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丰平  魏春恵 《现代医学》2009,37(4):304-305
目的 探讨儿童高度散光患者眼散光与角膜散光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析在我院门诊验光的48例高度散光儿童患者眼散光(EAs)与角膜散光(KAs)数据,眼散光采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检查,角膜散光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 48例患者的眼散光和角膜散光分别为(4.22±1.32) Dc和(4.0±1.16) Dc.二者的相关系数r=0.848,直线回归方程:EAs=0.9619KAs+0.3717.结论 儿童高度散光眼散光与角膜散光呈直线关系,并且两者轴向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LASIK手术前眼散光及手术切削散光的差异;应用傅立叶分析瞳孔区3.0 mm、6.0 mm直径光学区像差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及波前像差仪观察的像差改变与角膜地形图仪观测结果是否一致。方法选择LASIK手术后24例复诊病人48眼,术后19眼裸眼视力1.0,29眼裸眼视力1.2;本组所有眼均行角膜地形图检查,Fourier(傅立叶)分析直径为3.0 mm、6.0 mm光学区像差。结果手术切削散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散光轴变化不明显。术后3.0 mm、6.0 mm区像差均增加。高阶像差、Astigmatism、Coma术后表现为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efoil、sph.aberration手术前后无变化。2~6阶的Zernike系数的改变表现为2、3、4、6阶均表现为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手术角膜散光的切削变化不显著。而高阶像差改变不对术后视力产生影响。波前像差与角膜地形图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3.
李岩 《吉林医学》2012,(10):2032-2033
目的:探讨应用眼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遮盖,综合治疗单纯高度远视、单纯高度近视、中度以上散光等屈光不正性中重度弱视疗效差别。方法:分析95例170眼弱视儿童,按弱视屈光不正的类型分组,经过综合治疗后,明确视力提高情况。结果:治愈率单纯高度远视>中度以上散光>单纯高度近视。结论:儿童弱视矫治的疗效与患儿的屈光不正的类型有关,综合治疗对弱视儿童视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2~40岁屈光不正者小瞳电脑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拓普康电脑验光仪对120例235眼屈光不正进行托吡卡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睫状肌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结果:球镜差值≤0.50DS,198眼(占84.3%),柱镜差值≤0.50DC,160眼(占95.2%),柱镜轴向偏差小于10°者161眼(占95.8%)。结论可以小瞳孔直接电脑验光加试片后予以配镜处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5~6岁学龄前儿童散光度数及散光轴向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18年3月选取南京市雨花台区出生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的儿童1 920例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Canon RF10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所有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前电脑验光检查,记录其屈光度,具体包括球镜度、柱镜度和轴向,再使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复查,记录相应屈光度。采用Thibos矢量分析方法将散光成分分解为J0和J45成分,均取右眼分析睫状机麻痹前后屈光度和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1 882例完成睫状肌麻痹前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查(受检率=98.92%),1 344例完成睫状肌麻痹后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查(散瞳率=71.41%),本研究仅纳入1 344例样本。睫状肌麻痹前后5~6岁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顺规散光,其次为斜轴散光,最后为逆规散光。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度向远视漂移,平均漂移1.48 D[(1.48±1.31)D]。睫状肌麻痹后总散光轻度增加,J0成分除近视组(P=0.444)外均增加,J45成分在任一屈光度分组中均保持不变。Bland?Altman图示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评估一致性较好,J0的95%可信区间为-0.24~+0.32,J45的95%可信区间为-0.15~+0.15。结论:睫状肌麻痹对散光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非睫状肌麻痹是测量学龄前儿童散光直接可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儿童、青少年各种屈光不正分布状况,做好近视眼的防治和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方法对眼科门诊1.5—20岁屈光不正患儿常规散瞳后分别用电脑验光仪、带状光检影镜、主觉插片验光,待瞳孔恢复正常后复查,给予配镜矫正,对记录资料回顾总结。结果7052名儿童、青少年14104眼中有屈光不正眼13726只,占97.32%,其中近视6317眼占46.02%,远视1272眼占9.27%,散光6137眼占44.71%。在6137散光眼中近视性散光3790眼占61.76%,远视性散光2004眼占32.65%,混合性散光343眼占5.59%。结论屈光不正中近视眼随年龄增加比率升高,远视眼随年龄增加比率降低。各类散光眼的比率也与年龄有关,近视性散光随年龄增加比率升高,远视性散光和混合性散光随年龄增加比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们所得出的屈光不正与模糊视力的关系式,L=log(1.16738 基础视力)log(58.84+k/58.84-k)-logp-logk+5,设计并制作出环形散光表及瞳孔值校正尺。对需要验光配镜的屈光不正眼诊断后,先测量其瞳孔直径,然后再看环形散光表,记录其所见模糊区的形状及二条主要径线上的最小可辨模糊环,再查瞳孔值校正尺,便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镜片类型及屈光不正度。经临床试用表明,用本法所测结果与实际配镜处方相比,其符合率为76~95%,其准确性稍优于日本TOPCON公司出产的RM-200B型电脑验光仪的检查结果,稍低于散瞳检影验光的结果。但本法简化了屈光不正眼的配镜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供临床验光配镜时使用。  相似文献   

8.
