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良性肿瘤 ,生长在股骨皮质旁及髂骨的骨化性纤维瘤十分罕见 ,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现报告 2例。1 病例报告例 1女 ,1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中上段后内侧部肿痛、发热 ,近日伴行走困难于 1999年 5月 2 0日而就诊。查体 :右大腿中上段后内侧触及一 8.0 cm× 10 .0 cm× 12 .0 cm大小肿块 ,质偏硬 ,边界尚清 ,有压痛。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现象。37℃ ,P90次 /分 ,R2 0次 /分 ,BP13.3/ 9.33k Pa。X线表现 :右股骨中上段后内侧软组织内见一 7.5 cm× 9.0 cm大小不规则肿块 ,密度不均 ,部分致密钙化 ,境界清楚…  相似文献   

2.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在门诊婚前体检中发现 2例双子宫、双阴道患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女 ,2 4岁。于 1998年 12月 16日来我所行婚前体检。月经史 1422 8,量中 ,无痛经。血压 16 / 10 k Pa,身高 15 4cm ,体重 48kg,营养中等。妇科检查 :外阴未婚未产式 ,肛查阴道口见一纵隔 ,子宫中位似触及两个子宫 ,双附件未触及肿块。临床诊断 :双阴道、双子宫。 B超下腹部探查 ,子宫横切面呈“蝴蝶状”的实质性回声似子宫回声 ,大小分别为右 3.7cm×3.0 cm× 2 .8cm,左 3.5 cm× 3.0 cm× 2 .5 cm,内部回声分布均匀 ,未见明显占…  相似文献   

3.
杜娟  李莉 《哈尔滨医药》2003,23(2):59-59
我院自1999年~2002年收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128例,其中发生在月经初潮前的青春期腺瘤30例,占2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年龄13~18岁;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最短10天,最长2年;肿瘤体积小者1.2×1cm,大者6×5cm;单侧乳房肿块21例,双侧乳房肿块9例;单发肿块23例,多发肿块7例。物理检查: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有灰影良性病变。 本组30例中,均采取手术切除肿瘤,送病理证实为良性乳房纤维腺瘤,术后两年随访无复发。2讨论  相似文献   

4.
乳腺巨大叶囊状肉瘤伴非霍奇金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摘要 患者女,32岁,因右乳肿块1年入院。患者2002年初发现右乳一肿块,核桃大小,2002年4月自觉肿块已达拳头大小,此时产1女,于2003年1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及10cm×12cm×12cm肿块,质中等,肿块与此基底和皮肤均无粘连,右乳外下象限可及3cm×3cm×2.5cm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欠清、无压痛,与皮肤底无粘连,两侧锁骨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入院查B超诊断为右乳混合性瘤。做液晶热图和冷光透照检查诊断为:①积乳囊肿,②乳腺癌。入院诊断: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患.男.24岁。因发现左上肢肿物2年于1992年6月2日入院。2年前见左上臂上内侧出现一乒乓球大的肿块.无疼痛,近半年余明显增大.伴有左手背侧皮肤麻木。检查.左肩关节活动正常,左上臂腋侧可触及15cm×15cm×8cm肿块.质硬,肿物表面不平滑.与周围皮肤羌枯连.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4岁.因发现左上腹部肿物一月余,逐渐增大,来院治疗.既往无特殊病史.专科检查见在上腹部自肋弓起至脐下2cm处有一没腹直肌走行分布的4cm×6cm×10cm的肿物,表面光滑,呈葫芦状,无质破,按之不退色,无压痛,质硬,不活动,周围皮肤无红肿溃破.仅伴轻度腹胀.近日疲倦,不愿活动。采用美国ATh公司HDI300O型彩超仪,超宽频变频浅表探头进行腹部扫查.彩超所见:左上胶自左肋弓起至脐下2cm腹直肌内探及12cm×62cm×6.5cm的肿物回声,近“葫芦型”,该肿物边界清听,内部为较均匀的低回声,有明显的包膜,上下两端延续为…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6岁,已婚,退休教师。于2000-06-10无意发现右下腹鸡蛋大的肿块,近2月来肿块逐渐增大,并感右腿酸胀。已绝经16年。于2001-06-19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腹部稍隆起,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12cm×8cm×5cm大肿块,可活动,质软,无触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示:子宫3.5cm×3cm×1.8cm,子宫后,于2001-06-25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萎缩,双侧附件正常。阑尾远端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5岁,1988年2月11日入院。左耳廓肿物30年余,缘於30年前无何诱因发现左耳廓有一蚕豆大肿物,无疼痛,未介意。肿物逐渐增大至核桃大,于10年前在某市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耳廓纤维瘤。术后一年左耳廓又长出肿物,局部发痒,麻木感,肿物不断增大,近年来肿物生长加速,遂来我院求治。检查:左耳后及耳廓后沟至耳垂部有一8cm×4×2.5cm 大小肿物,呈肾形,质中等硬,压痛(±),表面光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19岁。因感腹胀、便秘 2 0 d于 2 0 0 1年 4月 2 5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 2 0 d前因腹胀在校附属医院做 B超示 :下腹囊实性包块约 12 cm× 10 cm× 9cm。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 ,转入我院手术治疗。查体 :体温 36℃ ,脉搏 80次/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0 0 /6 0 m m Hg,一般情况可 ,心肺 (- ) ,下腹部偏右侧可触及一质韧、胎头大小包块 ,无压痛。妇查 :右侧卵巢可触及一约 10 cm× 10 cm× 9cm大小包块 ,活动可。术前复查 B超 :右下腹部一约 10 cm× 10 cm× 9cm实性不均回声。腹腔积液深约 5 cm ,肝脏无异常。考虑肿瘤包膜…  相似文献   

