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将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不同浓度Ang(1-7)组、AngⅡ+Ang(1-7)+A-779组,分别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C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可抑制ABCA1mRNA(0.471±0.036比0.857±0.053,P<0.05)及蛋白(0.473±0.029比0.652±0.031,P<0.05)的表达,减少胆固醇外流(8.937±0.353比13.942±0.478,P<0.05);而Ang(1-7)促进ABCA1 mRNA(0.949±0.087比0.857±0.053,P<0.05)及蛋白(0.722±0.045比0.652±0.031,P<0.05)的表达,增加了胆固醇外流(15.477±0.882比13.942±0.478,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AngⅡ的抑制作用(P<0.05);ABC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胆固醇外流A-779组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72±0.063比0.471±0.036、0.515±0.048比0.473±0.029及9.309±0.333比8.937±0.353,P>0.05)。结论 AngⅡ可抑制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减少胆固醇外流;Ang(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受体介导拮抗AngⅡ抑制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进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THP-1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及在胆固醇流出中的作用。方法:THP-1源性泡沫细胞分别给予10-5mol/LAngⅡ(AngⅡ组)、10μmol/LNF-κB特异性抑制剂TPCK预孵(TPCK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泡沫细胞内NF-κB的活化程度。通过透射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酶化学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利用闪烁计数法测量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印迹法半定量分析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结果:TPCK组NF-κB活化核易位则无明显高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TPCK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较AngⅡ组降低24.1%(P<0.05),胆固醇流出率较AngⅡ组显著升高41.1%(P<0.05),ABCA1mR-NA和蛋白表达较AngⅡ组升高30%和19%(P<0.05)。结论:AngⅡ可经NF-κB介导下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致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增加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家族中的新成员,近来研究提示其有降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心肌细胞肥大、影响心脏神经电生理和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内源性拮抗剂。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1-7)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紧张素-(1-7)是由血管紧张素I和血管紧张素Ⅱ转化而成的7肽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扩张血管、降压、利尿、利钠、调节水钠平衡以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与血管紧张素Ⅱ 相反的生理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一种特殊受体介导,与缓激肽、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通过LXRα调节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方法 160 nmol/L佛波酯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使其荷脂形成泡沫细胞,常规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Ang-1处理组;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胆固醇流出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ABCG1表达;LXRα激动剂T0901317或抑制剂GGPP分别处理THP-1源性泡沫细胞。结果Ang-1显著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下调ABCA1、ABCG1表达;LXRα激活剂拮抗Ang-1对ABCA1、ABCG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抑制作用。结论 Ang-1可能通过抑制LXRα表达,降低ABCA1和ABCG1表达水平,减少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1-7)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在Ang Ⅱ诱导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中,应用Ang-(1-7),通过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蛋白质含量和细胞表面积等指标,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Ⅱ诱导培养的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速率,Ang-(1-7)还能减少Ang Ⅱ诱导培养的心肌细胞的细胞蛋白质含量和表面积。基作用受体不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而是通过一种特殊受体介导。结论:Ang-(1-7)能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是通过一种特殊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表达、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通过高脂喂养12周、主动脉内皮损伤和维生素D3肌肉注射建立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管壁结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的mRNA表达,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的相关性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组大鼠主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10.80±31.56 ng/L比121.26±25.32 ng/L,P<0.0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主动脉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0.83±0.19比0.16±0.03)、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1.02±0.12比0.48±0.11)和2型受体(0.97±0.24比0.13±0.0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且均主要存在于胞膜和胞浆中.