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03-1404
目的 了解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的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搜集相关临床病例和实验室诊断资料,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次发病例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均具有高热、不明原因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降低、转氨酶升高,HGA PCR诊断为阴性,外周血有疑似桑葚样包涵体等特征.结论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体液传播,医务工作者在诊疗中应注意防护隔离. 相似文献
2.
无形体病(Anaplasmosis)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蜱源立克次体疾病。其病原体无形体(Anapasma)为革兰阴性细胞专性寄生菌。HGA首例病例中性粒细胞内所见细菌最初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Ehrtichia chaffeensis),但针对查菲埃立克体的实验室检查全部是阴性。后期对13例 相似文献
3.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平松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8,35(5)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播疾病.自1994年美国报道首钳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道的病例约600~800人. 相似文献
4.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重要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蜱叮咬、破损的皮膜黏膜接触含病原体血液而感染发病。2009年我县发生1例不明原因疾病,经现场调查,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葛显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3):304-305
目的对浉河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共报告5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的13例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感染途径以蜱叮咬传播为主,占13.46%;35~79岁者占发病的88.46%;病死者多在发病8天内死亡。结论信阳市浉河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蜱叮咬传播为主,有蜱接触史,35~79岁人群易感;对疑似病例及早使用抗生素,为避免出现并发症等采取经验性治疗,84.62%的病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9月,对莱州市1例血清人粒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病例及其居住环境、该村家畜养殖及蜱虫孳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于2010年8月11日发病,8月13日住院治疗,按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疑似病例采集相关标本送检,给予多西环素等经验性治疗,病情好转出院。9月8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患者血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核酸阳性。调查时在患者所住村庄的狗、羊、牛身上及草丛中均有蜱虫发现。患者发病前无蜱叮咬史。[结论]这是一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对从事林区野外工作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血清学调查,发现2例被蜱叮咬后发病住院的病例,结合回顾性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修正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为进一步开展调查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对阳性人群逐一进行蜱叮咬史等及临床资料调查,核对住院或门诊病历。[结果]2例住院患者均有明确被蜱叮咬史和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昆虫咬伤伴感染和发热待查”。经抗生素治疗痊愈。目前血清学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64和1:128,其中1例莱姆病和恙虫病抗体均阳性,另1例恙虫病抗体阳性。修正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合并莱姆病、恙虫病混合感染”。[结论]武夷山林区有嗜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应进一步在该区开展粒细胞无形体病病原和疫源地等调查。 相似文献
10.
11.
国文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1,38(3):204-207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严重者可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及继发感染.近年来,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该病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此文将围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是新发蜱传病原体,主要引起人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急性期90%的粒细胞受到感染.病原体在宿主细胞内聚集,被囊膜包裹成小体,称为包涵体[1].该病主要表现发热、头痛、精神萎靡、肌痛等感冒样症状,部分患者有关节痛、胃肠道(恶心、呕吐和腹泻)、呼吸道、肝脏、中枢神经等症状,很少出现皮疹.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贫血、肝转氨酶升高[1].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首例人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控制人禽流感在医院诊疗救治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方法 完善制度,严格防护、规范医疗废物,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督查等措施.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两次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采样监测共86份、消毒液浓度监测共11份,合格率均100.0%,在救治人禽流感期间无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等综合性预防控制,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人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是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发传染病.按最新的分类标准[1],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变形菌纲,α亚群,人粒细胞无形体与以前命名的马埃立克体和嗜吞噬埃立克体同属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无形体属(Anaplasma)中的一个种,即嗜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a),其主要寄生在人粒细胞的胞质空泡内.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有效监测与科学管理医院内感染,应落实三级监测网,前提是各医院应有专职的流行病学医师、公共卫生护士与检验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监控组织,制定有被的防治措施,做到控制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全方位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筻生率。 相似文献
16.
董冬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101
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预防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才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常用的措施如下。1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的建立(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出现的这类病例,一开始大家初步怀疑的是一种由媒介昆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叫做“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这种传染病的真正元凶其实不是蜱,而是一种专门寄生在某些哺乳动物或人体白细胞中的寄生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相似文献
18.
产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妇产科产房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为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采取加强妇产科产房工作人员自身防护;产房环境卫生管理;产房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口腔科洁牙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口腔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如不采取有效相应的保护措施,可发生牙髓病、根尖周病或其它口腔疾病,因此,每个人除要注意自身的口腔清洁外,每年可通过医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对牙齿进行保护,可有效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科就诊的235例病人洁牙的观察治疗,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