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近几年乌鲁木齐市流感病毒数据的分析,了解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掌握其流行的特征和规律,为政府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从时空分布和人口特征学等方面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导出的乌鲁木齐市2015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乌鲁木齐市B型流感阳性检出率依次为29.02%、21.94%、37.65%,总阳性率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整体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之间阳性标本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占68.99%),6~15岁的年龄组次之,16岁以上年龄组最低,阳性标本在年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B型流感主要存在By和Bv两种系别的流行,流行季节以春、冬为主,男性易感于女性,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加强流感的实时监测,特别是及时掌握已暴发中分离的流感毒株的变异情况,对于B型流感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HA1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初步了解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变异规律.方法 选取深圳市1994-2006共13年间分离的50株B型流感毒株,通过RT-PCR将其HA1基因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解析,然后,通过MEGA等软件对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1994-2006年间深圳市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分为Yamagata和Victoria两个亚系,两系的毒株分别是不同年份的主要流行株.两个亚系的HA1分子具有1个糖基化位点的差异,在4个抗原决定簇区域也分布有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结论 1994-2006年间深圳市B型流感病毒的两个亚系分别在不同年份主导流行,但变异均比较缓慢.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and variation of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Methods Fifty strains influenza B viruses in Shenzhen from 1994 to 2006 were selected. HA1 gene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A1 was conducted by MEGA program. Results The influenza B viruses of Shenzhen were divided into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The two lineages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from 1994 to 2006. The variance of glycosylation site and some mutations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lineages. Conclusion The viruses of Yamagata and Victoria lineage prevail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years in Shenzhen but the mutation rates of the two lineages were slowly.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2006年中国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状况,以及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来自流感监测网络的毒株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时间、地点分离的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的序列测定,然后分析其基因特性。结果2006年我国同时流行A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毒株和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对H1N1亚型毒株的HA1区序列比较发现,2006年分离的毒株与A,湖北洪山/53/2005(H1N1)比较,在192、193、196、198位发生氨基酸替换的毒株.这些位点位于抗原决定簇的B区。H3N2亚型毒株与A,云南,1145/2005(H3N2)比较,在142、144位发生氨基酸替换。我国流行的B型流感毒株无论是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毒株的抗原性均没有发生变异,与2005--2006年我国的流行株B/shenzhen/155/2005、B/tianjin/144/2005类似。结论2006年中国流行的H1N1亚型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已经发生改变;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甲H1N1型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揭示其基因变异情况及探讨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为甲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样本为患者鼻咽部的粘膜上皮细胞和分泌物.取200μL标本置于核酸分离纯化系统中提取核酸,然后以LightCycler 480 PCR仪进行核酸扩增,最后分析曲线判断结果.每份标本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基因(M基因)、核蛋白基因(NP基因)、血凝素基因(HA基因)、人类的RNA酶P基因(RNase P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判定:M基因、NP基因、HA基因、RNase P基因均阳性,为真阳性;HA基因阴性,其它三种基因阳性,为可疑阳性.结果 共检测3673份样本,其中,阴性2404份,甲型流感阳性样本共1269份,阳性率34.5%;阳性样本中季节性甲型流感641份,占50.5%;甲型H1N1流感阳性628份,占49.5%(真阳性433份,占68.9%,可疑阳性195份,占31.1%).在整个流行季,真阳性与可疑阳性在相同时间的检出率比值基本不变.甲型H1N1检出高峰在10月,季节性甲流则分别在9月和12月.中青年人群的阳性检出率为57.5%,儿童为39.9%,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2.6%.结论 甲型H1N1流感以M、HA、NP、RNaesP四种基因阳性毒株为主,其流行高峰出现在10月份,感染人群以中青年和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流行分布和特点.方法对疑似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取咽分泌物,接种到MDCK放33℃温箱培养48~72小时.MDCK细胞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结果 2848例中117例分出B型流感病毒,总阳性率为4.1%.1998年为5%,1999年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9%,2000年为4.3%,2001年为3.3%,2002年为6.1%.1998~2001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Yamagata型,2002年为Victoria型.结论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存在两个亚型感染,但没有发现2个亚型在同一流行时间同时出现.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发生B Victoria型大流行.  相似文献   

7.
