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对剖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作用。方法 以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产后6个月内发生SUI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6个月内未发生SUI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产妇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尿道后角(PUA)和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垂直距离(BNS)、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对剖宫产后SUI的预测作用。结果 两组产妇静息状态的PUA和L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状态BNS和最大Valsalva状态BNS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最大Valsalva状态PUA和LHA、BND、UR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参数R-BNS、V-PUA、V-BNS、V-LHA、BND、URA预测剖宫产后SU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51、0.895、0.852、0.857、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项参数联...  相似文献   

2.
陈静 《智慧健康》2022,(13):5-7
目的分析四维盆底超声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共纳入50例观察对象,皆是2021年3月-2022年1月来中山市阜沙医院产后复查的初产妇,按照分娩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剖宫产,n=25)与研究组(阴道分娩,n=25),两组初产妇均进行四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情况。结果在动作状态下的BND、尿道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长度以及最大面积、膀胱颈旋转角度、尿道旋转角上,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reen分型、阴道前壁脱垂、直肠前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以及肛提肌撕裂的检出率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子宫脱垂的检出率上,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盆底超声用于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清楚观察初产妇的盆腔结构,有利于了解初产妇产后盆底肌群的功能,为临床诊断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在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经产妇SUI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按照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1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并排除SUI的经产妇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经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UIA)、膀胱尿道后角(PUV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膀胱颈移动度(BN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经会阴超声参数对SU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静息状态下PUVA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UIA、PUVA及BND值均更高;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PUVA依次升高(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静息状态下UIA、LHA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盆底正常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经会阴超声检查各指标(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等)。将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结果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金标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检测方法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道倾斜角、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直肠壶腹部最低点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肛提肌尿道间隙均对照组,膀胱颈下降距离等其他指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2.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78.2%(P0.05)。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9%、53.3%、71.4%、41.0%;三维检查分别为91.7%、93.3%、95.7%、87.5%,三维检查优于二维检查(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盆底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临床诊断为SUI患者31例(A组),此外,在同一时期纳入31名无尿失禁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B组)。两组均接受会阴四维超声检查,在静息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观察有无膀胱膨出、漏斗状尿道形成,并测量膀胱颈位置(bladder neck position, BNP)、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 PUA)及肛提肌裂孔面积(levator hiatus area, LHA)、逼尿肌壁厚度(detrusor wall thickness, DWT)等指标,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 BND)。通过构建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寻找各参数的最优截断值及诊断SU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1)在静息状态下两组BNP、PUA、DW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最大Valsalva动作下两组BNP、BND、PUA及LHA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膀胱膨出率、漏斗状尿道形成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BND20.1 mm、在最大Valsalva动作下BNPv9.6 mm、PUAv144.8°、LHAv20.6 cm~2,灵敏度分别为87.1%、74.2%、67.7%、71.0%,特异度分别为90.3%、96.8%、77.4%、83.9%。以上4种参数的AUC分别为0.931、0.931、0.735、0.752;以上4种参数联合分析时AUC为0.951,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80.6%。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SUI的诊断分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通过多种超声参数联合分析,可大幅度提高对解剖型SUI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会阴盆底彩色超声多普勒对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改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子宫全切除术后≥3个月患者100例,其中术后盆底功能改变50例为改变组,功能正常50例为正常组;同期健康体检妇女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改变组、正常组术后3个月及对照组体检时行经会阴部盆底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静息及Valsalva时尿道倾斜角(UOA)、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NSD)、膀胱最低点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LSD)、膀胱逼尿肌厚度(BDT)、肛直角距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ASD)等指标,计算膀胱颈下降值(BND)、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旋转角度(BNRA)等。结果:静息与Valsalva时改变组患者UOA、PUA均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且正常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变组患者BNSD、BLSD、ASD均低于正常组及对照组,且正常组低于对照组(P0.05)。改变组BDT测量值及BND、URA、BNRA计算值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且正常组患者BDT测量值及BND、URA、BNRA计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部盆底彩色超声多普勒能够为子宫全切除术后盆底功能改变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洁芳 《医疗装备》2022,(20):37-39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疑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综合诊断,90例患者中共有53例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37例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发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发生组,膀胱颈移动度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绘制ROC曲线显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710、0.721、0.842,评估价值均中等,而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5,评估价值高;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分别取19.58°、123.91°、19.41 cm2、24.50 mm时,可获得更好的评估价值。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盆底超声检查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42 d的宫颈癌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下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PUVA)、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URA)及膀胱颈旋转角度(θ)],统计PFD发生率,比较发生PFD与未发生PF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肌纤维疲劳度PFD患者的最大Valsalva动作训练下盆底超声参数及其与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统计PFD患者对症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最大Valsalva动作训练下盆底超声参数。