复性近视散光角膜地形图与验光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的散光与验光散光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量333例(666眼)复性近视散光(-1.00DC)以上患者的角膜地形图,散瞳检影验光,记录角膜地形图(Astigmatism)散光度,轴和验光的球镜度、柱镜度和轴,以及按球镜度分低、中、高3组,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角膜地形图的散光度与验光散光度呈正相关(r=0.68,P<0.01),其回归方程Y=0.145±0.678X(F=569.7,P<0.01);②低、中、高组角膜地形图散光与验光散光呈正相关(分别为r=0.486,P<0.01;r=0.751,P<0.01;r=0.656,P<0.01).③低、中、高组内角膜地形图散光与验光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8,P>0.05;F=1.158,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的散光与验光散光呈正相关,眼球散光度68%由角膜散光决定,对患者作出诊断及处理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眼科门诊接待的3-12岁1 000例儿童(2 000只眼)进行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验光,并对其屈光状态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视最多,占658只眼(65.8%),远视296只眼(29.6%)混合散光46只眼(4.6%);其中学龄前近视眼29只(2.9%),学龄后近视眼629只(62.9%);学龄前远视眼128只(12.8%),学龄后远视眼168只(16.8%);学龄前混合散光眼25只(2.5%),学龄后混合散光眼21只(2.1%).结论 3~6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6-12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近视为主,随年龄增长近视人数增多及程度加深,弱视多发于远视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电脑验光仪?像差测量仪和综合验光仪3种屈光检查测量法准确性的研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2月~2009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门诊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78例,154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平均14.2周)的球镜量?散光量及轴向分别用3种检查法测量(均未予睫状肌麻痹),并将电脑验光仪和像差测量仪平均所得数据分别与综合验光仪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分别测量同一患者术前和术后的高阶像差?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比较同一眼术前及术后的差值,并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球镜量?散光量及散光轴向分别与术前和术后的高阶像差?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差值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种方法在准分子激光术前所测球镜量?散光量及散光轴向比较,只有电脑验光仪散光度数与综合验光仪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电脑验光仪与综合验光仪球镜量?散光量及散光轴向比较P均 < 0.01?球镜量像差测量仪与综合验光仪比较P < 0.01,而散光量及轴向两者比较P > 0.05?术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回归及多因素回归相关分析,电脑验光仪与综合验光仪球镜度差异与准分子激光术前及术后角膜曲率差值相关,回归系数为-0.073,P = 0.009,而像差测量仪与综合验光仪的球镜量差异则分别与术前及术后高阶像差C7(垂直彗差)和C12(四阶球差)及角膜曲率差值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475?0.489?-0.004,P值分别为0.001?0.001?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近视散光测量像差测量仪准确性要优于电脑验光,特别是准分子激光术后患者?同一眼在准分子激光术前术后测量准确性的差异主要与激光手术后角膜曲率及高阶像差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准确性. 方法 随机抽取2008-04~10来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91例,按年龄分A,B两组,A组行波前像差仪和散瞳检影检查,B组行波前像差仪和小瞳检影检查,将所得结果的球镜、柱镜、柱镜轴向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检测的球镜、柱镜及其轴向与散瞳检影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结果与小瞳检影结果在球镜、柱镜及其轴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比散瞳检影结果的均值更接近于像差仪检测结果均值,并且小瞳检影比散瞳检影与波前像差仪的低阶像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男性的右眼瞳孔直径大于左眼直径,女性也是类似的结果. 结论 应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在暗室原瞳状态下测量眼的低阶像差与客观检影验光结果存在差异,此差异可能与存在调节和不同验光方法的精确性不同有关,提示运用波前像差仪检测低阶像差仍需克服调节、瞳孔直径个体差异和患者配合程度等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对儿童验光中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 6~12岁屈光不正儿童40例(80眼),随机分成2组。A组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验光,2周后再予以盐酸环喷托酯散瞳验光。B组予以环喷托酯散瞳验光,2周后再予以阿托品散瞳验光。