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血必净组,分别在给药后6h、2h、72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每组8只大鼠,中毒组和血必净组一次性以120mg/kg百草枯灌胃,2h后血必净组腹腔注射血必净10ml/kg,对照组和中毒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于给药后6h、24h、72h取大鼠眼眶血,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2.结果 给药后6h中毒组血清TNF-α、IL-1β和IL-2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必净组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24h中毒组血清TNF-α、和IL-1β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必净组TNF-α、IL-1β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72h中毒组血清TNF-α仍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血必净组TNF-α较中毒组明显降低(P<0.05),而且IL-1β和IL-2已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血必净可以明显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2的释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实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大鼠中毒脏器损害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对照组、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高剂量治疗组(1.72 g生药/kg)、百草枯250 mg/kg剂量染毒 血必静注射液低剂量治疗组(0.86 g生药/kg)3组。取原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 ml灌胃染毒。治疗组于染毒后1 h经鼠尾静脉给予相应剂量的血必静注射液缓慢注射,观察染毒组和治疗组动物表现。染毒8 h后处死动物,留取动静脉血及大鼠肺组织,行动脉血气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同时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明显好于非治疗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肝肾损害减轻,表现为ALT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变化治疗组明显小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TNF-αI、L-6血必净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I、L-1β、PDGF和IGF-1高剂量血必净治疗组均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低剂量治疗组也明显小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百草枯染毒8 h后肺泡毛细血管的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出现大量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充血,有蛋白水肿液的渗出。血必净治疗组上述改变明显较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部分炎性因子的活力。对百草枯中毒脏器损害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ET-1、IL-6、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10);假手术组(B组,N=10);脓毒症组(C组,N=40)和血必净治疗组(D组,N=40),C组于CLP后经大鼠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1,D组经大鼠颈静脉注射血必净2mL·kg-1.C、D组分别于术后3、12、24、48h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ET-1、IL-6、TNF-α.结果 脓毒症时ET-1、IL-6、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经血必净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ET-1、IL-6、TNF-α水平,从而有效防止脓毒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探讨红霉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45只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及治疗组予以0.1%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射于大鼠足跖部,第6、12天予以加强免疫。治疗组造模14天后予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0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TNF-α、IL-10、IL-17浓度。结论:红霉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7的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确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只给予血必净治疗组和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抽取外周血测定3组患者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血必净和联合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水平与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血必净的影响。方法 40例中、重度ACM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B组)2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即刻)、治疗后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CMP治疗前两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较低水平(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必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ACMP治疗前两组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4h后开始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TNF-α、IL-10参与ACMP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对减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巍  杨季红  马静  赵丹宁 《河北医药》2010,32(24):3443-344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OG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血必净组(XBJ组),每组10只。XBJ组术前3d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ml·kg-1·d-1。于再灌注后6h取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 I/R组、XBJ组TNF-α、IL-β、IL-6、IL-8、ICAM-1较SOG组升高(P〈0.05或〈0.01),XBJ组较I/R组低(P〈0.05或〈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来研究阿魏酸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0.1%完全弗氏佐剂0.1mL注射大鼠足跖部,在6、12d后予以加强注射免疫。药物治疗组在造模2周后予腹腔注射阿魏酸钠,以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2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2d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IL-15、IL-23、TGF-β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5、IL-23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5、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阿魏酸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15、IL-23的水平,升高TGF-β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海荣  关云艳  吴锡平 《中国药房》2012,(27):2568-2570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病患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sTREM)-1与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危重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与血必净组24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d。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别采血检测sTREM-1、IL-6、IL-10的水平,记录28d死亡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必净组患者体内sTREM-1、IL-6、IL-6/IL-10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必净组sTREM-1、IL-6、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或P<0.05),28d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7天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降低体内TREM-1、IL-6、IL-6/IL-10的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灌洗治疗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效果。方法 18只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PQ染毒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PQ+肺灌洗组,每组6只。PQ染毒组给予50 mg/kg PQ一次性灌胃;NS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NS一次性灌胃,24 h后给予5 ml 0.9%NS肺灌洗;PQ+肺灌洗治疗组给予50 mg/kg PQ一次性灌胃,24 h后给予等量0.9%NS肺灌洗。分别在染毒前及染毒后第1、3和7天取各组动物血标本并在染毒后7 d处死动物,进行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羟脯氨酸(Hyp)、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PQ染毒组肺组织肉眼及光学显微镜检查表现为急性肺损伤;PQ+肺灌洗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部分细支气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小血管扩张充血。PQ染毒组MPO、IL-1、TNF-α含量染毒后1、3和7 d高于NS对照组,Hyp浓度染毒后3和7 d高于NS对照组;PQ+肺灌洗组血清MPO、TNF-α含量染毒后1、3和7 d均高于NS对照组,IL-1、Hyp染毒后3和7 d高于NS对照组;PQ+肺灌洗组MPO、Hyp、IL-1、TNF-α分别在染毒后1~7 d、7 d、3~7 d、1~3 d低于PQ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肺灌洗疗法可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家兔PQ中毒所致的肺损伤,延缓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mg/kg,连续10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酶免法洲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l、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芮庆林  郭涛 《江苏医药》2012,38(22):2658-2660