10.
倪向阳  郝彤  陈素萍 《天津医药》2001,29(7):448-448,F002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67岁。因发现腹部肿块1月余,于1997年9月12日收入院。查大便潜血阴性。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见肠型。右中腹可触及15cm×10cm大小肿块,质中,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伴深压痛,余腹未见异常。B超示:右腹探及14.1cm×13.1cm×8.1cm中等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T示:右侧中腹有一12.0cm×7.0cm的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块,呈分叶状,与  相似文献   

11.
尹浩民  陶世余  陈为国 《华北国防医药》2002,14(4):283-283,I002
1 病例资料 [例1] 男,37岁。主因发现阴囊肿物并逐渐增大9个月入院。9个月前洗澡时发现阴囊内右侧有一花生米大肿物,未经治疗,后逐渐增大,于当地医院就诊,口服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近2个月增大明显,如鹅蛋大伴胀痛及下坠感,于1998年6月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内根部可触及一分叶结节状肿物,质较硬,可活动,约8cm×7cm×7cm大小;与睾丸界限清楚,咳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4岁,未婚。左乳房肿块7年,发现时位于乳头上方,大小约4cm×3cm×2cm,扁圆形、质硬、无痛,生长缓慢,5年后增至6cm×5cm×4cm。近2年增长加快伴胀痛,肿块充填整个左乳。于2月前中央红肿、破溃,伤口有较多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味恶性臭,不愈,首次来本院治疗。门诊连续两次取溃疡面组织活检,均报告“慢性炎症,未见癌细胞。”查体:营养中等,左乳房显著增大,巨大肿块占据左乳。大小25cm×18cm×10cm,质地坚硬,表面中央部破溃呈菜花样,创面10cm×8cm,灰黑色,有较多坏死组织及渗液,恶臭味,基底可推动。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乳正常。胸部X线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1周后行左乳房单纯切除术,距肿块边缘3~5cm行梭形切口,游离两侧皮瓣,将胸大肌筋膜连同乳腺组织整块切除。标本观察:切面呈灰白色,有直径2.5~4.0cm多个结节,其间有多房性小囊泡,充满淡黄色浆液,可见陈旧性出血坏死灶,无钙化。包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12岁。左乳房肿块3个月就诊。查体:左乳房可触及一7.5cm×7cm×5cm大小肿块,质硬,可推动,无粘连,无压痛,皮肤无潮红。右乳青春期发育乳房表现,无异常硬块,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检查:左侧乳腺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14.
吴绍新  何方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537-3537
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偶尔发现左下腹2cm×6cm大小包块10余天;检查:质韧,轻压痛,皮肤无异常;术中见左下腹皮下约2cm×3cm×6cm肿块,无明显包膜,连同表面皮肤一并切除;临床考虑为左下腹壁炎性包块。病理检查:取带皮组织4cm×2cm×1.5cm大小组织1块,无包膜,切面灰白灰黄。镜下观察:皮下见境界不清瘤组织,由分化成熟纤维组织和多灶性脂肪组织组成。部分纤维组织明显玻斑样变,脂肪组织中见有成熟脂肪细胞和少许棕色脂肪细胞(图1,2)。病理诊断:手术中,肉眼观及镜下观特点均为肿瘤样组织,瘤样组织边界不清,无包膜。瘤样组织由分化良好的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39岁。1年前发现左上腹鸡蛋大小肿物,平躺后消失,触之疼痛。肿块逐渐增大且疼痛向右上腹转移,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发病以来体重减轻10kg,闭经。专科查体:腹部膨隆,可触及一45cm×35cm×25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右上腹触痛明显。CT扫描示:胰腺体尾部巨大囊实性占  相似文献   

