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25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晓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30(5):437-438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 ,发病率达 60 %~ 90 % [1 ] ,其病因主要是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而导致的代谢障碍 ,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 [2 ]。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和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 ,还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治疗。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肌醇、微循环促进剂和补充多种维生素。我们应用神经妥乐平 ( neurotropin)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2 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以 WHO标准诊断 2型糖尿病 5 3例 ,均为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慢性高血糖状态及其所致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累及超过50%以上的患者[1]。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均可累及而出现临床表现,除严格控制血糖外,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药物。应用神经妥乐平联合高压氧治疗DPN患者3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神经妥乐平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05~2021-05本院收治的60例P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神经妥乐平联合α-硫辛酸治疗)与对照组(α-硫辛酸治疗)两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NO、脂联素、BDNF、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O、脂联素、BDNF、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α-硫辛酸应用于PDN治疗,在改善患者血清指标、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栓通与神经妥乐平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两组疗程皆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与神经妥乐平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84例患者,其中慢性湿疹41例,过敏性皮炎19例,荨麻疹20例,其他皮肤病4例,用神经妥乐平注射剂3ml(支)肌注,1次/d,共10次。2周疗效判定,显效28例(33.3%),有效25例(29.8%),有效率为63.1%。84例中性不良反庆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 相似文献
6.
胰激肽原酶与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与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186例给予胰激肽原酶 120 u,po, tid,连服30 d为一疗程;365例给予神经妥乐平7.2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qd,连续15 d为一疗程.结果: 胰激肽原酶组总有效率55.9%.神经妥乐平组总有效率63.9%.两组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与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下降,患侧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多种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患者,使用神经妥乐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 :86例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神经妥乐平治疗组 44例 ,给神经妥乐平wk 1~ 2 ,6mL ,iv,qd或 3mL ,im ,qd ,wk3~4改为口服 ,2片 ,bid ;对照组 42例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乏力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神经妥乐平组的改善率分别为 87% (疼痛 )、88% (乏力 )、88% (感觉减退 )、62 % (麻木 )、5 6% (感觉过敏 )。疼痛与乏力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神经妥乐平组总有效率在治疗 4wk时为 1 0 0 % ,对照组为 69% ,2组间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神经妥乐平可安全、有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7,(6)
目的分析神经妥乐平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神经妥乐平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5例),经各自方案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1周及4周时的疼痛、乏力、麻木等指标改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1周时,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的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1周时总有效率53.33%;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1周时总有效33.33%。治疗4周时,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8.89%。观察组在治疗1周及4周时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可快速缓解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华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1):679-68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系指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现许多药物对治疗本病有确切疗效,现就有关文献作一综述。1 氟桂利嗪氟桂利嗪是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据报道[1]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进糖尿病饮食和用普通胰岛素,消渴丸,二甲双胍及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给予氟桂利嗪10mg,po,qn,2周后改为5mg,po,qn;对照组30例采用维生素B1100mg及维生素B120.5mg,im,qd,山莨菪碱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对多种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病人56例,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61±s 7)a,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罗格列酮4 mg·d-1;对照组26例,予二甲双胍和(或)磺酰脲类降糖药,疗程均为2 mo。并设正常组,健康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61±8)a。测定治疗前后各组的血压、抵抗素、脂联素、瘦素、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组。治疗后,观察组抵抗素和瘦素分别降低(1.73±0.22)μg·L-1和(1.4±0.4)mg·L-1,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脂联素升高(0.6±0.6)mg·L-1,与对照组[升高(0.4±0.3)mg·L-1]无显著差异(P>0.05)。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脂联素呈负相关(r=-0.386,r=-0.387),与体重指数、三酰甘油和腰臀比呈正相关(r=0.4,r=0.322,r=0.298)。