动脉粥样硬化组主动脉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0.76±0.17比0.16±0.04)、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0.83±0.20比0.33±0.08)和2型受体(0.78±0.13比0.12±0.03)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蛋白表达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7和r=0.71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表达升高,且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增高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作为一种循环激素参与血压调节与盐类代谢,并维持内环境稳态.血管紧张素-(1-7)[Ang-(1-7)]是RAS系统中的一个独立代谢物,且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Ang-(1-7)分别由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转化而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作为血管紧张素Ⅱ的拮抗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利钠利尿、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多种效应,对心血管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近年血管紧张素-(1-7)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心房起搏模型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III型受体(ATlR)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应用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Ang)-(1-7)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心房起搏对照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厄贝沙坦组(IB组),心房起搏+血管紧张素-(1-7)组(A组),每组6只。S组植入起搏器,但不行起搏刺激及药物干预。C组植入起搏器并起搏,但无药物干预。EN组及IB组分别于起搏开始前3d开始给予口服依那普利2mg·kg^-1·d^-1或厄贝沙坦60mg·kg^-1·d^-1。A组给予Ang-(1-7)6μg·kg^-1·h^-1持续静脉泵人。各组犬经500次/min快速心房起搏2周后,采集右心房肌标本,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房肌组织中ACE2和ATlRmRNA表达。结果心房起搏组较假手术组ACE2表达降低,ATlR表达明显升高,应用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可使ACE2表达增加和ATIR水平下调。结论快速心房起搏2周可诱发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活化,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可抑制起搏后的RAS系统激活,降低心房颤动的易感性。Ang-(1-7)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ATIR和上调ACE2来介导。  相似文献   

10.
简述血管紧张素(1-7)的研究进展。Ang(1-7)是由血管紧张素原经过酶促级联反应生成的产物,近年发现它具有调节血压及舒张血管等生物活性。Ang(1-7)可能是AngⅡ的内源性抑制因子,反馈调节AngⅡ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脂及胆固醇逆转运相关因子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Ang(1-7)组及Ang(1-7)+ A779组.通过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经颈静脉插管持续给予Ang(1-7),28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动脉组织中ABCA1、PPARγ、LXRα、RXR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所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降低(P<0.05);与高脂饲料组比较,Ang(1-7)组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所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P<0.05);与Ang(1-7)组比较,Ang(1-7) +A779组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所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大鼠ABCA1、PPARγ、LXRα、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与高脂饲料组比较,Ang(1-7)组大鼠ABCA1、PPARγ、LXRα、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P<0.05);与Ang(1-7)组比较,Ang(1-7)+ A779组大鼠ABCA1、PPARγ、LXRα、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Ang(1-7)能够降低大鼠血浆中血脂水平,促进大鼠动脉组织中ABCA1、PPARγ、LXRα、RXRα的基因表达,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予(1)0、10-7、10-6、10-5和10-4 mol/L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处理24h;(2)0、10-7、10-6、10-5和10-4mol/L浓度血管紧张素(1-7)处理24h;(3)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联合处理24h,分为对照、10-5 mol/L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血管紧张素(1-7)、10-5 mol/L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血管紧张素(1-7)组.Western印迹检测胰岛素受体β亚基酪氨酸磷酸化(IR-β-Tyr)及蛋白激酶β丝氨酸磷酸化(Akt-Ser)水平.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浓度10-5和10-4mol/L时,胰岛素刺激的IR-β-Tyr、Akt-Ser表达显著降低;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1-7)作用下,胰岛素刺激的IR-β-Tyr、Akt-Ser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加入血管紧张素(1-7)共同孵育可逆转血管紧张素Ⅱ对Akt-Ser表达的抑制,而血管紧张素Ⅱ对IR-β-Tyr表达的抑制无效应.结论 在β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血管紧张素(1-7)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对胰岛素刺激的Akt-Ser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1-7)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终末活性产物,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细胞增殖、抗血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作用。现就血管紧张素-(1-7)的生成、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的受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物质,AngⅡ通过与其受体-AngⅡ1型(AT1)受体结合介导其主要的生理作用。