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彩超诊断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超对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检查23例患者,共28条可疑形成血栓的人工血管,观测人工血管的回声、管腔内血流及频谱流速曲线形态,均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结果 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后,管腔狭窄者11条,管腔显著狭窄者7条,管腔闭塞者10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透析用人工血管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处理经验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其中前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16例,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7例,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4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全段感染8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全段感染合并吻合口假性动脉瘤3例,人工血管局段感染15例,人工血管局段感染合并窃血综合征1例。处理方案包括:人工血管全部切除+动脉重建术13例,人工血管次全切除2例,人工血管局段切除+移植物旁路术11例,人工血管局段切除+移植物旁路术+流入道动脉近端化1例。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12~29)个月。随访期间1例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局段感染患者,采用人工血管次全切除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人工血管动脉残端感染吻合口破裂,左侧腋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采用自体贵要静脉旁路移植术修复左侧腋动脉;1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局段感染的患者,接受人工血管局段切除+人工血管移植物旁路术治疗,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人工血管局段感染并闭塞,行人工血管移植物完整切除术。余患者未出现吻合口及肢体缺血相关并发症(移植物全切除)以及移植物再次感染(保留移植物)。结论应根据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感染的类型采用正确的策略进行治疗,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移植物,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及后续的穿刺过程无菌技术有助于减少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2±13.30)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1月~8年。急性血栓形成病程1h~6d。溶栓成功14例,溶栓失败6例,成功率70%。平均溶栓时间为(10.73±5.94)h,平均尿激酶溶栓剂量为(81.75±40.01)万U。溶栓成功率与静脉流出道状态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直接注射溶栓治疗简便、安全、有效,使进一步球囊扩张成为可能,并减少临时血液透析插管及手术重建及其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汝琨  赵晓霞 《全科护理》2013,(24):2251-2252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病人溶栓治疗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双针法穿刺分别从人工血管动静脉吻合口端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帮助人造血管再通。[结果]14例病人溶栓成功,溶栓失败10例,成功率为58.33%。[结论]双针法用尿激酶及时溶栓的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浩  陆石 《中国血液净化》2009,8(6):335-338
近年研究发现,内膜增生(IH)是引起人工血管移植内瘘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应最大限度避免内皮损伤外,防治IH主要方法还包括改良人工血管物理设计、药物防治、应用生物学技术以及近距放疗等。应用多种方法联合防治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外周和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注入尿激酶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溶栓和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方法是12例患者于内瘘的动脉端穿刺后输注尿激酶,4例患者在DSA下经动脉插管至血栓部位,灌注尿激酶,尿激酶用量为75~100万IU,外周溶栓输注时间为3~4小时,导管溶栓时间为45~60分钟.结果 12例外周溶栓患者再通6例,外周溶栓成功率为50%,6例失败,其中4例进行了插管溶栓,3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为75%,再通后的内瘘次日可行血液透析,并随访了6~44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尿激酶局部输注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取卧床休息、溶栓、药物治疗,并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有效9例,溶栓期间1例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皮下瘀血,经对症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3例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活动受限。通过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针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内血栓形成以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结合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患者日益增多,且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自体表浅静脉血管条件差,常难以建立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表面积大、血管通畅率高、血流量大、易穿刺等优点,但是人工血管内瘘比较昂贵,穿刺技巧要求较高;且人造血管内瘘与自身动静脉内瘘不同,其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仅靠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填充。因此,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和相关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我们于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对2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了人造血管内瘘,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汝琨  何金云 《护理研究》2015,(6):738-739
[目的]探讨以最佳的角度行血管穿刺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血栓形成病人行溶栓治疗,以减轻疼痛刺激。[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20°和40°从静脉上方对人工血管穿刺行溶栓护理,帮助再通。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溶栓效果等。[结果]两组病人溶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40°从静脉上方穿刺病人感受的疼痛程度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成功率较高。[结论]行人工血管溶栓时进针角度的不同影响病人的疼痛程度感受及穿刺成功率,宜40°从静脉上方穿刺,以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行动静脉人工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5月我科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PTFE人工血管行动静脉人工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8例病人术后通畅率为100%,3个月时血栓形成1例,行手术取栓,术后血管通畅。分别于第4周~第8周开始使用人工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精心护理,加强知识宣教,预防并发症发生,正确使用动静脉内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一组腕部起始的直桥式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目前少见报道,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4年4月~2012年3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6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8岁,术前已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0~2次。行人工血管手术均为局麻,人工血管与动静脉均为端侧吻合方式。美国GOR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长20cm,直径5mm,不带内环。选择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需依赖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瘘是进行血液透析必备的血管通路。虽然应首选自体动静脉瘘术,但有时由于自体静脉条件差,需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以维持透析治疗。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我透析中心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10 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及维护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0 0例患者中 ,男 5 9例 ,女 4 1例 ,平均年龄(5 4.7± 12 .6 )岁 ;透析年限 1~ 8a ,平均 (3.6±2 .1)a。原发病 :慢性肾炎 5 0例 ,糖尿病肾病 32例 ,肾动脉硬化 15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 ,多囊肾2例。透析 3次 /周 ,4h/次。血流量 2 0 0~2 5 0ml/min ,透析液流量 5 0 0ml/min。抗凝剂采用最小全身肝素法 ,首剂 0 .3~ 0 .5mg/kg体重 ,追加2~ 10mg/h。有出血倾向者采用低分子肝素 ,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面罩负压装置在修复人工血管内瘘后人工血管外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例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出现人工血管外露的患者利用自制面罩负压吸引装置行吸引治疗,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例患者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持续性血压升高转内科治疗,其余5例患者经过自制面罩负压吸引并换药治疗,创面结痂愈合.结论:利用自制面罩负压吸引对人工血管内瘘后人工血管外露患者创面的愈合有重要作用,具有时间短、效果好、经济实用的优点,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并延长人工血管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自1953年Voorhees首先将维纶人工血管应用于腹主动脉移植后,各种人工血管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疗效显著。但移植后发生的人工血管感染或血管周围组织感染依然是严重的并发症,处理非常棘手,直至今日人工血管感染的截肢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本文就人工血管感染的处理以及预防作一简述。1 一般处理原则1.1 术前准备 如病人存在中毒性休克或因感染引起人工血管吻合口出血而致低血容量,允许短时作准备。适当地输血输液、手术前心电监护、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手术进路的周密计划是危重病人紧急术前处理的必要步骤。术前应尽可能证实感染的病菌并确定人工血管感染的范围。病人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准备承受较大范围手术。术前应测定心功能、心脏  相似文献   

17.
18.
20例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瘘又称生命脉,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透的重要血管通路,内瘘血栓一旦形成,会影响内瘘处的血流量,使透析质量下降,堵塞严重者透析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加重尿毒症患者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分析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确保血管通路的畅通,提高患者透析和生存质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1996年~2004年使用内瘘进行透析的患者320例,发生内瘘血栓20例,占患者总数的6.7%,其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内瘘使用寿命1~8年,平均寿命4.5年;均为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作端端吻合。本组病例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防治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分别对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检查、反馈、动态评价,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结果观察组(PDCA循环法)在人工血管内瘘血肿、感染、血栓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的预防人工血管内瘘的多种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方立明  高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48-2249
目的:观察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对5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进行取栓术。结果: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5例,效果良好,术后内瘘血流量可达250mL/min以上,完全可满足血液透析需要,5例均已长期使用。结论: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术后不久即可使用原瘘管血管进行血透,有利于保存患者的原瘘管血管,延长瘘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