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总工作量、运动持续时间、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运动终点时心率×收缩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并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和单纯万爽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万爽力(曲美他嗪trime tazidime,TMZ)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选择5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万爽力组。对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运动负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万爽利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1);②运动持续时间显著提高(P<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对率压积(心率×收缩压)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万爽力可使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常规心电图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有效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或抗血小板制剂及他汀类药物等,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用药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②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所发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时间;⑤运动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P<0.01),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及ST段下移1 mm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心率、心率和收缩压乘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可舒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除用硝酸酯类、β2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加用心可舒2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ST-T的疗效及血压、心率、率压积(心率与收缩压的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P<0.05,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心率、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心可舒对改善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韩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412-1412
目的:观察万爽力与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合用后心绞痛患者的抗心绞痛疗效。方法:记录54例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万爽力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加用万爽力治疗后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P<0.01),而心率及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心绞痛患者可加用万爽力30mg,3次/d,效果好,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指标[ST-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T段压低最大值、下降导联数和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尼可地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45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试验组45例,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平板运动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前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 <0. 05)。试验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总做功以及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 <0. 05),但2组患者收缩压和率压积(心率×收缩压)、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心绞痛症状,增加运动耐量,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7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为40例(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例(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总有效为35例(83.33%),对照组25例(67.57%)。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心率、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反复发作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汀20mg每晚顿服治疗,疗程30d。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后患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及平板运动试验变化,并与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仅行常规治疗患作对比。结果 阿托伐他汀在控制心绞痛有效率和缺血性ST-T改变的恢复率方面,均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也较常规治疗组显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0例,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15例,采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血小板药物及调脂治疗,治疗组 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 2组均治疗 30d,观察治疗前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心率、血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24h心电图ST段最大下移幅度、总下移时间及 24h缺血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每日硝酸甘油用量、24h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ST段总下降时间均明显减少 (P<0.01 );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心率乘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不良反应轻,是安全、有效、更完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短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且改变幅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心电图指标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治疗,而治疗组30例给予葛根素治疗,一定时间后,观察两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变等.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临床上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T波都有所改善.结论:葛根素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蒲文林 《海南医学》2010,21(5):38-3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万爽力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我科收住院的84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同时口服万爽力20 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剂40 mg,每晚1次。两组治疗2个月后观察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化日均用药量等指标。结果 通心络胶囊联合万爽力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含化日均用药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用药前后心率、血压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万爽力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1d3次,口服,观察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心电图缺血改善。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心绞痛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53例 ,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后观察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每周硝酸甘油含片的消耗剂量 ;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 ;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 ;运动后ST段下降≥ 0 .1mm所需的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 ;血生化检验。③结果 曲美他嗪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含片的消耗剂量、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及ST段下降≥ 0 .1mm所需的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未出现不良反应。④结论 曲美他嗪可提高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耐缺氧能力 ,改善缺血症状 ,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 ,改善生活质量 ,且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倪子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377-137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硝酸酯类等治疗1个月;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24h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次数、ST段压低≥1mm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糖的变化。结果: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常规硝酸酯类减少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次数及发作时间。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且能够持续性抗心肌缺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米翔  管起招  付鹏 《华夏医学》2015,28(1):32-35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50例和体外反搏组50例,药物治疗组接受7周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接受7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ST段压低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CP)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29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ECP治疗,3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前、后分别做平板运动试验.观察ECP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的时间;⑤运动持续的时间.结果 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明显延长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及运动持续的时间(P<0.05).结论 ECP治疗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延长其因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