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秋燥"多吃梨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天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皮肤皲裂、目赤牙痛、外感咳嗽等各种秋燥病症。梨性寒,味甘,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滋阴清热、润肺生  相似文献   

2.
继东 《药物与人》2013,(10):50-51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rrjk》2017,(19)
<正>秋天往往空气干燥,人们常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等,而这些都是秋燥的表现。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易从口鼻侵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产生各种病症,其中,秋燥在身体这7个部位的反应最明显,也最该预防。燥在肺:易伤肺肺喜润而恶燥,此时最容易造成肺的损伤。解决方法:百合大枣粥  相似文献   

4.
赵非一 《自我保健》2013,(10):36-37
秋意渐浓,秋燥越来越明显。连日来,不少人出现眼干、鼻燥、唇裂、咽痛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这都是燥邪伤肺的表现。秋季伤肺之际,也是养肺之时。  相似文献   

5.
秋季来临,燥邪当令,干燥是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初秋,夏日的余热未尽,或久晴无雨,燥邪易与温热之邪结合,侵袭人体,故表现为温燥;中秋之后,天气渐凉,秋风肃杀,秋燥易与寒邪结合,故多为凉燥。秋季五脏应肺,肺主皮毛,故燥邪最易伤肺和肌表,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若燥热传入阳明,则又常成肠燥便秘之证。  相似文献   

6.
《医药与保健》2012,(8):49-49
按中医的说法,秋季为阴气渐盛之季,燥气当令。人的肺脏喜清肃濡润,而燥气"最易伤肺"。燥伤肺,就会使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等症状,这就是秋燥伤肺引人咳嗽的主要原因。秋燥咳嗽有温燥与凉燥之分。温  相似文献   

7.
正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在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天气渐冷,干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易引发咳嗽。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六节气的主气,称为"秋燥"。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对应的季节为秋季。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受外来邪气的侵袭,尤其是秋令时节之燥邪。"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由于个人体质的不同,出现咳嗽的类型也会不一样。单纯  相似文献   

8.
<正>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为娇脏,其气直接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  相似文献   

9.
燥邪有一定季节性,因秋天主燥,所以秋季多燥病。中医认为,肺主燥,故秋燥多侵袭于肺。从中医辨治燥病,则有温燥与凉燥之分。温燥是指温热燥邪袭肺,病发时间多在初秋;而凉燥是指寒凉燥气侵袭肺,病发时间多在深秋。不管是温燥,还是凉燥,均易引起肺气不得肃降上逆,症见咳嗽、口干鼻燥等表现。如果病证表现是温燥伤肺证,用桑杏汤则可达到治疗效果。若非温燥伤肺证,则不宜用桑杏汤。【方药组成】桑叶10克,杏仁9克,沙参9克,象贝6克,香豉5克,栀子皮10克,梨皮5克。  相似文献   

10.
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有些小儿容易发生咽干唇燥、咽喉肿痛等病症,严重的可因口唇干裂、疼痛而拒食、烦躁、啼哭、不眠,时间一久,小儿可因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而消瘦,影响了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众所周知,秋三月,天高气爽,气候干燥,医家认为“燥”是秋天的生气,而人的脏腑喜欢清润,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久晴无雨,秋阳最烈,温燥伤肺使人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痛、无汗发热等。而秋深初凉,西风乍起,凉燥伤肺而使人咳嗽痰稀、恶寒及轻微发热等。但是,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致使小儿易发  相似文献   

11.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气温逐渐转凉,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这是因为肺主呼吸,通过支气管、鼻咽部与外界相通,而燥邪伤身,多是由口鼻而入,加之肺为娇脏,喜润而不耐干燥,遇燥邪则伤人,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  相似文献   

12.
入秋以后,秋高气爽,空气干燥,气候渐凉,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这是因为肺主呼吸,通过支气管、鼻咽部与外界相通,而燥邪伤身,多是由口鼻而入;加之肺为娇脏,喜润而不耐干燥,遇燥邪则伤,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于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病症.因此,秋燥时节须防伤肺,其方法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起居、顺应气候,还可适当运用食补来进行身体调理.秋季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抵御寒冬的侵袭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秋天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凉爽干燥,燥为秋的主气.中医认为,秋天与人体肺脏相应,秋燥易伤肺,以致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此时如适时调补,可以有效地减轻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4.
秋季养生当护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常被人们称为多事之秋。秋天不仅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落英缤纷、万木凋零的季节,此时又是人们最易患病的季节。故秋季养生在一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秋季养生得宜,人们就能健康地度过冬天。 传统医学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  相似文献   

15.
秋季进补     
入秋以后,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燥为外感六淫病因之一,最易伤肺。因为肺主呼吸,燥邪伤身多是由口鼻而入肺,肺为骄脏,喜润而不耐干燥,遇燥邪则常会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气喘胸痛等病症。因此,秋燥时节须防伤肺,其方法除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调节起居、顺应气候外,还可适当运用食补来进行调理。秋季进补宜先调理脾胃。在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冰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勿贸然匆匆进补;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  相似文献   

16.
秋燥伤肺,人们稍不注意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如适当食药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润燥。 银耳粥:银耳5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该粥适宜肺虚咳嗽、阴虚低热、口干津少等症,尤其适合老年人在秋令时节食用。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 100克,加水同煮成粥。  相似文献   

17.
入秋之后,人体最易感受燥邪。燥邪一旦经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失于濡润,影响其正常功能,咳嗽、略痰等情况就会出现。常见的燥邪大致分为温燥、肺燥、肠燥和凉燥四种,因此对秋燥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用药。  相似文献   

18.
张文德 《长寿》2011,(9):35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而秋季大量上市的新鲜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冬季气候干燥、温差大,很多人会感到口干舌燥、鼻子发痒、咳嗽、打喷嚏,甚至拉肚子,尤其是患感冒、肠炎的人明显增多。患过敏性鼻炎的人鼻塞时喷药,只能让鼻子更加干燥、更不舒服。这些症状都与天气有关,是燥邪伤肺所致,应从润肺入手。不宜滥用感冒药干燥对肺脏是一种伤害。因为肺脏的生理特征是喜湿恶燥。因此,燥邪最容易伤肺,使人体津液受损、肺气不太宣通。  相似文献   

20.
徐颖 《家庭医生》2021,(17):38-39
秋风渐起,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口干舌燥,声音沙哑,干咳少痰 皮肤粗糙,大便干结 烦躁不安 如果有,那你可能被秋燥缠上了. 防秋燥,中医有一法宝——麦冬. 喝杯麦冬茶,可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润燥小能手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主任郑敏霞药师介绍,如今燥邪当令,最易伤肺耗津,使人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燥等不适.阴虚体质者,症状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