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降血糖、降血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作用。方法 :采用平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共 6 0例病人入选 ,分为 2组。A组予二甲双胍 5 0 0mg,po ,bid。B组予吡格列酮30mg ,po ,qd。疗程均为12wk ,观察 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共 5 3例病人完成试验 ,年龄 (5 6±s 6 )a ,男性 17例 ,女性 36例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试验组。 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 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 (P <0 .0 1) ,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试验组胰岛素、C肽均明显下降 (P <0 .0 1) ,对照组餐后 2h胰岛素下降 (6± 11)mU·L- 1,P <0 .0 5。试验组三酰甘油下降 (0 .5± 0 .8)mmol·L- 1,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 (0 .5± 0 .3)mmol·L- 1,游离脂肪酸下降 (2 80± 396 ) μmol·L- 1(均P <0 .0 1)。对照组血脂各项较治疗前明显变化 (均P <0 .0 1) ,2组间比较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变化有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试验组血尿酸下降 (2 7±4 4) μmol·L- 1。 2组治疗后均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降低 (P <0 .0 1) ,但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具有相? 相似文献
13.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均为初诊病人 ,男性 1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9a±s1 1a(4 1~ 77a)。给瑞格列奈 0 .5mg,po,tid ,观察 1 2wk ,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后 1 2wk,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总有效率分别为 5 5 % ,81 %和 62 % ,治疗后病人空腹和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体重指数轻度增加 ,三酰甘油水平轻度降低。治疗前后未见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明显异常。结论 :瑞格列奈可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代谢异常 ,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抑制剂的使用与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病的关系,为明确二者之间关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以"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坎格列净(canagliflozin)、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2型糖尿病、肿瘤"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及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VIP)等数据库检索2021年2月以前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确定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共35 299例患者,其中1 0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恶性肿瘤。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GLT2抑制剂与总体肿瘤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RR=0.98,95% CI:0.96~1.36)。不同SGLT2抑制剂对肿瘤发生的风险无显著相关性(RR=0.92,95% CI:0.81~1.04)。结论: 目前来自短期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并未表明使用SGLT2抑制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增加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格列美脲(98例)与格列本脲(87例)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病人 185例 ,随机分为 2组。格列美脲组 98例 ,男性 5 2例 ,女性4 6例 ,年龄 (5 2±s 8)a ,予格列美脲 ,po ,剂量范围1~ 8mg·d- 1;格列本脲组 87例 ,男性 4 6例 ,女性4 1例 ,年龄 (5 2± 9)a ,予格列本脲 ,po ,剂量范围2 .5~ 15mg·d- 1;疗程均为 10wk。观察 2组血糖、胰岛素、C肽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具有良好的降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作用 ,对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影响 2组无差异。治疗 10wk末 2组餐后 2h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升高 ,升高程度格列美脲组低于格列本脲组 (P <0 .0 1)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格列美脲组 (15 % )低于格列本脲组 (31% ) ,且不增加病人体重。结论 :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均良好 ,格列美脲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糖尿病足截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103例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病变程度、足部损害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FBG及HBAlc水平控制不佳、吸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严重下肢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病变级别高和足部损伤是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普通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中,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格列齐特片组36例,80mg/次,2次/d;格列齐特缓释片组36例,60mg/次,1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与基线值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组中,HbA1c平均下降1.19%,空腹和餐后血糖值分别下降2.16、2.06mmol/L;而格列齐特片组中,HbA1c平均下降1.08%,空腹和餐后血糖值分别下降1.87、2.28mmol/L。两组间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下降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实验室证实的低血糖(血糖≤2.78mmol/L)。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天血糖及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肠降血糖素类似物依克那肽(Exenatid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克那肽为一全新类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是肠降血糖索类似物。在血糖含量升高的情况下,通过刺激胰高血糖索类肽受体,依克那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释放,减缓胃排空速度和养分循环吸收,减少食物摄取。临床研究证实本品能在不引起低血糖和增加体重风险的基础上治疗2型糖尿病,适宜饮食控制和口服其它降糖药物达不到目标血糖水平的患者。 相似文献