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鉴于目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在基层医院尚无法普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仍是诊断ITP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64例慢性ITP病人的骨髓象,着重对骨髓巨核细胞系统比例及细胞形态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常对照组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3例及脾功能亢进组9例,在幼稚及颗粒巨核细胞阶段,ITP者骨髓巨核细胞中GPⅠb、GPⅡb、GPIⅢa的积分光密度(IOD)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脾亢组。认为其原因可能是ITP自身抗体作用于巨核细胞,使之发育受损,成熟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4.
对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 T P) 患者62 例1 .5 c m ×3 .0 cm 面积骨髓涂片内的巨核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数量及质量的变化。发现巨核细胞数、幼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数, I T P 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1 ,而巨核细胞裸核数 I T P 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 P< 0 .05 。对 I T P 时骨髓涂片出现的巨核细胞系的变化原因、发病机现进行了讨论,认为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改变与自体免疫因素有关,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可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同时该抗体可使巨核细胞出现代偿性增多并引起骨髓巨核细胞形态、数目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分析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36例。结果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占63.89%,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颗粒型阶段显著增高,36例巨核细胞成熟障最后确诊为ITP 24例,占66.67%。结论区分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与ITP,需要结合其他的化学染色法及其它的辅助性检查。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疗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巨核细胞数量与激素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观察120例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激素的疗效。结果 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不少或增多者占大多数,巨核细胞少者激素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20.0%),巨核细胞明显增多者效果最好(总有效率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获得性自身免疫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及血小板被直接破坏导致ITP的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部分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巨核细胞生成障碍,考虑运用血小板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1等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长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ITP患者的预后与初诊时骨髓涂片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的关系。结果 初诊时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越多,预后越好;初诊时骨髓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比例越高,预后越好。结论 初治时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与ITP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早期判断ITP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时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 5 86例ITP患者的PAIgG ,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数量 ,观察其成熟程度。结果 :在PAIgG增高的ITP患者中 ,PAIgG在 175~ 5 0 0ng/10 7PA范围内 ,巨核细胞数量的增加与PAIgG值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PAIgG >5 0 0ng/10 7PA时 ,则相反。随着PAIgG值的增高 ,巨核细胞的成熟也随之明显受阻 ,不成熟的幼稚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而成熟的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ITP患者的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及成熟程度关系密切 ,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骨髓检查,而骨髓检查的重点是观察巨核细胞有无数量增多(也可正常)和产血小板功能差现象,而功能差的表现主要认为是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的比例降低.但究竟产血小板巨核细胞降低到什么程度有诊断意义,以及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的降低与外周血血小板数之间有何关系,鲜有文献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浆凝块法对24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体外培养,重点观察巨核细胞成熟度及α-干扰素对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CITP组骨髓巨核祖细胞的CFU-MK和总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巨核细胞数正常者BFU-MK和总集落数低于对照组;图像分析发现巨核细胞的直径、面积、GPⅡa和GMP-140阳性细胞的黑度值均较对照组低。由此表明CITP患者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血浆凝块法对24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体外培养,重点观察巨核细胞成熟度及α-干扰素对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CITP组骨髓巨核祖细胞的CFU-MK和总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巨核细胞数正常者BFU-MK和总集落数低于对照组;图像分析发现巨核细胞的直径、面积、GPⅢa和GMP-140阳性细胞的黑度值均较对照组低。由此表明CITP患者的巨核细胞存在一定的成熟障碍,α-2a干扰素对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作用是抑制集落生长。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伴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不伴有骨髓其它成分的改变。我院自1982-1997年12月,共收治AATP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符合朱跃军等卜)提出的标准。其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18-45岁。有2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余无病因可查。1.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皮肤瘀点、紫癫及牙龈出血,伴鼻咽6例,月经过多4例,消化道出血2例,血尿1例,颅内出血1例。2实验室检查2.l血象血小板计数(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巨核细胞(MK)成熟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ITP及30例非I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各亚阶段比例、胞浆颗粒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ITP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MK成熟程度的预后意义。结果ITP组MK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原巨、幼巨、颗粒巨明显增加,而产板巨核明显减少,血小板形成不良,与非ITP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ITP患者MK增多和正常者比减少者有更好的疗效,无论是初始治疗还是停药后的远期效果;MK胞浆颗粒越多,或伴有血小板形成趋势或有血小板形成者,较胞浆颗粒稀少或有空泡者不仅更易获得缓解、近期完全缓解率高,而且亦有更好的远期效果(P〈0.05)。结论ITP患者MK数量和成熟程度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还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40岁.因明道不规则出血3个月,于1993年8月6日入院。近3月来患者时有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漓不净。既往月经规则。3月前曾有感冒发烧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血压14/8kPa(90/60mmHg),脉搏82次/分。双上肢和双下肢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平软,肝、辟未及。妇检:外阴阴性,阴道少量血迹,子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超检查:子宫及双附件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0X109/L,血小板30X109/L。骨髓穿刺检查:粒、红细胞系统正常,巨核细胞106个/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其意义。方法:对5例ITP病人进行骨髓巨核细胞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部分病例治疗前可见有程度不一的分隔膜系统(DMS)扩张,核周隙不规则扩张,质膜局部受损,未成熟型巨核细胞增多;治疗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骨髓巨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对于ITP诊断与疗效的判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60例ITP患者的预后与初诊时骨髓涂片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的关系.结果 初诊时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越多,预后越好,初诊时骨髓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比例越高,预后越好.结论 初诊时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与ITP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早期判断ITP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30例ITP患儿骨髓中SMK和DMK的数量及其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有SMK及DMK者占77%(23/30)(SMK5例、DMK4例,二者均有14例)。其中63%(19/30)有SMK,占MK数的2~42%;60%(18/30)有DMK、占MK的2~10%。本文结合临床表现及随访资料对SMK及DMK与ITP的临床及预后的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的临床和骨髓细胞学资料.结果:小儿ITP中有骨髓巨核细胞增多94例(78.33%),且以成熟的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较幼稚的颗粒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120例患儿中,显效74例(61.7%),良效15例(12.5%),进步22例(18.3%),无效9例(7.5%),总有效率74.2%;显效者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明显多于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结论:ITP患儿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幼稚和成熟巨核细胞比例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病态巨核细胞的比较观察,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MDS患者[包括2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及4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及44例ITP患者行骨髓穿刺涂片对巨核细胞进行分类、比较及分析。结果RCUD、RCMD及ITP组各类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RCMD组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RCUD及ITP组(P〈0.05),RCUD组高于ITP组,但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关于病态巨核细胞形态的异常分布,在MDS主要以单圆核巨核及小巨核细胞为主要病态造血表现,其次为多圆核巨核细胞,虽MDS组与IT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RCUD及RCMD组的检出率又明显高于ITP组(分别为P〈0.05、P〈0.01)。而多分叶巨核细胞主要见于ITP组,明显高于MDS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并且MDS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象中单圆核巨核及小巨核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与MDS病态造血程度有关,其病态巨核细胞特征的观察对M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