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目前,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服务和合理运行,实行按病种付费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分析,研究探讨按病种付费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效果,从而提出在我国推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茜 《中国医药指南》2014,(20):148-149
目的探讨应用按病种付费标准化医嘱单规范我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抽取实施按病种付费标准化医嘱单前2011年1月至3月及实施按病种付费标准化医嘱单后2012年10月至12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运用按病种付费标准化医嘱单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度下降,由实施前的73.50%下降到实施后的3.12%(P<0.0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应用按病种付费标准化医嘱单能有效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徐伟  郝梅  杜珍珍 《中国药房》2016,(6):721-723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付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操作流程为基础,比较我国台湾地区、淮安市、南昌市、中山市4个地区对其的具体实践。结果:按病种分值付费在总额的控制与分配、病种分值的建立、调整系数的设定、结算方法的制订、配套机制与监督考核方式的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否应按诊疗方式进行病种细分、如何合理设定调整系数、如何进行病种分段补偿以及如何强化监督管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下按病种付费与项目付费实施的不同效果.方法 跟踪选样,采用电话访谈方式对试点医院普外科77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成功访诊28例,按付费方式不同分为按病种付费(16例)与按项目付费组(12例)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后等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报销的住院费用等.结果 按病种付费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 ~ 10)d,而按项目付费组的患者住院时间为8(7~16)d,按病种付费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按项目付费组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种付费组患者住院后等待手术时间2(1 ~3)d,而按项目付费组患者住院后平均等待手术时间为2(1~7)d,2组间患者住院后等待手术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按病种付费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 580(1 600 ~3 000)元,而按项目付费组的患者住院费用为4000(1 000~5 000)元,按病种付费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按项目付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种付费组患者报销的住院费用为1 000(500 ~2 500)元,按项目付费组患者报销的住院费用为1 000(400 ~3 000)元,2组患者报销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种付费组疝造影术2人次(8.7%),B型超声检查8人次(34.8%),CT扫描3人次(13.0%),其他检查8人次(34.8%);按项目付费组疝造影术1人次(4.3%),B型超声检查8人次(34.8%),CT扫描1人次(4.3%),其他项目检查4人次(17.4%).2组间患者的住院检查项目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种付费组接受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服务15人次(93.8%),按项目付费组11人次(91.7%);按病种付费组遵医嘱给药观察用药反应服务4人次(25.0%),按项目付费组4人次(33.3%),2组住院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病种付费组患者的整体福利水平高于按项目付费组患者;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到242例,4种疾病的人均费用呈上升趋势,超标费用标准差较大,超标比例最高达100%,绝大多数药品费用比例在30%以下.结论 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的限额标准仍是关键性问题,不同病种费用控制效果存在差异,药品费用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沈琼  谢秋娟  甘露  绳慧峰 《安徽医药》2017,38(7):943-944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0例脑梗死新农合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评价该医院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某三甲医院医务统计系统中筛选出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前(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和政策实施后(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付费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各100例,对该200例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后,人均住院天数、检查费、可报费用、实际报销费用分别是(8.54±0.46) d、(402.85±27.71)元、(5 700.87±750.20)元、(3 032.76±577.29)元,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和检查费占比有所下降,治疗费占比有所上升,但药品费、治疗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政策的实施对遏制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医院应加强对科室的监督管理,合理制定限额支付金额,将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检查费用等指标纳入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7.
刘何根  赵志军  王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143+153-143,15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探讨病种付费在我国新农合中的应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这种支付方式的内涵与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认为按病种付费是对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付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按病种付费作为新农合医疗费用预付制度是可行的,适合在我国新农合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玉涛 《首都医药》2009,(11):26-27
“按病种付费”是医疗保障的一种新型的预付费方式,要求医疗机构把疾病的诊断结果作为付费标准,而对诊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项目的费用都不单独考虑。目前这一方式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实践,仅在部分地区和个别医院进行试点。由于这一方式是对现有的“按项目收费”的颠覆,一经提出就引起强烈反响。拥护者认为,“按病种付费”可以抑制不合理的医疗消费,提高医疗效率,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反对者则认为,“按病种什费”会导致医疗机构为营利而降低医疗成本,为控制费用而选择接收人群,  相似文献   

9.
王晓琨 《首都医药》2011,18(13):12-13
2011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下发了《关干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按病种收费”从医保和患者的角度也称“单病种付费”和“按病种付费”,自2004年起就已在北京市进行试点。此次全国范围改革试点的启动,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担忧,“按病种付费”实行后,临床服务项目会不会减少?患者看病会不会受到影响?新药品和新技术的推广会不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两大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已开始在我国多地试点实施,住院患者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基金管理和医疗机构运营将产生重要影响.药品费用作为医保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昆明市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为昆明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昆明市7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91份,受访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知晓率为89%,平均认知情况得分为(7.87±1.67),与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专业类别、参加培训次数、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在单位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调查显示,40%的受访医务人员不知道基本药物目录包含药品数量,33%的受访医务人员不知道基本药物遴选原则或知道不全等。结论:昆明市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水平提升明显,但对基本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在执行情况方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宣传频率及主动性不足。建议卫生健康部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全年实施细节护理作为研究阶段,2010年一般护理阶段为对照阶段。比较2010年与2011年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2011年供应室加强细节护理后,供应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细节护理,提高了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各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及在岗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后行床边责任制护理,护理后统计分析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及考试成绩,并将其与全院各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成绩进行比较,总结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心血管医护人员的绩效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全院护理人员的平均成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患者经过床边责任护理后患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将床边责任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认知度及满意度,护理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监管条件下的护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极易导致医疗纠纷、人身安全的发生。本文就在监管条件下护理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旨在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杜绝和预防不安全因素,确保监管安全、护理安全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180例本院医护人员应用行为转变理论进行手部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宣教,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对6步洗手法、洗手时间、洗手次数、洗手材料、洗手范围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89%、97.77%、96.67%、97.22%、95.55%,高于实施前的82.22%、83.33%、78.89%、78.89%、7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手部卫生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55%、97.78%、98.88%、94.0%,高于实施前的86.11%、82.78%、82.2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施后手部菌落检出率低于实施前(1.11%比17.78%,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可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洗手卫生合格率,有助于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的管理办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的问卷调查,对各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进行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本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显著提高,高危药品放置不规则、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方法不当及药品过期等问题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效杜绝高危药品差错,避免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避免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加强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积极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一系列措施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检查实施绩效考核前后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对比实施前后上述情况的差异。结果绩效考核实施后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社区自实施绩效考核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质量都较前有明显提高与改善,故绩效考核管理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和实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上报的182例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3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为护理核心制度不落实占52.2%,其次为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占25.7%,后勤保障方面占21.9%.结论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给予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护理风险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变化情况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防范风险意识、管理工作以及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的意识,改善其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