16.
王龙胜 《安徽医药》2013,34(1):114-115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80岁,发现右耳下包块1 d入院。查体:右耳下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4.0 cm×3.0 cm的肿块,界欠清,质地硬,活动度一般,与周围组织粘连,压痛(+),肿块周围呈弥漫性肿胀。  相似文献   

17.
病例 女,28岁。出生时后背中部皮肤有一块圆形黑褐色斑块,3cm×3cm大小,无特殊不适,随年龄增加而增长,曾在医院行CT及常规检查,无脊髓神经病变,未进行特殊治疗。近两年来,色斑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颜色加深而至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后背皮肤黑褐色,有点状颜色加深,侵及范围上至颈4椎体,下至腰2椎体,两侧达腋后线,大小为62cm×46cm,腰背下部皮肤松垂,质轻,与基底  相似文献   

18.
蔡庆文  王蓓 《河北医药》2003,25(11):878-878
例 1.女 ,42岁。因右乳肿物 11年 ,急剧增大 2月入院。查体 :右乳外下象限可触及一 5cm× 6cm ,质硬 ,边界清 ,可活动的包块 ,皮肤浅红 ,皮温稍高 ,右腋窝可触及多个大小约 0 .5cm× 1cm的淋巴结 ,质硬 ,界清 ,可活动。B超 :右乳外下象限有一 3cm× 3 .5cm肿物 ,形态不规则 ,表面尚光整 ,回声减低不均匀 ,右腋窝可见多个实质低回声、界限清楚的肿物。钼靶X线显示 :右乳外下象限有 3 .5cm× 3 .6cm肿物 ,边缘毛糙 ,密度不均 ,血管增粗 ,未见钙化。腋窝淋巴结有多个肿大。入院后行右乳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块有完整包膜 ,约 5cm× 4cm× 6cm…  相似文献   

19.
袁海洪 《河北医药》2003,25(10):768-768
患者 ,女 ,5 2岁。因右侧乳房无痛性肿块 18年 ,近 2个月生长迅速且出现疼痛 ,而于 1999年 1月入院。患者自 18年前出现右侧乳房肿块 ,如一豌豆大小 ,月经期触及明显 ,月经完后肿块消失 ,无疼痛。由于不太影响劳动 ,故未做任何检查。近日由于疼痛加重 ,故来院就诊。乳腺红外线检测示“右侧乳腺癌”。体检 :右乳房略大 ,于外上象限可触及 4.0cm× 4.0cm的实性包块 ,表面光滑 ,活动尚可 ,界限清楚 ,质地较硬 ,无压痛。手术所见肿块基底部位于胸大肌筋膜 ,并紧贴筋膜 ,与肋骨无关系。病理检查 :送检肿物标本 ,大小 4.5cm× 5 .0cm× 4.0cm。表…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徐××,男性,53岁,已婚,船员,右上臂圆形肿块20年,触压有刺痛。检查:右上臂三角肌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可触及1cm×1cm圆形肿块,活动度尚可,明显压痛,周围皮肤无红肿,而于1997年9月3日在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术,肿块连同表面皮肤完整切除,肿块有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