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引起国内外医学人员的重视。因此,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评估其稳定性,并具备无创、简便、易于重复等优点,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方面具备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证实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是导致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炎症因子及各类细胞通过斑块内新生血管进入斑块,导致斑块稳定性破坏,但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相关因子和主要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探索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因子及机制是研究斑块内新生血管致斑块不稳定性的关键。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成为防治颈动脉斑块破裂、降低脑栓塞事件发生的新策略。本综述旨在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因子、机制以及检测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导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中,血管新生是导致斑块内破裂并引发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缺氧、炎症、生长因子相关因素可引发斑块内血管新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文对影响血管新生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4.
斑块内血管新生由低氧和炎症等因素诱导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剧炎症反应和诱发斑块内出血,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从而诱发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另一方面可缓解斑块内低氧状态,减少细胞坏死,为斑块内有害物质的移出提供通道。抗血管生成治疗虽已投入临床应用,但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进展甚小。本文就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发生机制、血管新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相关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过程中,血管新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局部新生血管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随着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的增加,斑块内脂质和各种炎细胞堆积,最终导致基质降解,纤维帽变薄,斑块破裂,进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mi RNA的研究越发地让我们认识到,mi RNA不仅在肿瘤疾病领域,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心血管系统中发现多种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mi RNA,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选择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块内血管新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是一个核心事件并起着关键性作用 ,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并寻求较佳的防治方法 ,可以为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主要临床危险性在于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斑块内新生滋养血管(VV)具有结构缺陷,其脆性大、渗漏性高,容易破裂出血,促进炎症反应,也为血细胞及血液可溶性成分进入斑块提供通道,促进As斑块的形成,并且与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新生滋养血管的功能及关键信号途径在As中的作用,有望从根本上阻止稳定斑块发展为易损斑块,或者阻止不稳定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陈栋  王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11):1053-1056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沉积在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周围的脂肪组织,可以表达多种脂肪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最近这些脂肪因子已经被证实还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血管新生。这些新生血管在斑块内可能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新生血管具有很强的通透性,可以改善斑块局部缺氧状况;另一方面,新生血管可能促进斑块进展并导致其不稳定性增加。因此,通过研究脂肪因子致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抑制斑块内的血管新生增强其稳定性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冠心病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的血管炎症反应,炎症浸及动脉内膜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破裂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主要原因,内皮糖蛋白(endoglin)——CD105是1个同型二聚体跨膜糖蛋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对内皮细胞的抑制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新生血管的发生。CD105与AS程度、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的心脏重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根据目前关于内皮糖蛋白与AS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常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绝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因此检测高破裂风险的易损斑块,对筛选和干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易损斑块内的一些微观结构如斑块内新生血管、微小钙化、胆固醇结晶,在易损斑块的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斑块内最常见的3种微观结构为重点,综述斑块内微观结构在易损斑块进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生斑块稳定性的超声造影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6-01~2019-08收治的4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生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二维超声检查出65个再生斑块。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29)、硬斑组(n=21)和混合斑组(n=15),观察斑块(超声造影)显影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软斑组新生血管分级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P<0.05),硬斑组和混合斑组新生血管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增强率均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混合斑组增强率高于硬斑组(P均<0.05);软斑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均显著低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P均<0.05),硬斑组和混合斑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判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生斑块稳定性,对防止脑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常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可促进斑块的发生发展,甚至诱发斑块出血和斑块破裂,是促进稳定型斑块向不稳定型斑块发展的重要机制。如何早期识别易损斑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CD105是一种内皮细胞表达的糖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最近多数学者确定的一种最理想的人类内皮细胞增殖的指示剂。本文就CD105的分子结构和功能、CDl05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抑制血管新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意义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月、12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程度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月后2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稳定性斑块数目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2组斑块大小、稳定性斑块数目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通过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缩小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时间服用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an be responsible for life‐threaten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Some features of the plaque, such as a thin fibrous cap, large necrotic core,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neovascularization,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are associated with a major risk of such events and so their assessment is fundamental. Novel imaging techniques, each one with its own strength and drawbacks, can help in the evalu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 analysis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was carried out.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by 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each one in the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features named above.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夏豪  聂小磊 《心脏杂志》2010,22(5):654-657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药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观察粥样斑块内血管生成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1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血脂及C反应蛋白,观察主动脉病理学变化;测量斑块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I/M);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免疫组化观察并分析斑块内Ⅷ因子的表达。结果: ①高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脂质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而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②高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I/M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I/M较高脂组明显减少(P<0.05);③阿托伐他汀和高脂组斑块内MVD及Ⅷ因子阳性率均明显均高于正常组,而阿托伐他汀组MVD及Ⅷ因子阳性率均低于高脂组(P<0.05);结论: 新生血管多发生在不稳定斑块内,斑块内血管生成是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的又一因素,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斑块内血管生成,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予以脑心通胶囊4粒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治疗期为1年。两组均随访1年,在治疗初始和随访1年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径、血流阻力、斑块稳定性与颈动脉狭窄率,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颈动脉内径、血流阻力、斑块稳定性、颈动脉狭窄率及斑块积分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脑心通胶囊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粥样斑块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的研究已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热点的研究之一。当前,对斑块的检测尚无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现综述影像学技术和血清生化指标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