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的目标 ,掌握哈尔滨市动力区麻疹流行规律 ,现将动力区 195 9~ 2 0 0 1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麻疹疫苗接种率来源于动力区卫生防疫站历年资料档案。1 2 统计方法流行病学统计方法。2 结果2 1 195 9~ 2 0 0 1年麻诊疫苗接种与麻疹流行情况195 9年以来 ,动力区麻疹发病每隔 3~ 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196 4年发病率最高 ,发病 5 931人 ,死亡 2 8人 ,发病率 394 7 5 3 10万 ;1990年发病率最低 ,发病 1例 ,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德阳市52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红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2):111-113
目的 了解德阳市麻疹长期疫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除麻疹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德阳市52年麻疹疫情、计划免疫、麻疹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麻疹疫苗免疫前,麻疹持续高发,年发病率最高达2324/10万,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特别是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且持续稳定地保持在低发病率水平,年发病率均在10/10万以下。1990年最低为0.14/10万。90年代以来,全市麻疹发病呈区域性局部集中,病例的97.51%发生在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薄弱的中江县,其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也较低、发病较多,散发与暴发共存。结论 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诊发病的有效手段,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完善麻疹监测系统,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麻疹发病率,达到加速控制麻疹目标,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5.
安徽省1991—1999年麻疹发病年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9年来安徽省麻疹发病年龄变化的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加速麻疹控制和调整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1~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用ELISA法检测麻疹血清IgM和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检测麻疹血清IgG抗体.结果 5~9岁组儿童麻疹发病构成占第一位,0~14岁儿童麻疹发病占81.91%~90.46%,麻疹发病年龄组后移,以学龄儿童为主,≥15岁人群1991年构成为9.44%,1999年为18.06%,强化免疫前暴发病例以5~9岁为主,1999年后以10~14岁为主.强化免疫前麻疹IgG抗体GMT为16.79±3.10,强化免疫后GMT为44.77±2.25.结论安徽省麻疹发病属于小年龄组模式,为加速麻疹控制,应进一步落实第二剂次MV的免疫,适时开展后续式MV强化免疫,以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极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传染性极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县麻疹发病率一直较高,最高曾达到2018.05/10万(1965年)。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我县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呈稳步下降态势,自1993年以来一直稳定在0.95/10万以下,达到了部颁标准。为进一步探索麻疹的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现就我县12年来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陶德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3,(Z1)
盐亭龙江乡为盐亭县食管癌高发乡之一,通过16年的肿瘤防治工作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看来有所下降。通过建所前后143例食管癌配对分析说明由于肿瘤防治工作深入农村,使该乡Ⅰ级和Ⅱ级诊断率比未建所提高近3倍,治疗措施增加(手术、放疗、化疗等)使食管癌存活时间比以前平均提高3.4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张掖地区气候因素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张掖地区1976—2005年气象资料、1976—2000年沙尘资料[上游西北风向酒泉市、金塔县沙尘资料(1989—2000年)],及对应时间该地区麻疹发病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年、月、季节相关分析,探讨气象条件、沙尘天气与麻疹发病的关系。[结果](1)1976—2005年,张掖地区气候向暖湿方向变化,气温增长率和降水增长率分别为0.571℃/10年和9.8 mm/10年。(2)麻疹为张掖地区高发病种,具春季高发特点。(3)张掖地区平均风速与麻疹发病人数具有正相关。而平均气温、降水、平均气压与麻疹发病无显著相关性。(4)张掖地区及其上游地区(酒泉市及金塔县)的沙尘天气与张掖地区麻疹发病呈正相关。[结论]张掖地区平均风速、沙尘天气与麻疹发病率呈现正相关。风速的增大,沙尘天气的频发,为麻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传播条件,可能加大该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1987~2000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杭州市麻疹发病情况,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元疫苗年代,即1967年以前,平均年发病率1145.75/10万;第二阶段为麻疹疫苗接种但尚未按月接种,即1967~1982年,平均年发病率150.64/10万;第三阶段,1983年开展计划免疫按月接种至2000年,平均年发病率为9.24/10万。1984年和1989年出现二个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33.27/10万、35.07/10万。2000年又达12.98/10万。为研讨现阶段麻疹发病趋势及控制措施,现将杭州市1987年~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海门市1956~2001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麻疹流行规律及相应对策。方法 对1956-2001年麻疹疫情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海门市1956-2001年麻疹疫情共出现9次发病高峰,间隔时间3-6a;随着麻苗的推广使用和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麻疹的年平均发病率从疫苗前时代的146.34/10万降至近10a的0.53/10万;近20a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变化。表现为发病高峰年龄段和季节性高峰的双“后移”,成人发病现象开始相对凸现。