2004-2005年中国B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阐明2004-2005年中国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对2004-2005年分离的B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B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 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同时流行着B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Yamagata系毒株与B/Shanghai/361/02比较,2004年有3.7%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4.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6为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Victoria系毒株与B/Hong kong/330/01比较,2004年有8.5%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2005年有20.6%病毒单向血凝抑制效价有4倍以上差异,并且在HA1区发生9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2004-2005年我国人群中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B/Shanghai/361/02、B/Hong kong/330/01相比抗原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983-2013年间B型流感病毒的重配变异情况.方法 对GenBank数据库中1983-2013年间具有8个片段全基因组序列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分析,利用Simplot软件筛选重配病毒,利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验证重配病毒.结果 获得432株B型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在66株代表病毒中,共计发现了22株重配株,其中9个为系内重配,13个为系间重配.在9个系内重配病毒中,2个B/Vic-87系内重配,7个B/Yam-88系内重配.Simplot软件结果和MEGA软件验证结果相似.结论 B型流感病毒间的重配事件频繁发生,既存在系内重配,也存在两系间的重配.Simplot软件可以用于快速筛选B型流感重配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2004-2008年A(H1N1、H3N2)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变异关系,了解疫苗株与我国流行株之间抗原性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04年以来我国分离的A(H1N1、H3N2)型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及HA1区基因序列,通过比对HA1蛋白位点变异情况,分析我国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变化情况.结果 A(H1N1)亚型流感毒株抗原性2004-2007年分离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株A/New Caledonia/20/1999(H1N1)类似;2008年我国流行的A(H1N1)亚型毒株的抗原性与2008-2009年北半球的流感疫苗株A/Brisben/59/2007(H1N1)类似.2004-2005年分离的A(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疫苗株A/Fujian/411/12002(H3N2)比较发生了变异;2006-2007年我国流行的H3N2毒株与A/Wiscansin/67/2006(H3N2)类似,2008年我国流行的H3N2毒株与疫苗株A/Brisben/10/2006(H3N2)类似.结论 2004-2008年我国流行的A(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亚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流行分布和特点.方法 对疑似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取咽分泌物,接种到MDCK放33℃温箱培养48-72小时.MDCK细胞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结果 2848例中117例分出B型流感病毒,总阳性率为4.1%.1998年为5%,1999年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9%,2000年为4.3%,2001年为3.3%,2002年为6.1%.1998-2001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Yamagata型,2002年为Victo-ria型.结论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B型流感病毒存在两个亚型感染,但没有发现2个亚型在同一流行时间同时出现.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发生B Victoria型大流行.  相似文献   

11.
韶关市1998—2007年流感流行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1998-2007年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提供防治建议。方法 根据韶关地区流感监测和疫情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共采集流感样患者标本5062人份,经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阳性303株,分离率为5.99%。在303株流感病毒株中,H3亚型流感病毒245株(80.86%),B型流感病毒34株(11、22%),H1亚型流感病毒20株(6、60%),首次发现禽H9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检出禽H9亚型流感病毒4株(1.32%)。10年内共报告疫情128起,以3~7月份为爆发高峰,以中、小学校居多,以H3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见多,其次为B型流感。监测中采集一般人群血清596份,流感病毒川、H3、B1、B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2%、69、30%、40、77%、27、68%;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366份,流感病毒H5和H9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27%和33、08%。结论 韶关市近10年的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亚型,流感流行高峰在3~7月,进入2000年后流感活动有所加强,一般人群血清流感抗体均有下降趋势,对此应做好加强监测及措施,防范流感在本市的大规模流行。首次在本市发现禽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建议继续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999-2007年佛山市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分析甲3亚型(H3N2)毒株流行与其HA1基因进化的关系。方法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培养后血凝阳性者进行型别鉴定。随机抽取每年2~3株甲3亚型毒株的细胞培养物提取RNA后进行HA1基因的逆转录,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在佛山市人群中同时流行。甲型流感毒株是人群感染流感的主要型别。HA1区氨基酸序列与历年的流感疫苗推荐株相比,点突变率为0.3%~6.08%。发生替换的重要位点包括了抗原决定簇的17个位点、抗体结合部位的10个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结论佛山市的甲1和甲3亚型流感毒株活动呈此起彼伏的优势株转换现象。甲3亚型新旧毒株交替迅速,大致按照毒株分离的年代聚类成进化树的不同小侧枝,表明新的流行株出现后可能迅速突破地域局限。提示地区实验室及时监测和研究流感毒株的发生和发展是流感监测网络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定点突变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建立有效的原核表达体系。方法利用位点特异PCR突变技术同义突变HA1基因中的稀有密码子,将改构的HA1基因克隆到pGEX-4T-1载体中建立4T-1-HA1-m 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入E·coliBL21DE3中并用IPTG诱导表达HA1-GST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结果改构的HA1基因能够在大肠埃希菌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能与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免疫鼠血清特异性结合。