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41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画钟测验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重度痴呆12例,中度痴呆15例,轻度痴呆14例;脑电图轻度异常15例,中度异常14例,重度异常12例;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画钟测验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痴呆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电图可作为检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脑电图检测联合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治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的程度及其分布与正常人对照,并经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方法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脑电图异常VD程度越重,脑电图异常越明显。重度VD脑电图均异常,以中度和重度异常为主;中度VD93%脑电图异常,以轻、中度异常为主;轻度VD78%脑电图异常,以轻度异常为主。结论在临床上脑电图可以用来作为帮助判断VD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并可作为评价VD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脑电图 (EEG)特征。方法 分析了 214例血管性痴呆 EEG改变特征。结果 EEG异常率为 88.8%,并且以广泛性异常为主,痴呆程度越重 EEG改变越明显。结论 EEG改变与痴呆及脑卒中的病灶性质、数量及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俊抛  李二娟 《新医学》1994,25(4):186-186,216
本文对66例CT证实的脑血管梗塞性痴呆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除脑电图检查外,并行长谷川痴呆量表测验。治疗前脑电图分为界限性异常1例,轻度异常2至例,中度异常11例,经3个疗程高压氧治疗,脑电图有较明显好转,对轻、中度痴呆患者的智能也有显著改善,P<0.02。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的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军  李祥 《现代康复》2000,4(11):1701-1701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分析了214例血管性痴呆EEG改变特征结果 EEG异常率为88.8%,并且以广泛性异常为主,痴呆程度越重EEG改变越明显。结论 EEG改变与痴呆脑卒中的病灶性质、数量及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痴呆组与非痴呆组的脑电图特点,探讨PD患者痴呆与脑电活动的关系。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PD患者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作脑电图(EEG)描记。结果:痴呆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痴呆组(P<0.01);痴呆程度与EEG异常程度有关,痴呆组EEGα波低波幅者、低波率者、低指数者及有泛化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痴呆组异常EEG快波(β)与慢波(θ,δ)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以θ,δ波为著(P<0.01或P<0.05)。结论:EEG可用以帮助判断PD痴呆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评价PD智能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特点,以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GPI患者的相关资料。患者智能的检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入选条件是MMSE≤20分。【结果】:5例患者均有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计算力下降和语言表达障碍等。糊涂4例,行为异常2例,幻觉2例,易冲动2例,抽搐发作2例。2例在3个月内出现明显痴呆,言语障碍。2例在5个月内出现糊涂,行为异常,言语表达障碍。1例半年后出现明显痴呆,人格改变及行为异常。头颅MRI检查5例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2例脑实质内多发异常信号,以双侧额叶,颞叶明显。脑电图3例广泛中度异常,1例广泛重度异常。【结论】慢性进行性痴呆进展快者,做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实验(RPR),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Elisa)检测是早期诊断麻痹性痴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痴呆组与非痴呆组的脑电图特点,探讨PD患痴呆与脑电活动的关系。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PD患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作脑电图(EEG)描记,结果:痴呆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痴呆组(P<0.01);痴呆程度与EEG异常程度有关,痴呆组EEGα波低波幅,低波率,低指数及有泛化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痴呆组异常EEG快波(β)与慢波(θ,δ)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以θ,δ波为(P<0.01或P<0.05)。结论:EEG可用以帮助判断PD痴呆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评价PD智能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特征。方法观察39 例AD患者、56例VD患者的头颅MRI和脑电图资料。MRI比较大脑萎缩、海马萎缩、脑白质疏松症的比例;脑电图比较轻度异常和中重度异常的比例,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与VD患者相比,AD患者大脑萎缩、海马萎缩的发生率较高,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较低。AD患者脑电图中重度异常的较多,(θ+δ)/(α+β)比值增高(P<0.05)。结论单纯大脑萎缩而缺乏脑白质疏松症和缺血灶的痴呆患者应高度怀疑AD,脑电图出现中重度异常则进一步支持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在老年期痴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对老年期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5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组患者痴呆程度较VD组严重,EEG、BEAM异常与痴呆严重度有关,BEAM检查阳性率随痴呆严重度评分降低而升高,而EEG检查阳性率则欠规律性。结论:EEG、BEAM检查可作为AD和VD的鉴别参考,对掌握病情进展和判断预后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