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研究,以期加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管理和预防。方法样本选自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2016年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患者,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A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晚发冠心病组B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对入选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一般临床资料和理想心血管健康的收集。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和行为的特点以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数量的变化,同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的关系。结果 (1)A组在吸烟、体重指数、健康饮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不如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血管病变程度的加重,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斑块数量趋于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低于B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斑块数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的数量可以作为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性评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79例,根据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非早发冠心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TG水平显著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P<0.05).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二者在受累冠状动脉部位上并无差别.非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平均Gensini积分高于早发冠心病组(1.97±0.82比1.66±0.93,P=0.003;8.72±6.21比48.65±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95%CI:2.342~10.420,P=0.000)、吸烟(95%CI:9.468~31.220,P=0.000)、早发冠心病家族史(95%CI:8.120~23.480,P=0.001)、TG(95%CI:1.224~5.465,P=0.001)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以单支病变为主.男性、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戒烟、降低TG能够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08-2009年度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人群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男性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女性,两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及以上学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者在女性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人群中相应的比例,两性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情况:在可改变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质指数、体育锻炼、盐摄入量)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只占55.8%、41.4%、18.9%、14.0%;在可定量评估的心血管健康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80.9%、61.8%和18.5%.其中体育锻炼、低盐饮食、血压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较少,均不足20%.(3)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组合分布情况:研究人群中,只有0.1%、1.9%、9.1%、20.3%的个体分别具有7项、6项、5项、4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合计仅占31.4%.(4)影响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5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 1000元者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的R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4.52(4.32~4.72),1.46(1.39~1.53),2.23(2.10~2.37),1.00(0.91~1.09).结论(1)研究人群具有理想心血管的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量较少,多数处于非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2)女性、年龄<5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者是理想心血管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15-01至2016-02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747例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根据CAG结果和患者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n=138)、晚发冠心病组(n=364)和非冠心病组(n=245)。冠心病诊断标准即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早发冠心病指冠心病发生时男性低于55岁,女性低于65岁。分析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比例及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均0.05),合并高血压比例低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OR=2.98,95%CI:1.04~8.57)、高血压家族史(OR=3.50,95%CI:1.28~9.57)、血糖异常(OR=1.98,95%CI:1.04~3.80)和高水平载脂蛋白B(OR=36.67,95%CI:3.51~99.83)增加早发冠心病的风险。高龄(OR=1.20,95%CI:1.15~1.24)、男性(OR=6.22,95%CI:3.31~11.69)、合并高血压(OR=1.75,95%CI:1.08~2.82)、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OR=3.25,95%CI:1.42~7.46)、高水平载脂蛋白B(OR=16.39,95%CI:1.74~99.44)增加晚发冠心病的风险。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比,双支病变患者比例高(38.4%vs 22.3%),多支病变患者比例低(31.2%vs 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发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比例及体重指数和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晚发冠心病组。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临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的健康查体者300人,平均随访24个月,进行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评估,计算并分析其心脑血管事件率及全因死亡率。结果选取健康体检者300人,随访发现心脑血管事件18例(6%);全因死亡22例(7.3%)。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和全因死亡者归为异常者,与其它正常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经济收入水平、高文化水平、合并恶性肿瘤史、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者与正常者之间理想总胆固醇率、理想吸烟状况、理想空腹血糖率、理想体育锻炼率、理想血压水平率、低盐饮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状态、体育锻炼、血压水平、空腹血糖风险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独立诱导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因素。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分级同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具有密切相关性,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情况理想时,可防范心血管事件,降低全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搜集2012 年1月至 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住院男性、年龄≤50岁、非糖尿病患者215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 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4例为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 111例为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搜集临床资料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均P<0.05);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中,教育水平低、压力大、过度劳累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均P<0.05);校正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教育水平低、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危险因素后,吸烟(OR=5.005,95%CI:2.096~11.954)、高血压(OR=3.704,95%CI:1.466~9.355)、压力大(OR=2.635,95%CI:1.309~5.302)、过度劳累(OR=2.594,95%CI:1.192~5.648)均显著增加早发非糖尿病男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均P<0.05)。结论 早发非糖尿病男性中吸烟、高血压、压力大、过度劳累均为冠心病发病风险,其中吸烟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健康行为和因素对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440例为调查对象,根据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分为动脉硬化组(baPWV≥1400cm/s)和非动脉硬化组(baPWV<1400cm/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习惯、体质量指数、体育锻炼、健康饮食)和因素(总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对baPWV的影响。结果动脉硬化组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体育锻炼比例、baPWV、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高于非动脉硬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动脉硬化组(均P<0.05)。随着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个数的增加,baPWV逐渐降低[右侧baPWV依次为(1646.1±325.0)、(1620.8±317.3)、(1586.4±360.0)、(1564.2±370.1)、(1528.7±376.8)、(1458.6±388.2)、(1393.4±360.9)、(1207.8±212.6)cm/s],动脉硬化发生率逐渐降低(84.5%、77.3%、68.6%、65.0%、57.8%、45.6%、35.7%、1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三酰甘油、LDL-C、HDL-C后,同具有≤1项者相比,具有2、3、4、5和≥6项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是0.601(0.460~0.785)、0.536(0.410~0.699)、0.398(0.300~0.528)、0.248(0.179~0.343)、0.161(0.101~0.255)。结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2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最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苏锡常地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体育锻炼、食盐摄入、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3-10月在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健康体检的江苏省苏锡常地区20~64岁中青年11 06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11 062人中,仅129人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占1.2%。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者占28.4%,女性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比例为48.5%,高于男性(16.9%)。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3项的比例为46.4%。处于理想状态比例最高的指标是总胆固醇(74.3%),最低的是食盐摄入(19.4%)。吸烟主要集中在男性(53.2%),而女性吸烟率极低(0.4%)。55~65岁人群血压处于差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55岁人群。城市人群平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数高于农村人群(3.63±1.46比3.47±1.50;P0.01)。年轻、女性、居住地为城市是心血管健康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980(0.975~0.984),0.225(0.206~0.246),0.865(0.787~0.950);均P0.01]。结论苏锡常地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较低,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以提高国人心血管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2020年在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维吾尔族早发ACS患者264例(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同时收集同期的非早发ACS患者254例(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发病类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结果:(1)两组早发ACS均以男性为主,但早发ACS组患者女性比例(78/264,29.5%)显著高于非早发组(25/254,9.8%)(P0.05)。早发组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早发组(P0.05);非早发组合并有糖尿病、脑梗死病史的比例高于早发组(P0.05);(2)早发组中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非早发组(P0.05);非早发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早发组(P0.05);(3)发病类型上非早发ACS中心肌梗死的比例比早发ACS中更高,早发ACS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比例比非早发ACS高(P0.05);(4)早发ACS以单支病变为主,非早发ACS以3支病变为主;非早发ACS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早发ACS(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体质指数、血小板计数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早发AC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超重、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早发ACS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血管病变特点上早发ACS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非早发ACS以3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