AngⅡ受体是一系列横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1〕,根据不同的药理和生化特性,AngⅡ受体主要包括AT1受体和AT2受体,其中AT1受体又有AT1a和AT1b两种亚型,AT1受体的两种亚型分子结构的区别多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对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THP-1细胞,取5~8代细胞用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将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不同浓度(0.1、1、10μmol/L)血管紧张素-(1-7)组和不同浓度(0.1、1、5和10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相应处理因素培养48 h后,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1-7)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着血管紧张素-(1-7)浓度的升高,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升高(P<0.05);而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且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1-7)呈浓度依赖性促进THP-1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HP-1巨噬细胞过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亲环素A(CypA)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60 nmol/L佛波酯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与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使其荷脂形成泡沫细胞,常规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Cyp A处理组;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胆固醇流出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水平;NF-κB抑制剂小白菊内酯抑制NF-κB活化;脂质体2000转染CD147 siRNA至THP-1源性泡沫细胞。结果 CypA显著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促进NF-κB核转位,下调ABCA1表达;NF-κB抑制剂小白菊内酯拮抗CypA对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抑制作用;用siRNA干扰CD147后,显著抑制Cyp A诱导的NF-κB核转位,上调ABCA1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结论 CypA可能通过CD147激活NF-κB,下调ABCA1表达,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维持人体心脏血管和神经内分泌体液平衡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是该系统的主要活性肽 ,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过去认为AngⅡ在体内是由血管紧张素I(AngⅠ )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作用下生成的含有 8个氨基酸的多肽 ,现在认为AngⅡ产生除ACE经典途径外还有组织蛋白酶G、胃促胰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等非经典途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可抑制ACE途径 ,但不抑制其它途径产生的AngⅡ ,所以不能完全阻断AngⅡ的产生。AngⅡ受体拮抗剂是在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单纯压力负荷增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的高血压模型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肾下主动脉缩窄(INAC)及二肾一夹(2K1C)模型,应用微渗泵植入技术,使Ang(1-7)进行不同时间(14及28d)的体内干预,采用经颈动脉插入心导管法检测这两种高血压模型左室和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在2K1C动物模型,建模同时及术后14d应用Ang(1-7),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平均下降15%~20%(P<0.05)。在INAC动物模型,建模同时应用Ang(1-7),在术后第14天时血压下降13.6%(P<0.05);术后14d开始应用Ang(1-7),血压下降7.9%。在2K1C模型,14d时其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其舒张功能则已受损,Ang(1-7)可使其显著改善(-dp/dtmax,P<0.05);术后42d,2K1C组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明显受损;Ang(1-7)可使其收缩功能显著改善(+dp/dtmax,P<0.05),但对其舒张功能则改善不明显(-dp/dtmax,LVDEP)。在2K1C模型的右室,14d时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已受损,Ang(1-7)可使其显著改善[2K1C组比Ang(1-7)组,+dp/dtmax,-dp/dtmax,P<0.05];术后第42天,右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更为明显,Ang(1-7)使其收缩功能显著改善(+dp/dtmax,P<0.05),对其舒张功能则改善不明显(-dp/dtmax)。在INAC动物模型,14d时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42d时,其舒张功能有所降低(-dp/dtmax,P<0.05),Ang(1-7)可使其明显改善(-dp/dtmax,P<0.05)。14及42d时,其右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Ang(1-7)对其亦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改善高血压模型左室和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但对两种模型的改善程度不同,且与其降压效果不同步,提示Ang(1-7)对心功能的改善可能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下THP-1源性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一定浓度的Ang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ng-(1-7)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和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40和CD40L mRNA表达.结果 Ang-(1-7)既可下调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又能使CD40和CD40L mRNA表达下降,其阻断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应用Ang-(1-7)特异性阻断剂A-779后CD40和CD40L表达再次升高,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7)可拮抗巨噬细胞CD40和CD40L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Ang-(1-7)是通过特异性受体MAS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Ang)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调节因子,它能够拮抗AngⅡ的扩血管和促增殖等效应,并对肾脏发挥复杂的调节作用。通过药物作用干预血管紧张素酶2-Ang-(1-7)-Mas轴的功能,将会为心血管疾病、肾脏、肝脏疾病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