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心肌病,心脏酶学标志物的测定是诊断AMI、监测AMI进程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作为诊断AMI和判定心梗面积的方法,已被临床公认,特别是CK-MB被称为诊断A...  相似文献   

2.
赵建芬  马玉琢 《医学综述》2002,8(10):605-60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 (NQMI)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是Q波型心肌梗死 (QMI)和心性猝死 (SD)的高危险因素。正确的诊断 ,及时的处理是防止或减少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至关重要的措施。现就近年UA和NQMI的诊断、危险分层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 UA NQMI的诊断1.1 UA NQMI的诊断 UA和NQMI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相似 ,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 ,同时可伴血管痉挛 ,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1 ] 。UA与NQM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了11例AMI患者发病时肌钙蛋白I(CTnI)变化,并与CK-MB加以比较,结果:CTnI测定较心肌酶学检测有较宽的诊断时间窗,是对AMI有高敏感,高特异的生化指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早诊断与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在AMI的早期诊断一直以CK-MB为“金标准”但在AMI发作6小时内阳性率较低且对心肌特异性并非专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病理生理方面 ,明确了冠脉闭塞和血栓形成是AMI的原因 ,并对梗死后不同时相的病理改变做了深入研讨。②在诊断方面 ,肌钙蛋白I(CTnI)等新的实验诊断指标的应用 ,提高了AMI早期诊断率 ;对AMIEKG有无Q波出现而提出新的分类 ,对预测患者预后上产生重要意义 ;对右室梗死等特殊部位的心肌梗死的诊断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③在治疗方面 ,出现了一些新的介入性治疗措施 ;对药物治疗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有了较明确的答案。现就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一些…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观察了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静脉溶栓治疗对QTD影响。选择发病12h内AMI患者AMI患者36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QTD,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比较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经及再通经溶栓前后QTD变化。结果:AMI组溶栓前与UAP组QTD比较,P〈0.001。静脉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1例苗永鹤刘仁瑜胡成刚阎继峰张彩霞李玉忠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安阳455004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静脉法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无创性疗法的重要进展。近3a内作者用国产尿激酶治疗AMI21例,现将...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观察了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静脉溶栓治疗对QTD影响。选择发病12h内AMI患者36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分别测量QTD,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比较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及再通组溶栓前后QTD变化。结果:AMI组溶栓前与UAP组QTD比较,P<0.001。静脉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P<0.01,再通组溶栓前后QTD比较,P<0.01。结论:①QTD增加可作为AMI早期诊断参考指标之一;②溶栓后QTD下降可作为溶栓成功的间接指征之一;③QTD下降说明心室肌复极化不均一性改善,其可能是溶栓疗法降低AMI死亡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溶栓治疗愈早愈好。延迟溶栓 ,指AMI发生 6小时后的溶栓 ,能有效地控制AMI的症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并发症、保护心脏功能。本文就本院进行延迟溶栓治疗AMI 4 6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 A组 4 6例 ,均符合 1997年WHO的AMI诊断标准。其中男 36例 ,女 10例 ,年龄 39岁~ 73岁 ,平均 6 0 3岁 ;广泛前壁 10例、前壁 9例、前间壁8例、下壁 10例、下后壁 8例、无Q波心肌梗死 1例。B组 4 0例 ,前壁 2 4例、下壁 16例。1 2 方法 A组 4 6例均是AMI发病后…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标记物研究进展胡春波王士雯关键词心肌梗塞;标记物;诊断;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42.2随着介入性溶栓治疗和血管成形术的广泛开展,随着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Actualmyocardialinfarction,AMI)早期溶栓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并给予积极地治疗是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AMI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其诊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即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学指标的升高。近几年,随着溶栓治疗、急症经皮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广泛应用,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检验医学     
Y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932-933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相关心脏缺血性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上,实验室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长期以来酶学检查,特别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曾在80年代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但从90年代以来,发现该酶的诊断特异性较差,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严重类型之一,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导致泵衰竭。通常梗死面积达25%时易发生心力衰竭,达40%以上时可发生心源性休克。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对AMI监护系统的加强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泵衰竭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均有所...  相似文献   

13.
等电位Q波诊断心肌梗死延展的价值郑光敏张灏(兰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内科兰州730000)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延展是指AMI发展后4周内梗死区出现新的心肌坏死。它显著增加心肌的坏死量,从而引起和加重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目前临床上对梗...  相似文献   

14.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心肌酶谱变化及治疗特殊性,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ARM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经过。结果 单纯右室梗死发生率低,多合并下壁,后壁梗死。下壁AMI中的EKG STⅢ/Ⅱ〉1有89.9%合并右室梗死,血清肌酸激酶峰值〉2000U/L有44.9%合并ARMI。  相似文献   

15.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本文通过观察AMI血清TnT浓度变化及与CK、CKMB比较,对其在AMI的诊断敏感性及预后判断方面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患者,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8]确诊AMI35例,…  相似文献   

16.
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刘秀云司全金关键词心肌梗死;动脉硬化;老年人;并发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42.21临床资料1986~1995年9年内所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共51例,为符合(AMI)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男32...  相似文献   

17.
目前普遍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减少再梗死及降低死亡率的有益作用。卡托普利对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的作用国内报道少见,作者旨在观察卡托普利对该组病人的效用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患者为中山医院1991年1月~1995年5月内连续收治的Q波型AMI75例,均符合1979ISCF/WHOAMI诊断标准。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41例,两组临床特征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治疗 ,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ACEI对AMI的影响各报道不一。我们用小剂量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38例 ,旨在评价早期应用依那普利对AMI的效疗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与季节规律性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认识和预防。方法:我们观察了110例AMI病人,结果发现,AMI发病的时间、季节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AMI的发生在6-12点为高峰期,且在冬春寒冷季节、节日期间,并在周六、日、一发病。结论:对于这一时段内显示的规律性变化,符合AMI的病理学改变。对于多个触发因素进行干预,将是我们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治疗已成为确定的减少梗死面积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但对于实施心肺复苏 (CPR)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一直未得到肯定和重视。我们在对 2例经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确诊AMI,分别出现顽固性室颤及心电机械分离的AMI患者在CPR过程中及CPR后行静脉溶栓治疗。 2例患者均成功复苏 ,且未出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溶栓治疗对AMI患者有肯定疗效 ,但CPR通常被引证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临床研究发现 ,AMI需要CPR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本文病例在大面积心肌梗死 ,经历长时间的CPR后 ,并发有心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