免疫史调查表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过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防治策略应注重接种质量,提高接种率,同时应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使用和预防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麻疹被列为继脊髓灰质炎后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为实现WHO西太平洋区提出的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中国正在制定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麻疹的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海门市1956年以来的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了解杭州市下城区近年来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对辖区2003—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辖区人口资料来源于下城区公安分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950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麻疹疫情资料,认为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得:(1)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下降;(2)在低发病水平下仍有不规律的流行发生;(3)大年龄组病例所占比重上升;(4)发病高山月推后;(5)地区之间的发病差异地计划免疫工作实程度。作者还对消除麻疹问题提出了看法:当前不宜过份强调消除麻疹,而应全力以赴确保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控制并消除麻疹是继消灭脊灰后的又一重要防病任务 ,我市自 1981年实施以乡镇为单位的计划免疫工作以来 ,麻疹发病率已较自然发病期下降了 95 %以上 ,近 10年来的发病率波动于 1.60 10万~ 7.60 10万 ,处全省平均水平 ,全国处中低水平[1 ] ,但其波动幅度大 ,且偶有局灶性爆发点出现 ,控制并消灭工作亟待加强。为了解近期即麻疹综合防治期阶段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本文对近 10年来全市麻疹发病资料作系统分析 ,旨在为有效防治期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所用分析资料源于邳州市卫生防疫站 199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青少年1991--2010年生长发育趋势和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1、2000和2010年采用年级分层整班抽样方法对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广州市12所监测学校(广州市城乡各3所中学和3所小学)7~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测,分析和比较3次检测数据。结果1991、2000年各调查4800名学生,2年调查的城市男女生均分,51J为1200人、农村男女生均分别为1200人。2010年调查4771名学生,城市男生1187人、城市女生1156人、农村男生1200人、农村女生1198人。1991--2010年广州市7~18岁城、乡男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3.74、4.29cm,城、乡女生身高平均增长3.03、3.57cm;城市男、女生身高在2000年前10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2.13、2.26cm/10年)高于后10年(分别为1.83、0.99cm/10年),乡村男、女生则是2000年后10年的平均增速(分剐为3.61、3.43cm/10年)高于前10年(分别为0.76、0.16cm/10年)。1991--2010年7—18岁城、乡男生体重平均增长6.76、4.91kg,城、乡女生体重平均增长4.34、2.11kg;除城市女生外,城市男生和乡村男、女生2000年后10年的体重增速(4.35、4.68和2.45kg/10年)均高于2000年前10年增速(3.08、0.45和一0.36kg/10年)。结论广州市儿童青少年保持着正向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近10年城市学生身高增速放缓的同时乡村学生生长发育出现迅猛增长;建议加强7岁前婴幼儿营养和保健水平;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和卫生状况;警惕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现象。 相似文献
17.
1994~2003年福州市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福州市1994~2003年乙型肝炎发病趋势,为制订控制乙型肝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1.5版软件包对福州市近10年的乙型肝炎发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4~2003年乙型肝炎平均发病率为59.61/10万,1994年为35.36/10万,逐步上升,2003年已高达91.18/10万;季节分布以春夏发病构成较高,冬季最低,但一月份例外;市辖区乙肝发病率比福清外的大部分郊县高;发病年龄以20~组最高,<10~组和>65~组的比较低;男女发病率比为2.45∶1;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学生次之。结论:福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各年龄组间及性别间发病率差异大。 相似文献
18.
舟山海岛1991~2000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近10a来舟山海岛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按国家现行规定的4类予以统计,按类或病种计算发病率,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 近10a来传染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x~2=342.42,P<0.001),其中肠道传染病下降明显(x~2=3 241,74,P<0.001),尤以甲肝(x~2=1242.55,P<0.001)、痢疾(x~2=1804.83,P<0.001)为显著;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已处于较低水平(0.09~2.4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有阶段性波动情况;而经血及性传播传染病则呈上升态势(x~2=1244.48,P<0.001),到1998年所占比重已显著超过肠道传染病。结论 目前,舟山海岛虽已进入以性及血源性传染病为主的时期,但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抑或流行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在重点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同时,应全力遏制性传播性传染病的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大连市甘井子区1991-2005年肺癌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肺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1991-2005年肺癌新发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以及病例数加权基础上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描述其时间、性别、年龄分布以及病理学类型。结果1991-2005年间,大连市甘井子区肺癌标化发病率的APC为2.12%(p〈0.05),男性为1.41%(p〉0.05),女性为3.36%(p〈0.01)。结论肺癌已经成为我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口老龄化是发病率变化的主导因素,做好肺癌的防制应是我区肿瘤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