目的 探讨血必净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炎症介质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窒息法建立改良型心肺复苏动物模型后,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肾上腺素(CON)组、血必净(X)组和丹参酮ⅡA(T)组.复苏早期,CON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X组和T组在CON组基础上分别静脉泵入血必净4ml/kg和丹参酮ⅡA 3.6 mg/kg.ROSC后1、6h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和TNF-α、IL-6、IL-10浓度.结果 与CON组比较,ROSC后6h,X、T组血清CK-MB、cTnI、乳酸、TNF-α、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与T组比较,ROSC后6hX组血清乳酸、TNF-α、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血必净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均可减少ROSC心肌细胞损伤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介质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必净与盐酸氨溴索联合使用在急性百草枯重度所导致的肺损伤大鼠中的应用。方法纳入50只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并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10只:空白组(A组)、单纯PQ中毒组(B组)、PQ中毒+血必净治疗组(C组)、PQ中毒+盐酸氨溴索治疗组(D组),PQ中毒+血必净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组(E组);比较五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五组大鼠中,C组、E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6、TNF-α水平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W/D值低于C组、D组,SOD水平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SOD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E组MDA水平、GS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盐酸氨溴索均能够有效降低PQ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但二者联合使用时,对中毒大鼠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更显著,临床参考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岚  高景利  王爱田 《中国药房》2008,19(32):2532-253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15),血必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7~10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肝酶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血必净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周后血必净治疗组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大鼠肝损伤以及肝组织核转录因子2κB(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 n = 10)、假术组8 ( n = 10)、模型组( n = 10)、血必净组( n = 10)。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3天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mL/kg或生理盐水5mL/kg尾静脉静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盲肠后关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ST,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Real-time PCR 检测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明显恶化,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增加;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脓毒症大鼠肝功能好转(P〈0.05),外周血TNF-α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而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功能,有效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及血必净治疗组(XBJ组),每组10只。Sham组只开腹关腹,余同CLP组;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模;XBJ组造模后立即经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8ml/kg。观察24h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TnI)、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素(IL)-1B,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脓毒症状态下TnⅠ、BNP、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②血必净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静脉滴注血必净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达兴  卢斌  梁贵友  徐刚  李红晨  罗猛 《中国药房》2008,19(24):1860-1862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2只健康成年犬分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每组6只: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4mL·kg-1+生理盐水100mL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复制犬CPB模型,分别于CPB前(T1)、开放升主动脉后30min(T2)、60min(T3)股动脉采血以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同时于相应时点采集肺组织测湿/干重比,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PB后各时点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CPB前升高(P<0.05);对照组TNF-α、IL-6和IL-8水平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治疗组(P<0.05);肺湿/干重比、病理形态学改变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CPB后炎症反应,对CPB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鑫  孙桂芹  周强  李兵  李爱军  陈宁 《河北医药》2016,(15):2296-2298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水平的变化,以及褪黑素的影响,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126只成年健康SD( Sprague Dawley )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治疗组,染毒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20%百草枯溶液25 mg/kg,腹腔内一次性注射。治疗组大鼠腹腔内每天1次注射褪黑素10 mg/kg,对照组和染毒组大鼠给予等量0构.9%氯化钠溶液腹腔内注射。于1、3、7、14、21、28、35 d留取尿液,用免疫比浊法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每组各取6只,乙醚麻醉下,由腹主动脉采血,观察比较血浆中NF-κB、IL-8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血浆NF-κB水平在1 d时显著升高,3 d达到高峰,各时段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染毒组IL-8水平从1 d开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1~3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NF-κB水平较染毒组降低,各时间段与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1~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组IL-8水平明显受到了抑制,与染毒组比较,1~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14~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1~2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28~3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NF-κB、IL-8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中的含量发生改变,它们可能参与了百草枯导致肾脏损伤的过程;应用褪黑素治疗,改变了血浆中NF-κB、IL-8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褪黑素较强的抗氧化、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牛磺酸灌服6周后对压力超负荷高血压大鼠血浆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缩窄组,给药组。参照Anderson方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模型,术后一周开始给予牛磺酸50mg/(kg d),给药5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左心系数(左室重/体质量比,LVW/BW),左心室取血测定血浆IL-6、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缩窄组大鼠SBP、LVW/BW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IL-6、TNF-α含量显著增高(P<0.01);给药组与缩窄组相比,SBP、LVW/BW下降(P<0.05),血浆中IL-6含量下降(P<0.05)、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有降低压力超负荷大鼠收缩压及减轻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迁移组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百草枯(PQ)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及丙酮酸乙酯(EP)干预研究.方法 将9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后,分别于实验后的6、12、24、48 h、3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白细胞介素-1(IL-1)和TLR-4mRNA变化;并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中毒组和EP治疗组染毒后6、12、24、48 h、3 d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 mRNA、HMGB1 mRNA、IL-1 mRNA、TLR-4 mRNA的表达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 活力降低(均P<0.05);与PQ中毒组相比,EP治疗组在染毒后12、48 h时间点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TLR-4 mRNA、IL-1 mRNA、TNF-α mRNA表达量及血清MDA含量均降低(均P<0.05),血清SOD 活力均升高(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免疫系统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丙酮酸乙酯可通过抑制该过程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