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利用Kalman滤波-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微波提取动力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表征.方法:利用Kalman滤波-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微波加热的三七物质组进行提取动力学研究并与传统加热方法进行对比,测定2组物质组提取率,通过Matlab软件建立物质组释放及释放增量图谱,以期能定量、整体、可视化地评价不同加热方式的物质组提...  相似文献   

2.
凌昳  张继稳  陈立兵  林梦  葛卫红  顾景凯 《药学学报》2008,43(11):1140-1146
将银翘解毒丸切割成1/4、 1/8、 1/12和1/16的等分块状颗粒,采用桨法装置,在100 r·min-1下测定其释放度,以紫外吸收光谱法结合Kalman滤波法对银翘解毒丸物质组进行定量,分别测定整丸及其等剂量按不同切割方式获得的等分块状颗粒的释放度,获得银翘解毒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银翘解毒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在充分切割时也维持释放达2~4 h;银翘解毒丸的释放速率与切割方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物质组释放度曲线的Weibull分布参数TdT50随着丸剂切割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大蜜丸的服用方式可能影响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整丸和等分切割块状颗粒的物质组释放同步性有明显差异,整丸的释放同步性特征明显高于切割后颗粒的释放同步性。本文以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定量地刻画了传统剂型大蜜丸剂的缓释特征,从释放动力学角度阐释了“丸者缓也”的科学内涵;以取样间隔释放的物质组特征增量等参数为指标,可视化地评价了中药物质组释放同步性特征。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为传统剂型的评价和给药系统设计提供了释放动力学的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方法: 乳化超声法制备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采用包封率(Y1)和粒径(Y2)作为考察指标,选择脂-药比(X1)、固液脂质比(X2)、表面活性剂浓度(X3)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绘制模型效应面图,并验证最佳处方。结果: 最佳处方为:脂-药比为16.4,固液脂质比为4.7,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3%。所得3批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分别为85.7%、84.9%和85.1%;粒径分别为166.9 nm、168.4 nm和170.3 nm,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制备的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基本外貌为圆形,无粘连现象。根皮素存在状态由结晶态转变为无定型态。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过程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的筛选,为后续体内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泵注硫酸镁对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且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5例。记录和比较2组在入室时刻(T0)、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切皮时(T5)、开始切除动脉瘤时(T6)、切除动脉瘤后(T7)、缝皮时(T8)和气管拔管时(T9)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术中舒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每小时的平均使用量及总药量,术后1、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M组T2T3T6T7T8T9时的MAP值低于C组(P<0.05);T4T5时2组MAP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M组T3T5T8T9时的HR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1);T2T4T6T7时2组HR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M组麻醉性镇痛药舒芬太尼和肌松药阿曲库铵的平均输注速度及总用药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术后1 h、4 h和8 h,M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硫酸镁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可以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可作为一种麻醉辅助用药应用于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4只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病毒性心肌炎+hKLK1基因载体组(EZ.hKLK1组)、病毒性心肌炎+空载体组(EZ.null组)。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液构建VMC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高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慢病毒颗粒(pEZ-Lv105-hKLK1)。第30天,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后,断颈处死小鼠,计算心脏体重比,心肌胶原含量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比值,Western blot法测定hKLK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心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TGF-β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Model组相比,EZ.hKLK1组KLK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心脏指数、LVEDd、LVEDs、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FS和EF显著升高(P<0.05),而EZ.null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LK1可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而发挥抑制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山沉香(Syringa pinnatifolia.)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SECO]含量和总木脂素含量。方法:采用95%乙醇对山沉香加热回流提取,采用醋酸乙酯萃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沉香醋酸乙酯提取物中SECO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流速:0.5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SECO为标准品,于280 nm波长处测定山沉香醋酸乙酯提取物中总木脂素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中,SECO质量浓度在0.028~0.28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2 838.6X+59.354(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27%,RSD为1.55%(n=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SECO质量浓度在0.002 6~0.084 0 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21.393X+0.03(r2=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为1.1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适用于山沉香醋酸乙酯提取物中总木脂素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及其介导的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50~600 μmol·L-1)处理后的HSFb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Ⅲ、TGF-β1、Smad2、Smad7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SMA的表达以及HSF和HSFb中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250,500 μmol·L-1)可降低α-SMA蛋白的表达(P<0.05)并显著下调COL-Ⅲ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其中500 μmol·L-1槲皮素组对HSFb细胞Ⅲ-型胶原分泌的抑制作用最强,并显著降低TGF-β1和Smad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主要通过抑制COL-Ⅲ、α-SMA、TGF-β1/Smad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盐酸氯丙嗪生物黏附缓释片,并对该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性能和黏附性评价。方法:建立释放度紫外分析方法与黏附力测定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压制盐酸氯丙嗪黏附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释放度为指标,筛选最优处方。按照上述筛选出的最优处方制备盐酸氯丙嗪黏附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与黏附力综合评价。结果:盐酸氯丙嗪黏附缓释片的释放度在1,4,8,12 h释放度分别是23.45%,57.89%,79.56%,95.21%。生物黏附缓释片在胃和肠黏附力分别为30.4 g·cm-2和49.4 g·cm-2,均大于普通片,且与肠的黏附力大于胃。结论:盐酸氯丙嗪生物黏附缓释片在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5%左右,与胃肠黏膜有较大的黏附力,能满足生物黏附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艳山姜挥发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干预作用及信号机制。方法:以10 ng·mL-1 TGF-β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EndMT模型。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1)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EOFAZ低剂量组(10 ng·mL-1 TGF-β1+1 μg·L-1 EOFAZ),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以及Notch-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γ-分泌酶抑制剂组(10 ng·mL-1 TGF-β1+15 μmol·L-1 DAPT),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DAPT及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Snail和Slug的表达。