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射频治疗术对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射频治疗对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内镜下对139例消化道息肉和良性黏膜隆起病变及不能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呆用射频治疗。结果 139例病人中14例治疗2次,3例治疗3次,其余病例均1次性治疗成功。显效87.8%,有效12.2%,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优点多,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13.
肠道息肉与腺癌以外的隆起性病变少见,本文报道我院1965年至1995年6月经x线和(或)内镜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空肠以下少见隆起性病变134例,良性95例,恶性39例,并进行回顾分析。1.一般资料:134例中男87例女47例,其中良性95例,年龄5月至74岁,平均34.1岁;恶性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3至73岁,平均43.3岁。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便血为主,其次为腹块与贫血。恶性症状显著重于良性。101例曾作了X线检查(包括小肠注钡造影、钡灌肠与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病变95例,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超声内镜检查的开展[1],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2],我院消化科内镜中心于2007年5月~2011年4月共检出105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开展了多种方法进行内镜下治疗,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5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中食管病变男24例,女27例;胃内病变男30例,女24例.年龄17~81岁,平均42岁.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均为食管炎症或胃炎伴糜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临床表现为上述食管及胃病变者,均有上腹部不适,部分患者有上腹部胀痛感,反酸、烧心、嗳气、反流食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镜中心EUS初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并同时获取病理结果的患者117例,通过EUS与病理结果比对,探讨EUS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入组研究患者117例,EUS初诊平滑肌瘤37例、间质瘤3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7例、脂肪瘤9例、异位胰腺10例、十二指肠布氏腺(Brunner)腺瘤3例、胃体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血管瘤1例,胃壁外病变外压7例。EUS检查结果显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及间质瘤居多,表现为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低回声病变;所有病变均通过活检、内镜微创手术或外科手术获取病理标本。最终EUS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7/117(91.5%),其中10例病例误诊。结论EUS虽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存在一定的误诊,但结合病变声像学特点(回声、起源、大小及有无邻近组织浸润等),仍能很好地评判隆起灶病变性质,规范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食管隆起性病变内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方式,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下治疗食管隆起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分析其病变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治疗的方式、术后情况。结果 共142例患者,男73例(51.4%),女69例(48.6%),年龄(53.83±0.95)岁。食管上段、中段、下段各有23例(15.6%)、98例(66.7%)、26例(17.7%)发生病变,20例患者行EMR,81例行ESD,7例行高频电切,3例行内镜下套扎,13例行内镜下钳除术,6例行APC;10例选择内镜观察,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最常见的病变类型为平滑肌瘤,共69例(46.9%)。7种手术方式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隆起性病变在成年患者多见,好发于中下段食管,病变多起源于黏膜肌层,病理类型以平滑肌瘤多见。EUS可以评估病变性质及来源,从而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内镜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高频超声小探头引导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普通内镜下发现的67例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经内镜活检钳道插入高频超声小探头进行检查,对其中39例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的病变送病理检查.结果 16例消化道息肉、2例异位胰腺、14例间质瘤、3例脂肪瘤,3例类癌,1例早期胃癌共39例病变内镜下完全切除.操作过程顺利,其中一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给予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病理符合率87.1%.结论 高频超声小探头检查可初步明确病变来源及层次,安全有效地指导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黏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结扎结合电凝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器 ,单纯结扎或结合电凝切除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2例 ,治疗效果满意 ,均获得成功。一、临床资料 :患者12例 ,男10例 ,女2例 ,年龄31~65岁 ,平均50.3±11.3岁。治疗息肉9例 ,其中食管中段1例 ,胃体大弯侧1例 ,胃窦6例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1例。息肉直径0.5~1.5cm ,均为山田Ⅰ型或Ⅱ型息肉。萎缩性胃炎伴明显结节状增生 ,大活检3例。二、仪器及方法 :普通OlympusQ20纤维胃镜一台 ,天津医科大学医用硅胶制品厂研制并生产的内镜食管静脉结扎器一套及Olympus电凝器一… 相似文献
19.
20.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 ,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切除术[1] 。但该项技术对于宽基底或粗蒂的息肉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出血、穿孔的危险性。为了提高内镜下摘除息肉的治愈率 ,降低出血和穿孔的危险性 ,作者近来采用了尼龙圈套扎法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宽基底或粗蒂息肉进行了内镜下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住院和门诊经内镜检出的消化道宽基底和粗蒂息肉病人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2 8~ 77岁 ,平均 4 9 7岁 ,均有上腹不适或腹泻、便秘病史。1.2 内镜检查结果 息肉位于食管、直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