别不大.这说明,研究大承气汤的泻下效应,更应重视厚朴、枳实的久煎和去滓再煎.  相似文献   

4.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08,28(3):21-22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为:桃核五十个,去皮尖,桂枝二两,去皮,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大黄四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方中以桃仁破血逐瘀;大黄荡涤热邪,下瘀血积聚;桂枝辛甘温通,畅和血脉;芒硝助桃仁  相似文献   

5.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8(3):F003-F003
碧阴书屋主人翟冷仙珍藏伤寒杂病论卷八(连载二十九)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芒...  相似文献   

6.
目的:《伤寒论》中大承气汤的煎煮古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其中厚朴、枳实先煎后需去渣,该文旨在研究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以考察去厚朴、枳实二物药渣的科学性.方法:采用传统煎煮方法煎煮大承气汤,A汤剂(原法)去厚朴、枳实药渣,B汤剂不去厚朴、枳实药渣,采用HPLC测定2份汤剂及药渣中大黄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A汤剂中结合蒽醌、游离蒽醌均较B汤剂含量高,A药渣总蒽醌含量低于B药渣.结论:大承气汤古法煎煮方式去厚朴、枳实药渣的科学性,就在于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为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广彬 《光明中医》2008,23(10):1604-1605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方药组成为: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以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取。共功用为清热止利,表里双解。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细或促。  相似文献   

8.
茵陈蒿汤大黄煎法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伤寒论》茵陈蒿汤大黄煎法,乃“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栀子大黄),煮取二升”。此与大承气汤“以水一斗,先煮二物(枳实、厚朴),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的煎法基本相同,即大黄皆取后下。余认为,这种煎法临床  相似文献   

9.
二种方法煮取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茵陈蒿汤为临床常用的利胆退黄著名方剂。《伤寒论》茵陈蒿汤(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注明: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1〕。明确指出茵陈先煎,栀子、大黄后下的煎煮方法。但是,目前多以三药同煎〔2〕或三药加味同煎服的方式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牡丹汤     
正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大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治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注)、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等四个汤方的煮药方法大体相同,四方中的百合均“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其它药或别煮去滓合煎,或纳入合煎,如别煮知母去滓合煎,别“煎”滑石代赭去滓合煎,及内鸡子黄搅匀煎,内地黄汁煎取。此四方煮法去滓前的“煎”字应是“煮”字之误,具体理由有三: ①“煎”是剂型的一种。汉唐以前方  相似文献   

12.
栀子豉汤是《伤寒论》名方之一,主治证候如心中懊侬、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饥不能食等等。其服法颇耐寻味,原文是“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后世医家对其服法一直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13.
孙予杰 《河南中医》2006,26(7):18-18
乌头煎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第十七条,方剂组成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功效:破结散寒,缓解疼痛。笔者每用之临床,效如桴鼓。今将笔者1年来用  相似文献   

14.
治热结在内,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柴胡证仍在者,与大柴胡汤下之。组成柴胡半升,黄芩三两,半夏半升,芍药半两,枳实四枚,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擘以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似文献   

15.
清浆水见于<伤寒论>393条枳实栀子豉汤方下,系枳实栀子豉汤方所用的煎料.原文说:"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相似文献   

16.
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刻有《疗上气咳嗽腹满体肿方》:"桑根白皮细切三升,生姜半升,吴朱萸半升,酒五升,合煮三沸,去滓,分再服,  相似文献   

17.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组成半夏(洗)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甘草(炙)6g,黄连3g,大枣(劈)4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上7味以水1200ml煎取600m L,分2次服),半夏泻心汤主治胃气不和,寒热错杂之虚痞~([1]),笔者在临床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于皮肤病多种疾病的  相似文献   

18.
丁德正 《世界中医药》2010,5(2):121-123
炙甘草汤见于《伤寒杂病论》,原方为: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去心)半升,麻子仁半斤,大枣(擘)三十枚;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滋阴养血,益气复脉;对气虚血少而呈“脉结代,心动悸”之精神疾病,施之效果颇佳。兹就运用炙甘草汤治疗精神疾病之点滴经验与体会,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9.
栀子豉汤是《伤寒论》名方之一,主治证候如心中懊侬、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饥不能食等等.其服法颇耐寻味,原文是"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后世医家对其服法一直存有疑问,认为栀子豉汤并非催吐之剂,为何有"得吐者,止后服"之禁?有人认为《伤寒论》流传年代久远,恐有错简之误.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伤寒论》所载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药为:麻黄6g(去节)、细辛6g、附子6g(炮,去皮)。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3服。其功效助阳解表。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数种内科病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