结论提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经位点特异PCR突变技术改构后,可以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有免疫活性的血凝素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模拟流感大流行期间疫苗免疫方案控制疫情的效果,对比两种疫苗免疫方案的效果差异,为制订应急方案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传染病的自然规律,在传统SEI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人群免疫的传染病模型,采用感染率(AR)作为判断指标,对全人群免疫和部分人群免疫(排除康复人群)两种免疫方案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对于R0在2左右的流感大流行,感染者均表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随着疫苗延迟时间(TL)和完成时间(DV)的缩短,感染率下降。当控制目标设定为将感染率控制在50%以下时,采用全人群免疫方案的最大TL和DV组合为40和30 d;采用部分人群免疫方案的最大TL和DV组合为两者均为40 d,或两种方案的TL和DV最大组合均为30和80 d。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开展和完成疫苗计划(TL在30 d内,DV为20 d内),则部分人群免疫方案可以更快地降低感染率。结论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大流行期间的生命损失,将感染率控制在50%以下,防病重点应为尽早开展和完成疫苗计划,如果TL在30 d以上,则部分人群的免疫方案更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Liu JH  Okazaki K  Mweene A  Shi WM  Wu QM  Su JL  Zhang GZ  Bai GR  Kida H 《Virus genes》2004,29(3):329-334
The hemagglutinin (HA) genes of 12 H9N2 influenza vir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ckens in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02 were genetically analyzed. All the isolates possessed the same amino acid motif -R-S-S-R/G-L- at the cleavage site of HA. Except for the conserved amino acids, as is the case in the other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located in the receptor binding site, all of the 12 isolates possessed N at amino acid position 183; A, T, or V at position 190; K at position 137, whereas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the other lineage (except Dk/HK/Y280/97-like lineage) virus of H9N2 viruses had H, E, and R at these positions respectively. Thes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partial molecular markers of the H9 viruses isolated from chickens in Mainland China. Phylogenetic analyses showed HA genes of these isolates belonged to that of A/duck/Hong Kong/Y280/97-like virus lineage. No A/quail/Hong Kong/Gl/97-like virus was found in chicken, population since the outbreak of H9N2 influenza in Mainland China in 1992. The 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HA genes of H9 influenza virus circulating in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past years were well conserved.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3-2006年的乙型脑炎疑似病例血清545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IgM抗体。结果共测出乙型脑炎抗体阳性28例,病例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其中增城7例占25%,天河6例占21.43%,番禺5例占17.86%,花都3例占10.71%,黄埔2例占7.14%,白云2例占7.14%,从化2例占7.14%,芳村1例占3.57%。病例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总数的92.86%。结论建立乙脑监测系统,对重点高发地区的≤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7.
18.
Weber  J M  Prud'homme  I  Zou  S 《Virus genes》1997,14(3):181-185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hemagglutinin (HA) gene of twelve influenza B strains and their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GenBank and compared to those of early isolates. Separate analyses of nonsynonymous and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for the HA1 and HA2 regions individually indicate that the percentage of 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in the HA1 ranges from 44.4–56.0% but in the HA2 from 0.0–6.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ositive selection as well as negative selection played a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nfluenza B HA gene with the former acting on the HA1 and the latter on the HA2.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和HBx基因多态性,探讨HBx基因变异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巢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与异源双链分析、以及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Bx基因突变。结果在110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检出B型、C型和混合型B+C,分别占57份(56.8%)、49份(44.6%)和4份(3.6%)。与参考序列相比,B型与C型HBx基因都存在点突变,且C型点突变数明显多于B型(t=-12.599,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HBx基因突变与HBV基因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甲、乙型流感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GenBank中甲型流感病毒的NP、乙型流感病毒的HA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H5、N1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针对各基因的简并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制备探针偶联微球,将样本核酸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微球进行杂交,以Bio-Plex液相芯片检测系统进行芯片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以对甲型流感病毒的NP基因、乙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H5、N1基因同时进行检测,病毒核酸的最低检出量为1pg,检测特异性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甲、乙型流感病毒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液相芯片检测系统,为流感、禽流感的快速检测、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