结果:9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经盆底超声检查46例确诊为PFD,其中29例SUI、17例POP,PFD发生率为51.11%;宫颈癌患者术后年龄、分娩次数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4,t=11.100,t=5.112;P<0.05);是否绝经、便秘、慢性咳嗽及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初产妇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及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在该院分娩并在产后42 d接受复查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超声测量,其中45例发生SUI者为观察组,55例未发生SUI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静息状态下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腔室结构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前腔室结构参数联合检测SUI的价值,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产后SUI的危险因素。结果静息状态下,观察组产妇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PUA)大于对照组,膀胱颈位置(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Valsalva动作时,观察组产妇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和膀胱膨出率高于对照组,尿道旋转角(URA)大于对照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垂直距离(BN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TA、PUA、BNP、BND、URA及BNS联合检测的ROC下面积大于各项单独检测(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TA、PUA、BNP、BND、URA及BNS为产后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采用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诊断产后SUI的预测价值较高,且UTA、PUA、BND、URA升高和BNP、BNS下降与产后SUI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对产后前腔室结构参数进行检测,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预防或降低产后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4例,经阴道分娩组44例,均于产后6~10周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宫颈外口的位置(CMP)、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宫颈外口移动度(CDD)以及盆底不同肌纤维的肌力。结果静息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CM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CM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状态下两组PU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阴道分娩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6. 35±8. 22) mm、(42. 78±32. 48) mm、(13. 94±9. 68) mm,选择性剖宫产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5. 01±9. 00) mm、(32. 10±28. 34) mm、(12. 14±10. 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选择性剖宫产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以及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娩方式,预防PFD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再生育妇女盆底功的影响,为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54例二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分娩方式及初产后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分为顺产未治疗组330例,顺产治疗组70例,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204例,选择性剖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共82例,根据其不同分娩方式分为A组(剖宫产组,50例)及B组(阴道分娩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四维盆底超声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Green分型、Valsalva期BSD、尿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顺产52例视为顺产组,剖宫产48例视为剖宫产组,另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50例视为对照组。采用会阴超声对各组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比较各组检查情况。结果顺产组尿道旋转度、膀胱下降水平高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宫颈下降水平低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提肌厚度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大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同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程度不同,采用会阴超声检查可进行有效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重要,将该技术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较传统核磁共振检查更能反映盆底的解剖和功能状态,通过测量盆腔器官到髂尾线的距离可以鉴别是否发生盆腔器官脱垂;通过测量肛提肌的影像特征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盆底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肛提肌力学模型,分析病理状态下肛提肌的应力分布,为从力学角度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磁共振(MRI)影像学资料,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构肛提肌的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仿真计算肛提肌的应力分布.结果 盆腔脏器脱垂和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在肛提肌中最大应力出现位置相同,数值不同,盆腔脏器脱垂和I型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中的最大应力偏高,Ⅲ型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低.结论 盆腔脏器脱垂和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四种病理状态下的高腹压,可对肛提肌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造成肛提肌组织损伤,这个结果 可为临床预防PFD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的前盆腔结构改变及不同腹压漏尿点压(ALPP)对应的前盆腔超声参数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产后6周~6个月的女性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其中产后未合并SUI者为对照组(25例),产后合并SUI者为实验组(61例)。经会阴超声分别于静息期(R)及张力期(V)测量膀胱尿道后角(RA)、尿道倾斜角(UI)、膀胱颈位置(BSD),计算尿道旋转角度(UR)、膀胱尿道后角变化[RA(V-A)]、膀胱颈移动度(BND);测量实验组患者的ALPP,根据测量ALPP的结果分两组,实验组1:ALPP为> 60~<150cm H2O(40例);实验组2:ALPP≤60cmH2O(21例),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V-RA、RA(V-R)、V-UI、UR、BND均高于对照组(t=2.23~7.01,均P <0.05),实验组的BSD较对照组下移(t=-4.77,P <0.05)、漏斗形尿道内口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χ2=10.10,P=0.00)。实验组1的V-UI、UR、V-BSD、BND均低于实验组2(t=-5.58~5.42,均P <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漏斗形尿道内口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40)。结论 SUI女性张力期前腔室结构不稳定性增加:膀胱和尿道位置下移、膀胱及尿道过度运动、尿道内口开放呈漏斗形改变导致关闭障碍;ALPP越低提示尿道关闭功能越差,超声下表现为张力期的UR增加及膀胱颈的过度位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评估产后妇女盆隔裂孔影像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1为经阴道分娩组: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后6~8周,经产科门诊产后随访病例87例;病例组2为选择性剖宫产组:选取在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选择性剖宫产后6~8周,经产科门诊产后随访病例6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未育未产患妇科良性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获得容积数据,分别测量三组在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 LHA)、盆膈裂孔的左右径( LHLR)、前后径( LHAP)、肛提肌尿道间隙( LUG)。对两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前后径、肛提肌尿道间隙左、右各测量值阴道分娩组(5.06±0.88cm、2.21±0.36cm、2.22±0.36cm),剖宫产组(4.67±1.33 cm、2.08±0.26 cm、2.08±0.26 cm),均大于对照组(4.55±0.87 cm、1.88±0.26 cm、1.88±0.26 cm);在Valsalva状态前后径、盆膈裂孔面积、肛提肌尿道间隙左、右各测量值阴道分娩组(6.10±0.82cm、23.27±4.85 cm2、2.54±0.44cm、2.57±0.44cm),剖宫产组(5.48±1.46 cm、20.86±4.75 cm2、2.42±0.33 cm、2.42±0.33 cm),均大于对照组(5.01±0.49cm、17.82±3.32 cm2、2.09±0.25cm、2.09±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可检出临床不易发现的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和肛提肌损伤,为临床早期评估PFD及预防和干预PFD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 =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成年健康女性肛提肌,为从力学角度进一步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中心招募的1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RI对其进行盆底组织结构扫描,获取层厚为0.8mm的序列图像,采用医学图像重建软件MIMICS建立盆底组织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结果采用MRI对受试者盆底组织进行超薄横截面位扫描,共计获取192幅图像资料。再对MRI采集的肛提肌组织结构序列图像资料经三维重建获取理想肛提肌三维模型。通过配准和布尔运算获取包含肛提肌、骨盆和闭孔内肌的盆底整体三维结构模型。结论所建肛提肌三维几何结构可真实反映健康女性盆底组织解剖构型,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为女性盆底组织的结构的进一步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