结果:内皮细胞经TGF-β1处理72 h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CD3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Vimentin,Notch-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0.05),给予EOFAZ作用后能逆转上述改变。同时在给予DAPT阻断Notch信号后,Notch-1,Snail和Slug蛋白水平下降(P<0.05)。结论:EOFAZ干预TGF-β1诱导EndMT的作用与Notch信号相关,其可以进一步调控Snail和Slu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采用CCK-8方法考察ADR和PAP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择最优给药时间与浓度,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CG组)、阿霉素诱导组(ADR组)、鹿茸多肽组(PAP组)、阿霉素与鹿茸多肽联合诱导组(ADR+PAP组),ELISA检测H9c2上清液中cTnT和cTnI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关蛋白TGF-β1、SMAD7、PKC表达。结果:与BCG组比较,ADR组cTnT和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5),Caspase9活性表达降低,TGF-β1蛋白表达升高(P<0.01),SMAD7、PKC蛋白表达降低(P<0.01),PAP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DR组比较,ADR+PAP组cTnT和cTnI含量减少(P<0.05),Caspase9活性表达升高,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SMAD7、PKC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鹿茸多肽可以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7、PKC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减六味地黄汤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10只)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1 ml,其余各组(各15只)均采用多柔比星5.5 mg·kg^-1一次性尾静脉注射.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治疗组每日灌胃9 g·kg^-1加减六味地黄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8周.检测大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外周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中ET-1和NO的含量.结果: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组大鼠较模型对照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明显降低 (P<0.05),血清及肾组织中ET-1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5),NO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lt;0.05).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能减少多柔比星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过度产生ET-1,并能使NO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六味地黄丸在中西医联合用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降糖效果及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16周后观察FBG、2hPBG、HbA1C、低血糖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6.32;P<0.01);两组总体降糖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4.187,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x2=7.61,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及降低低血糖风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志丹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消渴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气短懒言、惓息乏力、盗汗、自汗、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及便秘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山茱萸肉、核及不同量核取代山茱萸肉的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试验表明,含一定量的核代山茱萸肉的六味地黄丸熊果酸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仅以熊果酸含量不能完全控制制剂中山茱萸质量,本文以测定熊果酸含量并配合薄层层析图谱控制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汤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将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六味地黄汤治疗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并测定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含量。结果六味地黄汤可以使小鼠体重明显增加,提高模型小鼠外周血CD3~+和CD4~+T细胞百分率,促进血清IgM,IgG和IgA的生成。结论六味地黄汤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含膏量、干膏细粉粒度、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结果按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技术参数值合理,适合企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多糖CA4-3对小鼠B细胞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多糖CA4 3的免疫药理学活性及作用的靶细胞 ,为阐明六味地黄汤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溶血空斑实验 (PFC)、[3H] TdR参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等方法。结果 CA4 3口服给药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反应能力低下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体外应用可直接促进小鼠B细胞增殖反应 ,升高脾细胞产生抗体IgG水平 ,增加脾细胞中产生抗体IgG细胞的数目 ,而对T细胞直接作用不明显。结论 六味地黄多糖CA4 3是免疫活性多糖 ,B细胞是其直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提示六味地黄汤中的酸性多糖是该复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蜜二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45 cm×50μm,有效长度为36.7 cm),运行缓冲液为110 mmol.L-1硼酸(pH 10.0)溶液、分离电压为12 kV,检测波长为245 nm,温度为30℃,压力自动进样(50 mbar×6 s)。结果蜜二糖质量浓度在30.7~614.4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2.6%(n=9)。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丸对顺铂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0.54、1.08 g/kg)组。注射用顺铂7.5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模型,六味地黄丸ig 10 d。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WST-1法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化学比色法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肾损伤因子-1(Kim-1)浓度。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可减轻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损伤。六味地黄丸(0.54、1.08 g/kg)组肾脏系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予六味地黄丸后,Cr、BUN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Kim-1值明显降低(P0.05);SOD、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Nrf2、NQO1、HO-1的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Keap-1的m RNA表达受到抑制,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1.08 g/kg较0.54 g/kg差异更明显(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顺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Nrf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及查阅文献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借助Genecard、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DN作用靶点并通过Venny 2.1软件筛选出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随后,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和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CytoNCA插件进行拓扑分析刷选出核心靶点。然后,利用ClueGO插件进行GO (GO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六味地黄丸40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128个DN相关靶点,尤其是通过调控28个核心靶点,参与调控体内基因转录、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及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干预肿瘤、AGE-RAGE、IL-17、MAPK、HIF-1、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DN的作用。分子对接验证了5种活性化合物与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具有可靠的亲和力。结论 推测六味地黄丸治疗DN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DN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