在充分用药散瞳后进行主客观验光并测量瞳孔的直径和剩余调节力,并观察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A组40眼经2种不同药物、B组40眼经2种不同药物验光结果的球镜、柱镜及散光轴向符合率分别是82.5%、85.0%、85.0%和90.0%、92.5%、92.5%,用药后瞳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调节力在A组2种药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组2种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临床上能广泛用于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0.5%托吡卡胺滴眼液所致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儿童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309名健康儿童,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麻痹睫状肌,睫状肌麻痹前后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屈光状态和不同性别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结果 294名儿童的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容积(CV)、前房深度(ACD)和前房容量(ACV)显著大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或P<0.01),前房角(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差值显著大于正视者、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 (P<0.05),远视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V差值显著大于低度近视者和中度近视者(P<0.001)。男孩睫状肌麻痹后ACA显著小于睫状肌麻痹前(P<0.05),女孩睫状肌麻痹前后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托吡卡胺滴眼液可导致儿童CCT、CV、ACD和ACV显著增加,ACA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41例患儿(6~14 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 术后各阶段的平均裸眼远视力和平均矫正远视力都明显好于术前;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术后第1 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50 D和8.25 D,术后3 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在术后3~6 个月仍见部分回退,在6~12个月才趋于稳定;Sim k 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在成人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3种验光法。结果:各方法散瞳前球镜代数值均低于散瞳后,数值更偏近视(P<0.05);散瞳前视力筛查仪与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柱镜值和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一致性优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但是所得数值偏近视倾向;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和柱镜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后视力筛查仪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验光,睫状肌麻痹散瞳后检影验光必不可少。自然瞳孔下,视力筛查仪验光优于电脑验光,尤其在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方面(球镜值更准)。但是两者都有高估近视程度的倾向。散瞳后,电脑验光准确性高于视力筛查仪,可作为试镜的参考。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合主观试镜仍是检查屈光不正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屈光性弱视波前像差的特点,探讨波前像差在屈光性弱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8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经1%阿托品散瞳3d后进行检影验光,电脑验光、20d后复光,获得矫正视力,并行波前像差检查,观察各类高阶像差的分布,近视、远视及散光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弱视程度与高阶像差的关系。结果眼球总RMS(波前像差的均方根)值与屈光度呈正相关(P<0.05),随散光度的增加,高阶像差中的三叶散光、慧差、球差都增加(P<0.05)。结论像差随屈光度数的增大而增大,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有明显的影响。高阶像差分析有助于了解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3~17岁儿童少年视力异常的屈光不正状态,便于尽早发现并进行矫正和治疗,以保证视力正常发育.方法 对昆明市延安医院眼科门诊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因视力异常而散瞳验光的3~17岁儿童1 786例眼的屈光不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岁组:远视眼814眼占86.32%;该组各类散光564眼(59.81%);7~17岁组:近视眼1 133眼占70.50%;各类散光648眼(40.32%),学龄前儿童散光患儿明显多于少儿组(P<0.01);屈光不正程度以轻度为主,占67.95%.矫正视力7~17岁组明显优于3~6岁组(P<0.01).近视男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儿童随年龄增长视力异常由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发展,符合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屈光不正程度均以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